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昏迷两月余脑干出血患者在上海蓝十字脑

时间:2016-11-30来源:疾病常识 作者:佚名 点击:

  李梅(化名),浙江省嶸州市贵门乡流岭村人。年3月10日,时年44岁的李梅突发脑干出血,深度昏迷,外院判定无救治可能。家人不愿放弃,找到医院,经过ICU李鲁萍主任、神经外科王庆明博士及其他医生的全力救治,死神逐渐远去,李梅深度昏迷两月余,终于苏醒,生命的光环越发明亮......

  出院前,李梅给李鲁萍主任及其团队医务人员送锦旗感恩

  无知无畏:患高血压多年,未予重视

  李梅和丈夫关系和睦,事业上相得益彰,丈夫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包工头,李梅开的一手好车,丈夫忙不过来的时候会帮衬着开车运输材料。不开车的时候,李梅最大的爱好便是邀上同村的三五好友打麻将。两人共育有两个乖巧孝顺的女儿,如今都已成人。生活有滋有味、幸福不可言说。

  李梅今年44岁,却已经有20余年的高血压病史。在当地人看来,高血压是再普通不过的了,是算不上病的,更别说加以重视,按时服用降压药了。李梅便是这样,从没把高血压当回事,降压药有一茬没一茬的服用,吃喝不忌,作息无常,经常熬夜打麻将。

  夜半噩梦:倒在麻将桌上,不醒人事

  不曾想,20余年的恶习累积,顷刻间如火山般爆发,猝不及防,差点要了李梅的命。

  年3月10日晚上,李梅约上三五好友凑成一桌打麻将。当晚李梅手气不错,好牌连连,颇为激动,玩得兴致正浓时,谁都没来得及反应,只见李梅突然倒在了麻将桌上,当即意识不清,呼之不应,昏迷不醒。

  朋友连忙联系李梅家人,紧急将李医院,测量血压/99mmHg,查头颅CT示为:脑干出血,医院给予止血、降低颅内压、促醒、护胃等治疗。随后入ICU监护室,李梅陷入深昏迷状态,GCS评分3分,予以气管插管机械维持通气,情况十分不乐观。

  提心吊胆:病危数度告急,生命渺茫

  经过一个星期的治疗,李梅的病情仍旧没有丝毫起色,反而引发严重的肺部感染,呼吸也越来越微弱。医生似乎也束手无策,或紧急救治,或保守治疗,尽量维持李梅生命体征的平稳。然而即便如此,李梅的病情仍旧起起伏伏,十分不稳定,医院几次向家属下达了病危通知书。

  家人默默祈祷,焦心等待,希望奇迹出现,医院最后的宣判:救治的希望渺茫,建议家属尽早为患者准备身后事。面对这样的结果,丈夫和两个女儿都无法接受,妻子(妈妈)才44岁,人生还有那么长的路需要彼此的陪伴。他们不甘心就这么放弃!

  绝不放弃:转院蓝十字脑科,迎来曙光

  经过多方打听,李梅丈夫最终锁定医院。经过事先沟通协商,3月17日晚,医院派救护车将李梅接入院。神经外科资深门诊专家潘仁龙主任拟“高血压脑出血(极高危),肺部感染,脑干损伤”将李梅收入ICU监护室,并给予李梅对症救治措施。

  潘主任详细了解了李梅的病情病史后,立即安排完善了相关检查,并联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唐镇生院长、侯增欣主任,神经外科王庆明博士、王守臣主任,神经内科李振并主任、李世平主任,以及ICU李鲁萍主任等多名专家联合会诊。

  根据李梅的病情病史及相管检查结果,经过深入研究讨论,专家们最终诊断为“1.自发性脑干出血;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3.肺部感染;4.气管切开术后”。考虑李梅病情危重,脑干出血,血压高,有随时再次出血的可能;肺部严重感染,无自主呼吸,随时有生命危险。专家们建议对李梅实施24小时严密监护,加强抗生素抗感染、定时做血培养以及痰培养、加强营养支持等对症支持治疗,并和家属做好密切的配合,随时沟通病情。针对李梅的情况,专家们量身制定了“个性化”治疗方案:治疗分阶段进行,ICU监护稳定病情后,再转入神经外科进行巩固加强治疗,分别由李鲁萍主任和王庆民博士实施主治。

  得知会诊结果,李梅丈夫及女儿似乎在绝望中抓到了救命稻草,豁然送了一口气。

  争分夺秒:医护同心救治,惊喜不断

  据ICU主任李鲁萍回忆:入院初,李梅整个人深昏迷,没有知觉,肺部感染严重,几乎一点呼吸也没有,插着呼吸机过来的,状况十分糟糕。

  李梅入住ICU后,李鲁萍主任给予李梅及时反复吸痰后,接呼吸机以SIMV模式辅助呼吸,并给予其抗炎、醒脑、保护胃黏膜、脱水、营养脑神经、营养支持、控制血压等对症治疗,24小时严密观察。此外,李主任坚持每日亲自给李梅扎头皮针、推拿、穴位注射等中医疗法,刺激神经,活络经脉,让其逐步产生呼吸,促进李梅的清醒。

  

李主任给李梅扎头皮针

  渐渐地,李梅睁开了眼睛,呼吸也有了增强,这是一个好的迹象。为了进一步改善李梅的呼吸状况,李主任试着每天让李梅慢慢脱离呼吸机,今天2小时,明天3小时,循序渐进,每天增加脱离呼吸机的时长。而李梅脱离呼吸机的时候,也是医生护士最辛苦的时候,需要一直站在身边严密观察,一有呼吸不畅,立马手动辅助李梅呼吸,常常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医生、护士总是尽心尽责,十分专注。

  住入ICU的头一周,李主任不放心,一直没回过家,直到李梅的病情有了好转,李主任这才隔三差五的回一趟家。

  

李梅清醒后,李主任陪同李梅进行康复训练

  所有的人付出终归有了回报,李梅的状况渐趋好转。4月初,李梅脱离呼吸机,开始有意识;5月,李梅完全清醒,能坐起来,能简单交流,能记手机号,会进行简单的算术;7月,李梅月经恢复正常......李梅终于迈过了死神的门槛,病情稳定,转入普通病房。家人们惊喜不已。

  乘胜追击:多科专家精心巧治,强强联手

  转入神经外科,王庆明博士除了继续给予李梅常规的治疗外,还邀请康复科进行了会诊,针对李梅的四肢软瘫、言语障碍等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本着“维持营养,防治并发症,促醒技术,保护关节损伤”的原则,让康复科姚金荣主任协助对李梅进行针灸,头针、电针、偏瘫肢体综合训练以及内科疾病推拿等综合康复治疗。

  

李主任及李梅两个女儿帮助李梅进行康复训练

  肢体与言语等功能的改善,往往是一场长时间的拉锯战,患者需要极大的耐力与恒久力。恢复进度的缓慢,往往让患者焦躁甚至信心不足,从而影响康复效果。自李梅转入神经外科后,李鲁萍主任没有放松对李梅的跟踪治疗,每天都会到病房探望,对李梅进行心理疏导,有时还给她扎头皮针,陪着她进行康复治疗,并经常鼓励她不要急躁,要按时降压药,要坚持康复训练。

  

李梅病情明显好转转入神经外科普通病房,李主任到病房探望

  现在,李梅的四肢瘫软、言语功能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可以抓着钱放进口袋,可以进行复杂的数字计算,还喜欢唱歌,思维清晰,反应迅速。

  感恩情深:欢喜出院过新年,依依惜别

  为了一家人团团圆圆过好新年,经过和专家们商量,鉴于李梅目前病情稳定,后期治疗以康复为主,年1月20日,家人决心为李梅办理出院手续,回家过年。李梅丈夫一大早从浙江驱车前来接妻子回家。为此,两个女儿还特意精心为妈妈打扮了一番。一家人笑容满面,欣喜不已。

  

李梅和丈夫给王庆明博士送锦旗表达感谢

  要回家了,李鲁萍主任再三嘱托李梅:“要按时吃药,尤其是降压药,降温了要注意保暖,不要急躁,要对自己的康复有信心,要坚持并加强锻炼。”李梅紧紧握着李主任的手,突然哭了:“我不想回家,我会想念李阿姨(李鲁萍主任)的......”李主任连忙不断安慰李梅,并告诉她想自己了,可以打电话,可以   启程回家前,李梅丈夫特意定制了两面锦旗送给李鲁萍主任和王庆明博士,感谢他们对妻子的救治之恩。10个多月来,医院陪伴、照料的两个女儿领着两袋糖果,向各个病房以及走道的病友、医生、护士送糖果,庆祝妈妈的新生!

  背后的故事:李主任与李阿姨

  历经生死考验,李梅对李主任的信赖与依赖与日俱增。据李梅的两个女儿说:李梅每天必须见一次李主任,每次只要见到李主任,李梅总是特别开心与安心,就像见到了救命稻草。有一天,因为病人多,李主任抽不开身,没去探望李梅。一天没见到李主任的李梅变得十分狂躁,非要女儿推着她到ICU病房门前等,一直从下午3点等到6点,也没见到李主任。女儿几次劝说,李梅依旧不愿离开,直到到7点李梅终于见到李主任了,这才开开心心地回自己病房。李梅一直称李主任为“李阿姨”,不愿意叫“李主任”,问李梅为什么,她说:“因为是救命恩人!”

  据悉,过完年后,因为对上海医院的信赖,李梅家人依旧希望让李梅在医院接受康复治疗。而由于李梅在我院治疗取得的良好治疗效果,已经有多名“植物人”状态的患者慕名来到上海医院寻求治疗。有因车祸脑外伤昏迷2年,已经花费多万元医疗费的25岁女大学生徐丽(化名),有因脑血管畸形术中大面积脑梗昏迷不醒的年轻妈妈孟琴(化名),来到医院后,目前均已有了好转的迹象,患者家属都感到十分欣慰。

  “我是在网上查找到了,专门冲着李鲁萍主任来的。向李主任这样医德的医生现在很少了,把每位病人当亲人,事无巨细,有时休息不放心病人,医院看看,家属有问题也是耐心解答.....”“没法用语言表达对李主任的感谢,我妈妈刚来时,李主任好几天没回家,知道我们家属急,不断宽慰我们,和我们沟通病情,什么事总是亲力亲为,很实在的医生......”这些朴实的话语,充满着对李鲁萍主任的溢美与感激,都是患者家属心底最真实的声音。

  在ICU病房,受益于李主任针灸、推拿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重症患者有很多。李主任表示:目前在国内甚至世界上来说,ICU病房给患者运用针灸和中药治疗的,应该算是蓝十字脑科的创新,并且临床效果不错。我平时喜欢钻研,会根据病人的情况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向老中医及针灸专家请教学习,钻研针灸,下了很大的功夫,并慢慢运用到临床上一些重昏迷患者身上,还真取得了意想不到了效果,很多向李梅这样的重症患者都了起色,这是我最开心的事”。对于患者及家属表达的谢意,李鲁萍主任表示:“这是自己份内的事,看到病人好转才是最高兴的事情。中西医结合有很奇妙的效果,这中间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我希望将中医与西医更巧妙的结合,将ICU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给更多像李梅这样的重症患者求医的门径与生命的希望!”

  编者寄语:生命无常爱有恒,像李鲁萍主任一样奋战在生死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还有很多,谢谢你们的守护,向你们致敬!

专家推荐:

李鲁萍副主任医师

  上海医院五病区ICU主任

  中国危重病医学学会会员

  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危重病专委会会员

  医院工作40余年,曾进修于肺内科、心内医院普外科,在交通大学安泰学院进修MBA管理学。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熟悉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专科操作技术(气管插管、动脉穿刺、深静脉穿刺、硬膜外和腰穿刺、纤维运气管镜检查、心功能多普勒检查、心电图操作),对心、肺、脑各种疑难病人的诊治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参加数千次的重危患者的抢救。尤其在治疗脑部疾病、胸部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肺部疾病、气管肿瘤、双肺移植、心脏移植方面有丰富的经验。长期带教博士、硕士多名,以第一作者在全国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参加30多次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会,并在会议上作主题演讲。









































痔疮的最佳治疗方法
生活保健蜂蜜类饮料可防治青光眼


转载注明  http://www.pbczw.com/jbcs/2116.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脑干出血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