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康复医学科中西合璧,
彭洋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5770517405791082&wfr=spider&for=pc&searchword=%E5%BD%AD%E6%B4%8B
↑↑↑
点击这里 刚过而立之年的小江(化名)勤奋又踏实,妻子贤惠,儿女可爱,父母身体健康。去年7月因基底动脉闭塞造成的脑干梗死,家庭遭遇变故,就此改变了原本的生活。
在此之前,小江已经在病床上躺了3个多月。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在去年11医院转到医院康复科,为小江做进一步的康复治疗。入院时,患者插着胃管,只能靠鼻饲进食,气管切开处仍然没有闭合,咳嗽频繁,痰较多,咳嗽时有痰液从气管切开处喷出,四肢除左胳膊、左手有轻微的主动动作外,其余三个肢体均瘫痪,交流只能靠睁眼闭眼来表示。
因为患者长期卧床、气管切开、吞咽功能障碍等多种原因,合并有较严重的肺部感染、持续发热,需要进行频繁吸痰。双肺CT显示弥漫性高密度影,肺内分泌物特别多,合并双侧胸腔积液。刚入院时患者卧床时有不间断呛咳,痰多且咳不出来,因憋喘的原因,脸部呈绛紫色,非常痛苦。
科室立即成立了以科主任带队,包括针灸医师、运动治疗师、作业治疗师、心肺康复治疗师、理疗治疗师、吞咽言语治疗师、康复专科护士组成的治疗团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并科学制定了全面的康复治疗方案。
治疗团队认为,首先要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改平卧位为半卧位,通过心肺训练促进排痰、上下肢主被动训练防止关节肌肉挛缩,尽早在辅助下进行坐位、站立训练,以促进心肺功能的康复,并通过吞咽功能训练尽早拔出胃管。当务之急必须先解决患者肺部感染的问题,患者为多重耐药菌,抗菌治疗无效。病情不容等待,团队立即联系中医专家赵西敏院长会诊进行中药治疗,经中医诊断后判定患者为痰瘀阻络证,遂给予半夏厚朴加菖蒲郁金汤加减口服。针对患者痰多不能咳出的情况,加用大量茯苓、鱼腥草、败酱草等中药以祛湿清热化痰。
入院后的第2天
陪床家属高兴地告诉医生,患者发病以来第一次咳出大量白粘痰,体温有所下降,憋喘情况出现好转。
看着患者病情出现好转,治疗团队也备受鼓舞。接下来,大家密切 痰培养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菌消失,转为铜绿假单胞菌,非耐药菌。
入院后的第15天
不需氧气吸入,转入康复大厅进行训练治疗,患者发病三个半月以来第一次进行辅助下站立训练,在站立架上不愿意下来。
入院后的第20天
痰液明显减少,可自行咳出,不需吸痰处理。
入院后的第45天
经口进少量流质饮食,第65天拔出胃管,经口进半流质饮食,能简单对话,声音仍低微。
入院后的第70天
左上肢力量明显加强,其余三肢均出现主动动作。
入院后的第90天
经口进半流质饮食,简单对话,语声低微,左上肢能达到4级肌力,完成大部分粗大动作,其余三肢达到2级肌力。
医患之间相互信任、密切配合,经过三个月的坚持,正在慢慢收获着细微的喜悦,但就是这点滴的进步,也足以让大家为之感动,为之努力。
将来,患者康复的道路仍然漫长,但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助推,使身患重病的“顶梁柱”未来能有机会重新站立并融入社会,也让医护人员内心充满了成就感和无比的幸福。
(供稿:康复医学科王迎春)
康复医学科简介
医院康复医学科现有医护康人员59名,其中医疗人员11名,康复技师27名,康复护士21名。
近年来,康复医学科坚持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方向,秉承“康复一位患者,幸福一个家庭”服务理念,坚持“精准评定、精准康复”原则,开展了神经康复、骨科创伤康复、运动损伤康复、疼痛康复、心肺康复、重症康复、脑瘫康复等治疗项目。尤其近年来在脑外伤、脑出血、脑干梗死、脊髓损伤等重症患者的康复方面,秉承中西医结合治疗理念,通过中医中药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极大提高了治疗效果,得到广大患者认可。
温馨提示
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与确诊病人密切接触史者、发热病人请直接到发热门诊就诊,发热门诊位于门诊楼西门北侧平房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高血压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十年防中风,为啥还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