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籍青年画家突然脑干出血昏迷至今
没消息或许就是好消息,连日来,这是支撑王静波过下去的唯一信念。她每天都会守在重症病房外,盼着丈夫于军伟的病情早日好转。
于军伟今年33岁,浦江人,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一位青年画家,目前于中国美术学院任教,是一名外聘老师。曾经,他许下过一个愿望:浦江作为书画之乡,文化底蕴深厚,历代书画名家辈出。今后我想常回家乡看看,与家乡的书画爱好者交流艺术,共叙乡情,也希望自己能为传承、延续家乡的书画事业做些事……而如今,医院重症监护室,病情不定。
12月24日下午5时许,于军伟出现呕吐意识模糊,送医诊断为脑干出血,当晚便进入重症监护室治疗,一直昏迷,至今未能完全脱离危险。
“他病发得十分突然”
年,于军伟与同是老师的妻子王静波结婚,生下一子,今年两岁半。
说起丈夫的不幸,妻子王静波有些自责。“那阵子他总喊头疼,刚好我也有同感,猜测可能都是因一时劳累引起的,所以没太在意。”王静波回忆,事发那天恰好是西方的平安夜,下午她在学校上班,丈夫在家辅导几名成教的学生创作毕业画作,两人原本打算那天就平淡地过,可没想到临近傍晚自己接到了噩耗,医院后还收到了病危通知书。“学生告知下午2时许,他感觉身体不适,打算休息一会再进行辅导,可一直临近下午5时,都不见人出来。后来,学生听到屋内有声响,就冲了进去,看到他发出呜呜的声音,已不能正常说话。”
王静波说,这一切太突然,虽然送医还算及时,但医生告知脑干是大脑的禁区,手术风险极大,众多专家考虑他还年轻,身体机能鼎盛,也都建议保守治疗。“26日控制住血块,情况好了些。”王静波说,医生告知停了镇静药物后,喊他名字,他时而会睁眼,但这并没有很大的积极意义,接下来10多天可能会引发水肿和各类炎症,只有熬过去,才算真正稳定。
“他是真的喜欢画画”
于军伟病重的消息很快传开,亲朋好友、学校师生都一一传来关心和问候,其中不乏家乡的一些画友。当地不少人都熟知于军伟这位青年画家的禀赋,他不仅曾获“首届公望富春?中国山水画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万年浦江”全国山水画展优秀奖等多项殊荣外,而且对绘画近乎“痴狂”。
浦江县前吴乡民生觉寺村是一个小村庄,于军伟的父母都是农民。从懂事起,于军伟就喜欢写写画画,捡起石头、木炭就在山村的屋墙上信手涂鸦。后来,因作品常受人肯定,他对绘画的兴趣和热情更大了。初中毕业后,他考入县职业技术学校美工班就读,开始系统学习素描、色彩等。首次高考进入到河南一所艺术院校深造,但因感觉学不到东西,他退学复读再次高考,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还专程到杭州一家美术高考培训班学习半年。功夫不负有心人,于军伟终于顺利通过了中国美术学院文化课和专业课的考试。大学毕业后,面对出版社排版调色的稳定工作,他又毅然放弃,攻考研究生,再次开启自己的“艺术人生”……
在家人眼中,于军伟很“不安分”,稳定的日子不过,要一波三折去追梦;在同行眼中,于军伟的内心“静而定”,画里有的是纯真、清静、大美的天籁,自由挥洒消遥的天性,信手拈来灵动的天趣;在王静波眼中,于军伟是真的热爱绘画,最喜欢买的是笔墨纸砚,最喜欢去的是山水之间。王静波记得,于军伟之前总说艺术追求永无止境,可如今……
“他的生命还太年轻”
丈夫的病情不能稳定,这让王静波寝食难安,也无暇花更多的精力去细算医药费。“现在仅知住重症病房每天要花1万多元,起码要住两个星期左右,后期的费用还没去问……”王静波说,公婆是老实的农民,至今住在出租房里,他们除了掉眼泪,也无能为力。不过,丈夫的生命还太年轻,正是施展才华的好时期,所以不管身上的担子有多重,只要有希望,她都不会放弃。“这几天,亲戚朋友、学校师生等各方热心人士都不断送来问候和帮助,真的很感谢他们。”
连日来,王静波最怕面对儿子,他总是会问:爸爸何时回家,要他陪着一起画画。她无法回答,只能每天都蹲守在重症病房外,上午就等着“逮”住医生询问消息,下午就盼着一天一次的视频探视见丈夫一面。“我知道,他还有很多牵挂,放不下我们,割不断诗画山水的那片情。”
来源:金华新闻网
- 上一篇文章: 脑干出血能活多久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