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勇闯ldquo生命禁区rdqu

时间:2020-11-6来源:疾病饮食 作者:佚名 点击:

脑干素有“生命禁区”之称,出血10ml以上,死亡率接近%,国内外通过手术治愈脑干出血的案例屈指可数。3月19日上午,经过南华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精心救治,几乎被医学界判“死刑”的脑干出血患者陈先生(化名)顺利转入神外普通病房接受后续治疗。

“陈先生,请把手抬高……把脚抬起来……再握下手……”19日上午9时许,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黄云峰为即将转入普通病房的陈先生检查恢复情况。陈先生今年56岁,是一名退休保安,有高血压病史,但平时未规律用药。2月23日晚上11点,他和往常一样在家看电视,突然晕倒在沙发上,呼之不应,休息数小时不见好转,次日凌晨2点,家人送他至南华医院抢救。

“入院时,患者已神志深昏迷,一侧瞳孔散大,大部分脑干反射消失,呼吸微弱,急诊科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CT提示脑干出血,量约8ml,这是一种死亡率超过80%的脑出血类型。”面对性命垂危的陈先生,神经外科主任向鹏立即组织紧急会诊,综合考虑为高血压导致的脑干出血,属重症类型,保守治疗结果是生命倒计时或成为植物人。科室副主任医师黄云峰与患者家属深入沟通,最终决定进行立体定向下脑干血肿穿刺引流术、侧脑室穿刺引流术。以前科室团队做过很多立体定向下的头颅手术,但这一例非同小可:因为人的脑干只有拇指粗细,却是集中了呼吸中枢、心跳中枢等人体最重要的司令部,稍有不慎,极有可能在手术台上出现心跳停止。另外手术时要求俯卧位,给麻醉师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经过前期充分准备,手术如期开台。主刀医生黄云峰精心测算每一个步骤和细节,手术从哪入路、如何避开重要颅内大血管、距离多长……当进行关键操作——抽吸脑干血肿时,手术室所有人都绷紧神经,紧盯监护仪屏幕。看着暗黑色的脑干淤血被逐渐清除,大家悬着的心总算落了下来。经过2小时的奋战,手术顺利完成,接好引流袋,妥善固定后,陈先生被转回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治疗。

然而手术成功只是第一步,为了降低并发症风险,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医护团队为陈先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护理方案。做护理操作时,梁敏护士长在保持他头部引流管干洁的同时,特别注意保持其伸展性,切忌绷太紧影响位置移动。梅敏医生则实时监测脑灌注压情况,想方设法防止引流管导致的颅内感染。通过精心救治,陈先生闯过层层难关,捷报频来:术后放大一侧的瞳孔即恢复正常大小;第2天瞳孔对光反射恢复了;第3天完全恢复了自主呼吸、脱离了呼吸机,右侧肢体在疼痛刺激下可定位;第4天患者苏醒,可配合伸舌、握手,术区引流管如期拔除;目前已转入普通病房……

“回顾整个救治过程,这是一个向死而后生的病情,但只要尊重生命、敬畏法则、尽力而为,奇迹也是有的,期待患者的彻底治愈。”重症脑干出血,死亡率极高,神经外科团队在“生命禁区”向死神挑战,赢得了最终胜利。黄云峰医生提醒,对健康而言,治病不如防病,防病不如不生病。疫情特殊期间,切忌讳疾忌医,建议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压,因气温、运动等状态导致血压波动时,要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调整降压药剂量或种类。

撰写丨黄云峰汤雪编辑丨陈颖审核丨李晶多点

转载注明  http://www.pbczw.com/jbys/11859.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脑干出血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