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说蒋立辉主任孕期严重呕吐可能是致命

时间:2020-8-15来源:疾病危害 作者:佚名 点击:

作者:蒋立辉

单位: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

恶心、呕吐、腹胀等胃肠道反应为主的早孕反应,几乎每个孕妇都会出现,一般在停经40多天开始,持续1~2个月后自动消失,也有少数孕妇会持续至晚孕期,多数只需调节饮食和作息,即可安全度过。孕晚期,子宫逐渐长大,挤压胃肠道;在大量激素作用下,胃肠道蠕动变慢,胃排空延迟,特别是吃的过快、稍多或者有点儿凉,就容易呕吐,多数也是一过性的。

孕期呕吐实在太常见,一般老百姓都不太把它当回事儿,认为熬一熬就过去了。但是,若上述症状过于严重,特别是发生在孕晚期,或者伴有失眠、严重乏力、少尿或黄疸等症状时,就千万不能再等闲视之。这些所谓的“胃肠道症状”很可能是某些严重疾病的早期表现,一旦延误就诊,就可能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甚至威胁到母儿生命安全。这绝非危言耸听,笔者就曾亲眼见过不少这样的案例。

那么孕期以严重呕吐为主要表现的严重疾病可能是哪些呢?

一、妊娠剧吐

妊娠剧吐的患者,恶心、呕吐症状特别严重,常常是吃什么吐什么,连喝水都吐,甚至是不吃也吐,其呕吐物中有胆汁或咖啡样物质。严重呕吐可引起失水及电解质紊乱,并动用体内脂肪,使其中间产物丙酮聚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治疗不及时,甚至危及生命。

患者体重明显减轻、面色苍白、皮肤干燥、脉搏弱、尿量减少,严重时出现血压下降,引起肾前性急性肾衰竭。

妊娠剧吐常常累及肝脏,甚至导致严重肝功能损害,我曾经治疗过多个转氨酶达到U/L的妊娠剧吐患者。

要命的是,妊娠剧吐还可能导致维生素B1缺乏,引起韦尼克氏脑病(Wernicke综合征),临床表现为:眼球震颤、视力障碍、共济失调、急性期言语增多,后逐渐精神迟钝、嗜睡,个别发生木僵或昏迷,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达50%。即便是抢救成功,多数会遗留脑功能损害的后遗症,终生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

大多数妊娠剧吐的孕妇经治疗后病情均可好转,可以继续妊娠。但是如果出现下列的几种情况则需考虑终止妊娠:持续黄疸;持续蛋白尿;体温升高并持续在38℃以上;心动过速(≥次/分);伴发韦尼克氏脑病等。

二、妊娠急性脂肪肝

这是一种孕晚期的少见病,除了频繁呕吐、纳差、上腹饱胀和疼痛外,还可能伴有极度乏力、失眠、头疼、皮肤巩膜黄染、低热等症状,多数在怀孕30周以后发病。年以前,其死亡率超过80%,主要归功于早期诊断后立即终止妊娠,近些年来,随着我们对这种疾病的不断认识,母儿死亡率明显下降。但是,如果不重视,就诊延迟,错过了黄金时期,进展到了多脏器衰竭阶段,抢救起来极其困难,母儿死亡率仍旧很高。

三、HEELP综合征

一般也是发生在孕晚期,常常伴有高血压、蛋白尿、水肿。这种病人,除了恶心、呕吐外,常伴有右上腹胀痛不适,部分可有黄疸、贫血。这也是一种危急情况,如果延误诊疗,可导致孕妇及胎儿生命危险,多数需要尽快终止妊娠才有可能缓解。

四、各种病毒性肝炎发作

其中最常见的是乙肝,此外还有丙肝、戊肝、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等。早期多表现为恶心、厌油、呕吐、腹胀等胃肠道症状,有些伴右上腹胀痛、黄疸。如果早期未引起重视,耽误了诊疗,一旦拖到了重症肝炎或者肝衰竭,则母儿死亡风险极高。

五、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这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如不尽早诊断和治疗,可能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增加死亡风险。常常出现恶心呕吐,同时会有口渴、尿多、食欲不振等表现。只要及时检验血糖和血、尿酮体,诊断并不难。

蒋立辉

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上海市产科学组委员,原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妇产科主任、上海市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主任、上海市产科肝病监护主任。国家重点学科复旦大学妇产科学产科肝病方向学科带头人。

1.擅长各种肝炎孕产问题,母婴阻断,孕期肝病(胆汁淤积、妊娠肝损、急性脂肪肝、肝硬化、肝衰竭)。目前致力于产后出血和孕期母婴安全研究。

2.擅长月经失调、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症、高泌乳素血症、子宫输卵管造影读片等。

3.擅长各种妇科良性及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尤其是腹腔镜、宫腔镜及经阴道切除子宫、剔除子宫肌瘤等微创手术,极力主张尽最大可能保留子宫、输卵管和卵巢,保护女性生育功能和生理特征,维护女性尊严。

4.为擅长孕期母胎监护,危重孕产妇抢救。

声明:文章系本平台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当然欢迎您分享到朋友圈!供稿请发送邮箱:diyi_fuchan

ibabygroup.cn

文:蒋立辉排版:cc

「推荐阅读」

聚焦妇科之“更年期”二三事

临床秘笈

反复查孕酮到底意义何在?

赞赏

长按

转载注明  http://www.pbczw.com/jbwh/11245.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脑干出血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