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漏服药,昏迷76天才清醒脑干
夏季是脑卒中的高发期。脑卒中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其中,出血性脑卒中又被称为脑出血。高血压动脉硬化是脑干出血的主要病因,往往在数秒到数分钟内引起昏迷,可立刻昏迷、四肢瘫、针尖样瞳孔,数小时内死亡;
当身体出现肢体麻木、语言不清、头痛等症状时,高血压患者应想到脑出血的可能。医院就医,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以免走路活动后脑出血量增加,加重病情。
--------神经外科吴杰主任如是说
就在前不久,48岁的李阿姨因高血压未及时服药,突发昏迷3小时急诊入院,急诊CT检查示脑干出血。急诊科医师立即邀请神经外科吴杰主任会诊,立即予检查,在排除动静脉等血管性疾病出血后,确诊为脑干出血。
脑干出血有什么危害?脑干出血是神经系统急重症。
脑干出血大多数预后不良,以死亡、植物人、重残居多。
神经外科吴主任立即与患者家属详细分析,患者各方面条件符合手术条件,建议立即手术,提早干预,避免严重后果。经患者家属同意,当天晚上立即为老人行“颅内血肿立体定向穿刺手术”。
脑立体定向穿刺血肿清除加引流手术相较于传统的开颅手术,脑立体定向穿刺血肿清除加引流手术,精准微创,可以逐步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手术的创伤小,对身体和各脏器功能影响小,是目前国内外专家共识推荐的一种疗效好、科学安全手术方式。
图为立体定向手术计划系统确定穿刺路径。
手术很顺利,术中抽出血块及血液15ml。
术后3小时头颅CT,显示脑干血肿清除满意。
术后7天头颅CT显示脑干血肿腔引流管已拔出,脑干血肿已完全清除。患者能自主呼吸,刺痛屈曲。
术后9天拔出气管插管,可发声,可刺痛定位。图为吴杰主任为李阿姨进行检查。
就在大家觉得可以稍微缓口气,担心的事终究发生。。。
脑干体积虽小,却是生命的中枢所在
是各种神经传导束的必经之地,它几乎参与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所有重要功能。脑干出血和颅内其他部位出血相比更容易造成脑功能损害,且大多数都预后不良。需要配合术后良好的神经重症管理,康复及促醒治疗。
术后第11天,因肺部感染,发热,李阿姨意识水平又下降了,并在此后的两个月里一直都没有清醒。。。
(人保持清醒,需要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对大脑皮层的刺激,脑干出血后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受损,所以才会意识不清)
怎么办?
予药物及右侧正中神经电刺激促醒,控制肌张力及震颤,康复治疗。
“你若不离,我便不弃”,
那日日夜夜促醒的日子,
那日日夜夜被打击的日子,
就这样一天天扛过来。
如同生物界广泛流行的“用进废退”原则,当反复使用某项功能时,生物体会自然增强这种功能,包括从身体构造和生理机能上;
因此当脑损伤后遗症出现时,通过合理的康复训练,会通过脑功能重塑和内在细胞功能活化等途径达到生理功能强化的目的。
除了坚持,还是坚持。
终于,在术后第76天,李阿姨清醒了。
可以做明显的遵嘱动作。家属和我们医护实在太欣慰。
接下来,李阿姨还会继续康复治疗中,相信会慢慢恢复起来。
神经外科吴杰主任告诉小编:“卒中单元”理念的实施,多学科协作,全面规范的整体护理与康复训练,是的保障。脑干出血的综合救治,需要快速有效及各个环节的积极配合,单一的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治疗已明显落后于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
发展和完善院前急救、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和早期康复等的脑干出血的综合治疗无疑是最佳的治疗。
脑干出血的综合治疗是最佳的治疗!
近年来,40岁以下的脑出血患者逐渐增多。
绝大多数患者发病时血压明显升高,导致血管破裂,引起脑出血。
不良生活习惯、压力大、不规范治疗是主因。
很多年轻人常因没有明显症状而掉以轻心,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更应定期测量血压、遵医嘱规范服药。同时在饮食上应少吃高油高脂高糖食物,增加有氧运动,每周运动不少于3次、每次30分钟。此外,切忌有症状时才吃药,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医疗的本质是照护,医院一直在行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手功能康复中肩部控制种种脑干出血案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