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是引起小儿听力障碍的高危因素

时间:2018-12-29来源:疾病危害 作者:佚名 点击:

对于每一个新生宝宝,都要求做好“视力筛查”和“听力筛查”,关于视力方面的疾病,过去我们讲过“眼睛黄斑性病变”和“视网膜病变”,爸爸妈妈们可以点击复习!那么,听力筛查呢?

什么是听力筛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UniversalNewbornHearingScreening,UNHS),是通过耳声发射、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和声阻抗等电生理学检测,在新生儿出生后自然睡眠或安静的状态下进行的客观、快速和无创的检查。

国内外报道表明,正常新生儿和高危因素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病率的差异较大,正常新生儿约为1‰~3‰,高危因素新生儿约为2%~4%。

为什么要做听力筛查?

听力损失如不能被及时发现,不但影响儿童言语和认知发育、教育、就业、婚育,还会对一个家庭有巨大影响,如沟通障碍,心理、经济负担。

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可以对新生儿及婴幼儿进行早期听力检测和诊断,如能对明确诊断为永久性听力损失的婴幼儿在出生6个月内进行科学干预和康复训练,绝大多数可以回归主流社会。

听力障碍高危因素

如果存在以下情况,宝宝可能是听力障碍高危人群: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48小时及以上者;

?◆早产(小于26周),或出生体重低于克;

?◆高胆红素血症;

?◆有感音神经性和(或)传导性听力损失相关综合征的症状或体征者;

?◆有儿童期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家族史者;

?◆颅面部畸形,包括小耳症、外耳道畸形、腭裂等;

?◆孕母宫内感染,如巨细胞病毒、疱疹、毒浆体原虫病等。

?◆母亲孕期曾使用过耳毒性药物;

?◆出生时有缺氧窒息史,Apgar0-4分/1min或0-6分/5min;

?◆机械通气5天以上;

?◆细菌性脑膜炎。

什么时候做听力筛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分为听力初筛和复筛两个阶段,对于正常分娩和NICU新生儿应采用不同的筛查方案。

?正常分娩:用筛查型耳声发射(OAE)或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作为一线初筛工具。所有新生儿在出院前均应接受听力初筛;未通过初筛的应在出生42d内进行复筛。复筛时一律双耳复筛,即使初筛时只有单耳未通过,复筛时亦均应复筛双耳,复筛仪器同初筛。

?入住NICU的新生儿及婴儿:病情稳定,出院前应施行AABR筛查,以免漏掉蜗后听力损失(如听神经病)。未通过AABR测试的婴儿,应直接转诊到听力中心复筛,并根据情况进行包含诊断性ABR在内的全面听力学评估。

?在1月龄内再次住院治疗的婴幼儿(无论住NICU或普通病房):当伴有迟发性听力损失的可能时(如有换血指征的高胆红素血症或血培养阳性的败血症等),出院前应复筛听力。

在听力筛查时除力求发现已经存在的听力损失外,还要通过分析病史和家族史,了解受试者是否有迟发性听力损失的高危因素,可疑者应对其听力进行定期跟踪和随访。

对于未通过复筛的婴幼儿,都应在3月龄接受听力学和医学评估,确保在6月龄内确定是否存在先天性或永久性听力损失,以便实施干预。即复筛未通过的患儿应由听力检测机构进行耳鼻咽喉科检查及声导抗、耳声发射、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测、行为测听及其它相关检查,必要时并进行医学和影像学评估,做出诊断。(测试时间:出生后3个月-6个月)

对具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儿童,应根据可能发生的迟发性听力损失状况,制定个体化的听力再评估的时间和次数。对于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但具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婴幼儿,至少3岁内每6个月进行1次听力随访,若可疑有听力损失,应及时进行听力学评估。

如果确诊为听力损伤怎么办?

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和干预,是一套完整的听力康复系统工程。如果确诊宝宝听力损伤,采用何种方法以及何时进行干预,对患儿的听力、言语及语言康复很重要。

常用的干预包括医学干预、听力补偿或重建、以及听功能训练和语言康复训练。

医学干预是指医师提出医学诊断,即听力损失的原因、程度及部位,并采用治疗手段来恢复听力的方法。

听力补偿或重建主要包括助听器选配和人工耳蜗植入。

听功能训练一般指听觉察觉、听觉注意、听觉定位、听觉识别、听觉记忆、听觉选择、听觉反馈等训练。

言语—语言康复训练:

言语训练程序为音素、音节、单词、以及短句训练。

对于语言康复应遵循以下几点:①有条件最好在康复中心进行系统训练;②激发聋儿的语言兴趣;③循序渐进,从音素到短句,重复攻关;④抓住言语行为环节,安排对话内容。

()

长按上方







































北京白癜风哪治的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最权威


转载注明  http://www.pbczw.com/jbwh/10104.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脑干出血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