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针法微創治療颈源性眩晕

时间:2021-3-3来源:疾病危害 作者:佚名 点击:

颈椎是万病之源,颈部决定健康。摆脱头痛,从颈部开始,解除疲劳,从颈部出发,告别失眠,从颈部着手,远离抑鬱,从颈部根治。颈源性眩晕颈源性眩晕是由于颈部软组织损伤形成筋膜结节或小关节错位,致椎动脉受刺激(或受压),脑供血不足,而出现眩晕头痛、运动障碍性眩晕、血压异常、记忆力减退、耳鸣耳聋等综合症。水针刀直接松解枕后腱弓,分离枕筋膜及椎枕肌,治疗颈性眩晕,有解除椎动脉压迫,调整颈交感神经平衡及脑部运动平衡功能,安全可靠,疗效确切。病因病理引起眩晕的原因多种多样,如外伤、劳损头颈体位不正等致病因素。颈椎上段软组织损伤、小关节错位,引起椎枕肌群及枕筋膜紧张、痉挛、渗出,形成筋膜结节。眩晕主要成因是由于供血不足,而寰枢关节的改变是影响供血关系的关键,是眩晕的主要原因。颈椎轻度移位,周围软组织痉挛或炎性改变,直接引起椎动脉的痉挛压迫,使椎--基底动脉缺血,造成颅内微循环障碍而致病。造成微循环障碍的常见原因1椎体错位,压迫血管神经,引起血管痉挛,管腔狭窄。2血管骨膜损伤,血管退化、硬化。3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液流速减慢或血栓形成等。4钩椎关节的改变,椎间盘的突出和椎间小关节的错位,脑干及颈脊髓网状结构的功能障碍等,都有可能压迫血管神经而引起眩晕。临床表现及症状1常发人群本病以40岁以上的人多见,有时因外伤劳损,也有可能发生在青年人。2颈部症状一般有颈部活动障碍或活动时颈部有摩擦音,局部疼痛或疼痛不明显或有局部冷热感。3眩晕为首发症状。有时为早期唯一症状。眩晕与颈部体位转动有关,为仰视旋颈位眩晕。其表现为旋转感、倾斜感、摇动感、失稳感、眼前发黑,头重脚轻或者下肢发软等;发作时间多为数秒或数分钟或2-3周缓解,缓解期症状仍有轻度存在;严重眩晕,当颈部体位改变时出现猝倒症;有可突然晕倒,但意识清楚,视听力正常,数秒或数分钟即可完全恢复。4头痛其发生部位多在枕部或耳颞部,位置较深。多为胀痛,困重感,常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等。5运动障碍脑干缺血累及椎体束时发生轻度肢体瘫痪,常为单瘫或四肢瘫,有的出现延髓麻痹等。6听觉与视觉障碍内听动脉缺血可致耳鸣、听力减退,甚至耳聋;大脑后动脉缺血与脑干缺血可有眼朦、失明。还可出现眼前发黑、复视、眼球震颤等。7其他症状由于缺血波及响应的组织,还可出现血压异常、记忆力减退、精神紊乱、平衡障碍、共济失调等。8脊柱三指触诊法可有颈部活动受限,局部压痛或触及肌痉挛,软组织异常改变、增厚感,棘突或横突偏移等。转颈实验阳性。9其他检查。X线片可有颈椎病的表现。病变部位多发于寰椎、C5等。颈椎侧位片,椎寰间隙小于6mm,或寰枕间隙吻合症。张口位可见寰枢间隙左右不等,寰椎侧块不等,枢椎棘突偏歪等。10椎动脉造影有梗阻现象脑血流图检查可有枕头乳导联异常改变。脑电图可有电压降低,颞区有移动性慢波。11血脂正常或增高治则治法松解筋结,解除压迫,活血通络,醒脑安神。预防保健很关键颈椎病患者一定要加强保健意识,保護好自己的颈椎,不良姿勢,不良习惯要纠正,建立艮好的生活作息习惯,才能真正预防杜絕颈椎病的发生,以免自己在精神、经济上受痛苦和付出。中医微创治療颈椎病毫针、火针、锋勾针、中医穴位埋线、水针刀筋骨针松解挛缩,粘连变性的软组织,手法调整颈椎错位的骨关节,再通过人体自身的修复能力的调整,达到治疗目的。绝大部分颈椎病患者可通过精确的诊断,准确的治療而得以痊愈。对颈椎病伴有头晕,头痛耳鳴,肢体麻木的患者一定要带颈椎正位,侧位,张口位,双斜位x光片,做一个核磁共振检查也是必需的,凡有颈椎病,腰椎病伴下肢麻木的一定要带检查光片來,对正确分析你的病因有帮助。杨东方医生,擅长治疗脊椎病因—神经血管障碍综合症,脊柱相关疾病、心脑血管病、脾胃病、头昏头晕、耳呜、视力漠湖、头痛;慢性支气管炎,急性面瘫,鼻窦炎,甲亢支气管哮喘,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神经性尿频,慢性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症,前列腺炎;冠心病,高血壓。胆囊炎,胆结石,头晕,耳鳴,心慌气短,四肢无力;失眠健忘等病证。配合中药秘方验方有独特效果。山西省针灸研究所所长新九針创始人师怀堂教授89年题书贈送楊東方醫生普济堂杨东方医生简介楊東方醫生。新九針創始人师怀堂教授的親授弟子。中國人民解放軍白求恩国际和平醫院陆氏埋线专家陆健教授的入室弟子。中國水針刀筋骨三針法創始人吴汉卿教授的親授弟子。河北省名老中医任树森教授的亲授弟子。北京八方颈椎病研究所肖德华教授第五届3D针刀与解剖班学员。國家中醫管理局中醫师资格认証中心國際考試委员會认証針灸醫師。中醫骨傷微創水針刀尃家。现任中國骨傷微創水針刀学術委員會副會長,河北省中醫藥学會中醫埋线療法专业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年10月22号在第三届國際仲景论坛当选为中國中醫药研究促进會中醫微創尃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醫藥学会國際中醫微創針法高层论坛组织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針刀醫師学会會員,中國中醫藥研究促进會針刀醫学尃业委員會委員。河南省中醫学會中醫外治尃业委员会委員,申请国家尃利12项,香港尃利2项。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陆健教授《埋线針療学》副主编。国家中醫藥管理局推广项目《中醫穴位埋线療法》编委。全國高等院校創新教材水針刀微創技術《脊柱相關疾病》编委。楊醫生咨詢。普济堂中医馆

转载注明  http://www.pbczw.com/jbwh/12355.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脑干出血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