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妊娠细究分娩流产动因相关免疫第1
年6月4日至5日,由广东省医师协会围产医学医师分会、中医院主办的第14届全国女性生殖免疫及相关疾病学习班成功举办。本次学习班邀请了20多名全国著名产科、生殖、免疫学专家,围绕高龄妇女生育能力、高龄妇女生殖免疫功能、复发性流产、出生缺陷、高龄女性高危妊娠、分娩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33场专题报告。来自国内的近名参会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并积极参与讨论。会议最后,大会主席张建平教授就中国复发性流产专家共识及会议相关问题做了答疑。中国妇产科网作为合作媒体为此次大会做全程报道。
精彩专题分享刘俊涛教授:重视高龄孕妇胎儿先天缺陷的发生随着女性年龄增加,染色体异常风险增加,常见的为13、18、21三体异常。医院妇产科刘俊涛教授指出对于染色体病、基因组病,绝大多数为Denovo,且与母亲年龄因素是相关的。针对染色体数目异常、结构异常、基因突变的检测,产前各种诊断技术各有优缺点。常规遗传性基因病检测技术较为成熟,但对Denovo基因病检测较为困难,需多学科配合,而WES/WGS技术常见作为疑基因病患儿诊断的一线检测,原则上不建议用于产前诊断。我们必须重视高龄孕产妇的出生缺陷问题,做好孕前咨询,控制血糖,如果行IVF-ET建议行PGS,告知年龄相关风险,告知血清筛查及NIPT的局限性,建议行产前诊断。
邹丽教授:胎盘植入的医源性早产问题华中科技大医院妇产科邹丽教授围绕“关于胎盘植入的结局问题”入手,介绍了近年胎盘植入发生率达1/,较前升高20倍,可能与剖宫产有关。医院对胎盘植入诊治的成功病例进行分享,指出部分胎盘植入部位较为隐匿、起病急,发展快危及母儿生命,给诊治造成一定的困扰,而且这类病人越来越多,病情复杂诊断困难、危害大、预后不良,应予高度重视。针对这些病情,需考虑:继续妊娠?终止妊娠?何时终止?子宫能否保住?下次妊娠风险如何?邹教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并且解读了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场学组制定的胎盘植入指南(),胎盘植入分娩时间的选择。有计划分娩可减少出血量,降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II级证据),延长分娩孕周可改善围生儿结局,但增加产前出血、急症手术和手术损伤风险。我国指南推荐在妊娠34-36周终止妊娠,可改善母儿结局,这就造成医源性早产问题。医护人员及患者需充分沟通,综合考虑,个体化治疗,在孕妇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延长孕周,改善新生儿的存活能力及预后。
苟文丽教授:高龄孕妇子痫前期防治西安交通大医院妇产科苟文丽教授指出二胎政策放开后,高龄孕妇逐渐增多,“高龄孕妇”是子痫前期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重视对有生育要求的高龄妇女孕前筛查,包括调查其家族史、种族、肥胖、生育史(多胎妊娠、子痫前期)、烟酒嗜好、既往病史等,以及检查体重指数、心肝肾、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叶酸代谢等。提倡对育龄妇女健康宣教、指导有计划地妊娠,选择合适的年龄及时机妊娠,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多胎妊娠。对受孕后的孕妇,应重视早期检测血压、尿蛋白等指标检测,适当补钙、维持营养平衡,存在高危险因素者推荐早中孕期开始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50mg-mg),可以维持到孕28周。若存在血压持续升高甚至严重并发症,应积极控制血压、医院,纠正心、肾等功能,必要需转至有条件的三级综合医疗机构。
张建平教授:阿托西班治疗早产的体会中医院张建平教授介绍阿托西班是理想的宫缩抑制剂,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并推荐用药方法使用经典三部曲,可以快速达到有效抑制宫缩,继续最低有效浓度维持48小时。有些自发性早产无法停用宫缩抑制剂者,阿托西班没有明显副作用,长期使用对胎儿安全。鉴于早产机制不同、各种药物作用机制不同,联合用药能起更好的抑制宫缩作用。在用药孕周方面,理论上妊娠24周之前对母胎安全,不少于24周之前有用药的需要,妊娠34-35周的晚期早产也需要治疗。
陈子江教授(颜军昊教授代讲):高龄生育挑战与对策山东大学国家辅助生殖与优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医院颜军昊教授指出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NCHS)调查资料显示-年发达国家女性首次生育年龄平均推迟5.5年,而在我国,随着二胎全面放开,网络调查显示40岁及以上妇女52%的有生育二胎的想法,其中76%表示“马上就生”的意愿,故高龄生育人群在逐年增多,但面临着生育能力降低、ART卵巢反应性下降、流产率及胎儿畸形率增高、产科并发症增加这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颜教授主要从辅助生殖技术与优生技术方面讲解如何提高高育龄妇女的受孕几率。根据山东大学陈子江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显示:例卵巢反应不良患者个周期助孕结局分析结果表明经过3个助孕周期的活产率只有10.6%,累积活产率30.53%,如果失败后继续进行助孕,累积活产率并没有再增加。高龄生育风险是一个家庭和社会的问题,是人文关怀和医学现实的对话与抉择,辅助生殖技术可助力高龄生育,而各种辅助受孕方案各有积弊,需个体化应用,同时提及到应重视肿瘤患者的生育力保存问题。
张睿教授:高龄孕产妇病理性高凝状态的防治中医院妇产科张睿教授指出多数报道在生育年龄的非孕期血液流变学改变同年龄的关系不大,但高龄妊娠与妊娠期并发的疾病密切相关,这些疾病的发生往往伴随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急骤改变。加强孕期的宣教及管理,对高危人群进行血栓形成倾向的评估,发现高危孕产妇及时治疗。张教授详细介绍了孕产期抗凝抗栓治疗的指南。
赵爱民教授:反复自然流产诊治误区上海交通大医院妇产科赵爱民教授从复发性流产的定义、诊断及治疗、预防四方面详细介绍了临床中出现的误区,并给予指导。复发性自然流产(RSA)的定义为连续发生2次或2次以上自然流产者,次数从3次改成2次,又改成3次的过程,目前中国专家共识是流产2次以上。RSA的病因很复杂,我们要重视流产患者易栓症的诊断,重视胚胎因素——染色体异常的诊断。关于RSA的治疗,我们要针对病因,避免盲目保胎,不推荐监测孕酮,避免孕酮的滥用问题,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支持上使用免疫治疗。
孙丽洲教授:孕激素在早产防治中的应用南京医院医院孙丽洲教授指出一系列研究表明特殊类型孕激素的使用能减少早产风险。特殊类型孕激素包括微粒化孕酮胶囊(mg/d,阴道用),阴道孕酮凝胶(90mg/d,阴道用),17α羟己酸孕酮(17P,mg/d,肌内注射)。孙教授详细向我们介绍了孕激素的用药指南与用药安全性,同时列出了用药注意事项,比如目前没有充分证据证实口服孕激素制剂可以预防早产、使用孕激素对双胎及三胎等多胎妊娠预防早产有效,没有充分证据证实孕激素对先兆早产的防治效果,特殊类型孕激素药物用于早产预防时,仅限于有一定早产高危因素的人群。
戴冽教授:风湿免疫疾病与复发性流产的诊治中医院戴冽教授指出风湿免疫病与复发性流产相关的疾病主要是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症、炎性肌病、血管炎。戴冽教授详细向我们介绍了两个风湿免疫疾病的筛查、诊断和治疗。抗磷脂综合征(APS)是一组有抗磷脂抗体介导的,以动静脉血栓形成为特征的非器官特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可以导致妊娠胎儿丢失、早产、宫内发育受限及新生儿狼疮发生率高。
金松教授:我们改如何正确选择宫颈环扎宫颈结缔组织的结构异常导致宫颈功能不全,主要有先天性发育异常和获得性损伤。医院产科金松教授在专题中简要介绍了宫颈的特点,重点讲解了我们应该如何正确选择宫颈环扎术。宫颈环扎术包括Shirodkar(S法),McDonald(M法),改良的宫颈环扎术(S法),”U”形缝合术:宫颈环绕术。金教授详细地介绍了这几种手术的操作技巧,提醒我们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感染机会及对宫颈的刺激,手术方式力求简单,多采用McDonald法。术时注意缝针尽量靠近宫颈内口,缝线不要穿透粘膜层,不要损伤羊膜囊。
王子莲教授:如何做好高龄孕妇双胎妊娠的孕期管理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及高龄产妇的增加,双胎妊娠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双胎妊娠已经是导致流产、早产、出生缺陷及围产儿发病率及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原因。医院妇产科王子莲教授在专题中从绒毛膜性质、孕期保健、母体并发症、孕期营养及体重管理、胎儿并发症、加强综合规范监护、镜像综合症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高龄孕妇双胎的孕期管理。
经过两天紧张而充实的学术交流,学员满载着收获,带着新知,踏上回家的路途,有的学员连续多年参加学习班,每一次收获不同,感谢中医院张建平教授团队为学习班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祝贺第14届全国女性生殖免疫及相关疾病学习班圆满结束!明年我们再相聚!
主持风采会议精彩瞬间摄影:李慧玲
本文为网站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中国妇产科网征稿启事
稿件须原创,无版权冲突,稿件一经录用,即支付稿酬。
征稿涉本学科各领域内的进展,如个人综述、病例总结、特殊病例报告、地方新闻、临床感悟、科普文章等。
投稿邮箱:editor
yapot.cn赞赏
长按
- 上一篇文章: 阜阳这些有味儿的菜还记得它的味道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