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焦口燥呼不得杜甫有干燥综合征吗

时间:2016-11-27来源:脑出血治疗 作者:佚名 点击:

?

无论是“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的杜甫,还是“我想哭但是哭不出来,等到思念像海”的张惠妹,他们说自己口干眼干,但能不能诊断干燥综合征呢(此处请给小编的脑洞鼓掌)?今天,我们请来口腔科的王木医师,为大家解读干燥综合征的口腔相关知识~

来源:协和八

  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称为Sj?gren’ssyndrome(SS),是一种因炎性细胞浸润和破坏唾液腺和泪腺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SS可以根据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指的是在没有另一诊断明确的结缔组织病(CTD)的情况下发生的SS;继发性是指发生于另一诊断明确的CTD,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等的SS。

  诊断标准(口腔部分)

  在临床上,为了明确原发性SS的诊断,或者评估已有CTD有无继发性SS,就需要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和评估,进而形成了SS的诊断标准。结合SS的疾病特点,作为病变累及范围之一的唾液腺的检查和评估就需要口腔科进行协助了(医院口腔科干燥综合征会诊集中在周一、二、四下午)。

  这里列举出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年发表的干燥综合征诊断及治疗指南中口腔相关部分诊断要点作为参考细细道来:

  

1.口腔症状

  以下3项中有1项或以上:

  每日感口干持续3个月以上;

  成年后腮腺反复或持续肿大;

  吞咽干性食物时需用水帮助。

  通常在临床上考虑干燥综合征的时候会询问患者有无口干,或者口干本来就是患者的主诉之一,通常表现为平时吃米饭或者馒头等主食需要用水帮助咽下去。腮腺可能因为炎症原因反复或者持续肿大,但是没有感染的迹象。其他还有一些专科的细节可以和大家分享,比如因为唾液减少导致口腔内大量龋齿以及粘膜裂纹等(如下图),都可以反映出口干的严重程度。

  

2.涎腺受损

  以下检查中有1项或以上阳性:

  涎液流率(+)(≤1.5ml/15min);

  腮腺造影(+);

  涎腺同位索检查(+)。

  2.1涎液流率

  涎腺由于炎性淋巴细胞浸润,对正常的生理分泌功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通过检查来评估影响程度。唾液流率检查时,通常让患者在10~15分钟内将所有口水吐到小杯里,最后测量计算平均流率,所以我们在会诊过程中看到比较典型的患者表情就是:

  实在是吐无力啊…

  2.2腮腺造影

  腮腺造影是利用影像学检查方法显像腮腺导管和腺体的形态,来判断病损程度。通常SS患者的腮腺造影可以明显的看到导管形态不规则,腮腺末梢腺体呈点状、球状(左图),同时,造影剂在导管内滞留超过5分钟不能排空视为排空迟缓(右图),是分泌功能损伤的表现。综合以上,可以视为腮腺造影(+)。

  2.3同位素检查

  同位素检查是核医学科的检查项目,通过测量放射性造影剂从腮腺和颌下腺中排出的速度和量来评估腺体排出功能,通常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这个检查相对腮腺造影的主观阅片而言相对客观,但是相应检查费用高而时效性不高。作为临床证据,腮腺造影和同位素检查二取一结合流率测定,基本满足了临床诊断需要。

  

3.组织学检查

  下唇腺病理示:淋巴细胞灶≥1。

  (即4mm2组织内至少有50个淋巴细胞聚集于唇腺间质。)

  唇腺活检及病理报告已经成为干燥综合征的金标准,对于其他诊断依据不足情况下,这一有创检查成为了干燥综合征最后确诊的方法。我们在局部麻醉下,从患者下唇取出4个以上的小唇腺放入标本瓶(如下图),交给患者带回病房,由管床医师开具病理检查单交给外勤送病理科,通常一周出结果,同时再来口腔门诊会诊拆线。

  从病理切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小腺体里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图A/B),所以唇腺活检病理直接反应了小腺体受累的情况,因此成为诊断的金标准。

  那么有同学问,为什么取唇腺而不取腮腺和颌下腺呢?

  因为颌下腺和腮腺位置较深,局部活检需要切开皮肤、皮下、SMAS筋膜或者颈阔肌以及腺体包膜,损伤较大,出血多,因此通常情况下不建议活检腮腺和颌下腺。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干燥综合征诊断及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14(11):-.DOI:10./cma.j.issn.-..11..

  2.OralandMaxillofacialSurgeryClinics,-02-01,Volume26,Issue1.

授权媒体声明:本文为协和八(







































白癜风怎么治好
北京哪有治疗白癜风的专家


转载注明  http://www.pbczw.com/ncxzl/1976.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脑干出血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