我院神经外科厉害了又一起外科治疗高血压
白癜风克星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941653.html
春季什么病易发作
症状提示:
大部分是由患者的高血压引起,属于一种自发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好发于50-70岁男性,冬春季易发,具有非常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没错~就是高血压脑出血,又称脑溢血。
近日,我院神经外科就接到这样一位患者,并成功为患者完成手术。
患者病例
男,68岁
患者症状
突发起病,继而出现口眼歪斜、半身无力,严重时可出现神志不清,并出现呼吸急促、血压升高、频繁呕吐等,经CT检查显示出血,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
患者诊断图
治疗方法
根据CT定位,利用立体定向原理以血肿中心为靶点,确定穿刺点。患者穿刺点选在血肿距头皮最近、无大血管或重要功能区处。血肿穿刺成功后,按术前计划将血肿直接吸除、血肿破碎吸除等。由于患者出血量大,本次手术中采用分次吸出。
治疗效果
病人脑中血肿清除,患者清醒
高血压为什么会导致脑出血
高血压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压,使小动脉血管壁硬化,在经受一定刺激、情绪激动,或者承受过度脑力和体力劳动时,患者血压急剧升高,导致小动脉血管破裂出血从而发病,其中以豆纹动脉破裂最为多见。病人多起病急骤,数分钟或数小时发展到高峰
医院神经外科提醒您
脑溢血的治疗要根据出血量而定
出血较少时,可以采取内科保守治疗,包括绝对卧床、镇静与稳定血压,应用脱水药、止血药,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时防治坠积性肺炎、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出血量较多时一般采用外科治疗,外科治疗用于治疗出血量大、占位效应明显的高血压脑出血,常用方法有开颅清血肿、血肿穿刺引流。
开颅清除血肿
传统的做法可分为皮骨瓣成形开颅及钻孔扩大骨窗法。以壳核出血为例,通常在额颞部或颞部行马蹄形切口,骨瓣开颅。进入颅内后,剪开硬脑膜,在血肿距皮质最浅处(颞上或颞中回)切开皮质,进入血肿腔将血肿清除
骨瓣开颅切口示意图
清除血肿时,只在血肿内操作,吸引力不要过大,以免损伤周围组织,遇有动脉活动出血可用双极电凝处理,对粘连过紧的小血块,多为原发出血点可以保留;对已形成的血肿包膜除非诊断需要,不必处理,以免加重损伤,妥善止血后,血肿腔内留置引流管,结束手术穿刺吸除血肿
随着临床和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诊治手段的改进,穿刺吸除血肿由于创伤小、操作简便,目前已日益受到瞩目,并被广泛采用。
穿刺吸除血肿法适用于各部位出血,特别是深部出血,如丘脑出血、脑实质出血伴脑室出血、进展缓慢的脑干出血等。值得提出的是:由于本法不能一次抽净出血,所以对出血量大的患者,当穿刺效果不显著时,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术后处理
如同神经外科重症术后处理一样,重点治疗应放在下述几点:
(1)保持血压稳定,防止过高造成再出血
(2)控制颅内压增高,减轻因高颅压所致的继发性损害
(3)防止并发症
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当患者病情稳定,即可早期进行语言、肢体等神经功能康复治疗。
预后
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不良,总病死率超过50%。
起病后2天内死亡者最多见。首次发病的病死率随年龄增高而增高,40~60岁组病死率为40%左右,60~70岁组为50%左右,71岁以上者为80%左右。
起病2~3天内的死亡首要原因是高颅压所致的脑疝,其次是脑干受压移位与继发出血;
起病5~7天后的死亡多系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所致。多数生存的病人,常遗留一些永久性后遗症,如偏瘫、不完全性失语等。
医院神经外科蒯东主任建议
预后直接与术前意识水平有关,因此脑出血患者病情稳定后宜尽早进行康复治疗。
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医院神经外科主任,脑血管病中心主任,国家卫计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缺血性卒中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委员会委员,国内少有的兼顾出血及缺血性脑血管病,掌握手术与介入治疗的双栖人才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立即删除
收起正文
保存并群发预览保存医院神经外科
- 上一篇文章: 他给亲戚寄救命的药被快递发错方向人都没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