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疾病2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时间:2017-2-8来源:推荐医院 作者:佚名 点击: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自身免疫介导的,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散性结缔组织病,血清中出现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和多系统受累是SLE的两个主要临床特征。其临床症状比较复杂,可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肾损害、心血管病变(包括心包炎、心肌炎和脉管炎)、胸膜炎、精神症状、胃肠症状、贫血等,疾病常呈渐进性,较难缓解。

红斑狼疮被称为世界三大疑难病症之一,具有病因未明,病程长,多系统、多脏器受累,易复发,死亡率高等特点。免疫学检查可见IgG、IgA、IgM增高,尤以IgG显著;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主要是抗核抗体系列和免疫复合物,活动期补体水平下降。抗dsDNA和抗Sm抗体是本病的特征性标志。

目前临床开展的SLE相关自身抗体常规检测项目主要有抗核抗体(ANA)、抗dsDNA抗体、抗ENA抗体(包括抗Sm、抗U1RNP、抗SSA/Ro、抗SSB/La、抗rRNP、抗Scl-70、抗Jo-1等)、抗核小体抗体、抗磷脂抗体等。对于临床疑诊SLE的患者应行免疫学自身抗体检测。SLE分类标准中,免疫学异常和自身抗体阳性包括:抗ENA抗体、抗dsDNA抗体、ANA和抗磷脂抗体阳性。另外红斑狼疮可以有多种自身抗体阳性的特点,如U1RNP、SSA、SSB等抗体都可以出现在红斑狼疮患者。

????SLE的实验诊断-自身抗体检测

一、SLE抗体谱:出现在SLE的有抗核抗体(ANA)、抗dsDNA抗体、抗ENA抗体。

(1)ANA:见于几乎所有的SLE患者,由于它特异性低,它的阳性不能作为SLE与其它结缔组织病的鉴别。

(2)抗dsDNA抗体:诊断SLE的标记抗体之一,多出现在SLE的活动期,抗dsDNA抗体的含量与疾病活动性密切相关。

(3)抗ENA抗体:

①抗Sm抗体:诊断SLE的标记抗体之一,特异性99%,但敏感性仅20%-30%,有助于早期和不典型患者的诊断或回顾性诊断,它与病情活动性不相关。

②抗RNP抗体:对SLE诊断特异性不高,阳性率30%-50%,往往与SLE的雷诺现象和肌炎相关。

③抗SSA(Ro)抗体:往往出现在SCLE、SLE合并干燥综合征时有诊断意义。有抗SSA(Ro)抗体的母亲所产婴儿易患新生儿红斑狼疮综合征。

④抗SSB(La)抗体:其临床意义与抗SSA抗体相同,但阳性率低于抗SSA(Ro)抗体。

⑤抗rRNP抗体:血清中出现抗rRNP抗体代表SLE的活动,同时往往提示有NP-SLE或其它重要内脏的损害。

二、SLE主要自身抗体检验项

1.抗核抗体(ANA):在风湿性疾病的筛选性试验中,未经治疗的SLE患者几乎95%以上都能检出抗核抗体,且滴度较高,ANA阴性基本可排除SLE。但ANA并非SLE特异的自身抗体,也见于药物性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其他风湿性疾病,特别是低滴度的ANA可出现在感染、肿瘤及正常人中。未加稀释的正常人血清约有1/3呈阳性结果,因此实验室一般将血清进行1:80稀释后进行检测。ANA滴度与疾病的活动性无相关性,高滴度ANA阳性也不一定预示病情严重程度。

2.抗ds-DNA抗体:对SLE有较高的特异性,高浓度的抗ds-DNA抗体几乎仅见于SLE,是SLE最重要的诊断标志之一。70%-90%的活动期SEE患者该抗体阳性,且抗体滴度的消长与SLE疾病的活动程度性相平行,随着疾病活动的控制,抗体滴度可以下降或消失,可作为治疗和预后的指标。抗dsDNA抗体被认为是参与SLE发病机制的主要自身抗体,它与细胞外以核小体形式存在的DNA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毛细血管导致器官的损伤。该抗体常与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累及有关。

3.抗Sm抗体:是SLE的标记性抗体之一,在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都存在此种抗体。其诊断的精确率较高,但敏感性较低,特异性达99%,但灵敏度仅20%-30%。大部分患者其抗体的检出结果呈阴性,由于其敏感性较低,因此即使抗SM抗体阴性也不能排除红斑狼疮的诊断,还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察,才能做出最后诊断。抗Sm抗体水平不与SLE疾病的活动性相关,治疗后的SLE患者也可存在抗Sm抗体阳性,抗Sm抗体的检测对早期、不典型的SLE或治疗后的回顾性诊断有很大帮助。4.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又称为抗rRNP抗体,几乎只对SLE特异,为SLE另一标记性抗体,但对SLE患者的诊断敏感度仅为10%-20%,有报道该抗体主要与伴有精神症状的中枢神经损伤型SLE相关,与抗ds-DNA抗体不相关,在精神症状发作前与发作时期抗rRNP抗体效价升高。具有脑炎和神经病的SLE患者中,抗rRNP抗体敏感性达56%-90%。另外,该抗体与小儿SLE的相关性也已被证实。

5.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抗PCNA抗体):对SLE有很高的特异性,为SLE又一标记性抗体,但其对SLE的灵敏度仅为3%-6%,该抗体很少见于其他疾病。另据文献报道,抗PCNA抗体可能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弥漫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相关。抗PCNA抗体已成为分子学家和细胞学家研究DNA合成、修复和调节的自身抗体,因此它对了解一个重要的细胞过程有其重大作用。

6.抗U1snRNP抗体:是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的标志性抗体,在SLE中的发生率约为30%-50%,对SLE的诊断特异性不高,往往与SLE的雷诺现象和肌炎相关,但阳性患者大多不发生肾炎。

7.抗ssDNA抗体:由于抗ssDNA抗体测定结果缺乏疾病特异性,一般较少用于临床常规检测。但当抗dsDNA抗体阴性而SLE的诊断尚未明确时,高滴度抗ssDNA抗体的存在对SLE的诊断也有参考意义。由于很多SLE患者血清中存在的抗DNA抗体能同时与dsDNA和ssDNA抗原反应,表明两者有相同的抗原表位,因而有观点认为不能排除抗ssDNA也有致病作用,甚至导致肾脏病变的可能。

8.抗Ku抗体:在全身性硬化症、多发性肌炎中有较高的阳性率和特异性,也可在SLE患者中检出,但阳性率约为10%。

9.抗SS-A(Ro)抗体:在SLE中的发生率约为25%-60%,52KD的多肽条带多见于干燥综合征,而60KD的多肽条带多见于SLE患者,干燥综合征患者抗SS-A常与抗SS-B抗体同时存在,而SLE患者抗SS-A可单独存在,常有皮肤光敏感和肾脏受累。抗SS-A抗体阳性母亲可通过胎盘途径引起新生儿狼疮综合征,在新生儿狼疮中此抗体阳性率达95%-%。

10.抗SS-B(La)抗体:是干燥综合征的相关抗体,在干燥综合征的诊断中较抗SS-A有更高的特异性。该抗体在SLE中的发生率约为10%-35%。

“Biobridge_news”









































北京有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吗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药


转载注明  http://www.pbczw.com/tjyy/5609.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脑干出血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