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抗体的检查如何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

时间:2020-10-9来源:疾病病因 作者:佚名 点击:

检测自身抗体有利于类风湿关节炎(RA)与其他炎性关节炎,如银屑病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和退行性关节炎的鉴别。RA新的抗体不断被发现,其中有些抗体诊断的特异性较类风湿因子(RF)明显提高,且可在疾病早期出现,如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核周因子(APF)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以及抗Sa抗体等。

(1)类风湿因子可分为IgM、IgG和IgA型RF。在常规临床工作中主要检测IgM型RF,它见于约70%的患者血清,其滴度一般与本病的活动性和严重性呈比例。但类风湿因子(RF)并非类风湿关节炎(RA)的特异性抗体,甚至在5%的正常人也可以出现低滴度的RF,因此RF阳性者必须结合临床表现,方能诊断本病。

(2)抗角蛋白抗体谱有抗核周因子(APF)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AFA)和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这组抗体的靶抗原为细胞基质的聚角蛋白微丝蛋白,环瓜氨酸肽是该抗原中主要的成分,因此抗CCP抗体在此抗体谱中对RA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已在临床中普遍使用。这些抗体有助于RA的早期诊断,尤其是血清RF阴性、临床症状不典型的患者。由于它们的表位都含有瓜氨酸,故称之为瓜氨酸相关自身免疫系统。

注:文中图片摘自网络

(以上内容摘自《风湿免疫科主治医师问》一书,主编张莉芸,其他

转载注明  http://www.pbczw.com/jbby/11605.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脑干出血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