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核抗体谱
一抗体自身抗体:自身抗体是指抗自身细胞内、细胞表面和细胞外抗原的免疫球蛋白。抗细胞内抗原的抗体包括:1、抗细胞核成分的抗体(抗核抗体)。2、抗细胞浆内成分的抗体(抗中性粒细胞及其他细胞胞浆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抗核糖体抗体等)。3、抗细胞表面抗原的抗体。抗细胞外抗原的抗体包括:类风湿因子、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等。二抗核抗体的分类和命名习惯上ANA有下列4种命名法:(1)以首次检出这种抗体的疾病命名,如抗SSA抗体、抗SSB抗体就是首先从干燥综合征中检出的抗体。(2)以首次检出这种抗体的病人名字的前两个字母命名,如抗Sm抗体,抗Jo-1抗体等。(3)按抗原在细胞的位置命名,如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着丝点抗体等。(4)按抗原的化学组成命名,如抗DNA抗体、抗核糖核酸蛋白(RNP)抗体等。之所以有这么多种命名方法,是因为大部分抗原的化学组成尚不清楚,随着抗原化学组成的不断阐明,将会有更多的抗核抗体按抗原的化学组成命名。体抗DNA抗体:Anti-ds-DNA、anti-ssDNA抗组蛋白抗体Histone:H1,H2A,H2B,H3,H4,H2A-H2B复合物抗非组蛋白抗体抗ENA抗体:抗着丝点抗体(ACA)抗核仁抗体RNA多聚酶、U3RNP/原纤维、Th/To抗体抗其他细胞成分抗体高尔基体、中心体纺锤体、线粒体、溶酶体抗体
红斑狼疮--抗Rib-P抗体抗Rib-P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主要见于SLE,常在SLE活动期中存在,阳性率在10%~20%左右,是诊断SLE的特异性抗体。如仅有抗Rib-P抗体阳性的SLE患者,ANA常为阴性。抗Rib-P抗体阳性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发生率高。抗Rib-P抗体与抗dsDNA抗体的消长相平行,但与抗dsDNA抗体不同的是不会随病情好转立即消失,可持续1~2年后才转阴。
系统性红斑狼疮主要自身抗体1抗核抗体(ANA)ANA是本病的相对特异性抗体,阳性率达89%-97%,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见的自身抗体。对SLE患者,ANA的敏感性高达97%-%,而特异性仅10%-40%,因此ANA阴性并不能完全排除SLE的诊断,应结合临床的情况考虑。2抗双链DNA(dsDNA)抗体对诊断SLE有较高的特异性,且与SLE的活动性,特别是狼疮肾炎的活动密切相关,抗dsDNA抗体的滴度随疾病的活动程度而消长,但在某些病情严重的患者,由于血清中游离的DNA抗原过多,抗dsDNA抗体与之结合,以致测不到高滴度的抗dsDNA抗体。约有40%-75%的SLE患者抗dsDNA抗体阳性。3抗Sm抗体在SLE特异性达98%,但敏感性较低,仅20%-30%,用ELISA方法可使敏感性提高10%,特异性不受影响。抗Sm抗体的滴度可能与SLE的活动有关,滴度升高可能预示着SLE的复发。抗Sm抗体对早期,不典型的SLE或经治疗后SLE的回顾性诊断有很大帮助。4抗核小体抗体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异性抗体,阳性率达82%-86%。5U1RNP抗体(抗nRNP抗体)对本病的诊断有一定意义,阳性率45%-60%。抗Sm抗体和抗nRNP抗体常并存。6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抗rRNP抗体)主要在SLE患者中出现,且与SLE的精神症状有关。抗rRNP抗体在SLE中阳性率约为20%-30%。7抗SSA抗体与多种自身免疫病相关,最常见于干燥综合症(75%),也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30-40%)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20%),偶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在%的新生儿红斑狼疮中抗SSA抗体阳性。该抗体可经胎盘传给胎儿引起炎症反应和新生儿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
棣欐腐娌荤枟鐧界櫆椋庢渶濂界殑鍖婚櫌鍖椾含涓撲笟娌荤櫧鐧滈鐨勫尰闄?- 上一篇文章: 抗核抗体ANA阳性意义
- 下一篇文章: 从自身抗体到自身免疫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