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要命的肺栓塞遇到了无缝衔接的上下转
近日,交大一附院胸痛中心和周围血管科成功抢救两名致死性肺栓塞患者,再次创造了机械抽栓治疗的新高。两名患医院与一附院胸痛中心的无缝交接。
患者,女,52岁。20天前,不幸摔伤右腿,导致右下肢骨折,医院实施石膏固定,长期卧床,活动极少。1天前突发胸闷、气短、大汗,有强烈濒死感,医院。医院迅速与一附院胸痛中心进行网络连接,在线沟通病情,根据多年的经验,在高春燕护士长的指导下,要求病人迅速做肺动脉增强CT,果不其然,正如高护士长的判断,患者是猝死率极高的“肺栓塞”,双侧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均可见栓塞征象,并继发双肺炎性渗出。
医院迅速做出反应,由主治医生亲自护送病人转院,而此时高春燕护士长第一时间为患者开启急诊绿色通道,医院胸痛中心。入院后检测病人血气分析氧分压仅48mmHg,pro-BNP明显升高,D-D也升高,更有典型的SIQIIITIII和胸导T波明显倒置的心电图改变。此时,周围血管科田红燕主任带领张军波主治医师、苏帅住院医师和孟冲冲住院医师第一时间查看了病患情况,病人呼吸困难、大口喘气,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掉下,即使面罩吸氧也不能缓解气短,在对病人进行简单病史询问后,立即联系介入手术室肖娟护士长、白婷副护士长,安排急诊介入手术。
造影发现,患者双下肢静脉、髂静脉、下腔静脉均未见明显血栓征象,双侧肺动脉主干可见条状骑跨血栓,极有可能是来自下肢静脉的血栓堵塞了肺动脉,双肺动脉主干多发充盈缺损,外带显影不良,导管测得肺动脉压力已经升高,肺动脉骑跨栓随着患者呼吸飘忽不定,如果任由其发展,患者的心功能将进行性下降,预后非常差。在这危急的时刻,田红燕主任医师、张军波主治医师使用最新的机械血栓抽吸系统对左右肺动脉主干进行了尿激酶溶栓后反复血栓抽吸,再次造影发现肺动脉主干充盈缺损消失,仅残留外带少许血栓,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病人的情况终于好转,在场的工作人员都松了一口气,随后,张军波主治医师亲自护送患者回到病房,发现患者已能平卧位安静休息,鼻导管吸氧指脉氧饱和度%,医护人员将继续为患者进行后续的抗凝、降肺动脉压力和改善心功能的治疗,在周围血管科全体医护人员的呵护下,患者已脱离氧气,口服药物出院回家休养。
另一名患者男性,52岁,医院医务工作者,近日,爬楼梯出现气短现象,右腿出现憋胀不适,后医院行心脏超声检查发现,右心大,肺动脉压力高,医院对患者进行CTA检查,发现双侧肺动脉主干被大块血栓栓堵。有了一周前抢救肺栓塞患者的经验,一附院胸痛中心高春燕护士长第一时间联系周围血管科田红燕主任、介入手术室肖娟护士长,做好呼吸机、机械血栓抽吸仪、介入手术台等急诊手术准备等待病人的到来。一切紧锣密鼓进行着,医院救护车长长的鸣笛声驶入交大一附院开始,另一场生死时速随即上演。
患者由急救车直接送入导管室,张军波主治医师、王岩住院医师、白川护师立即转运患者。患者胸痛难忍,大口喘气,不停呕吐,心率已经飙升到次/分,氧饱和度反复跌落到70%。田红燕主任沉着应对,右下肢静脉造影证实果然有大量活动性血栓,立即植入下腔静脉滤器,熟练地进行肺动脉溶栓、捣栓和机械抽栓。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患者的心率也慢慢降到了次/分,血压平稳,氧饱和度逐渐升到90%以上。再看患者,脸色慢慢恢复,情绪逐渐稳定,呼吸也逐渐顺畅,手术顺利结束,目前患者已脱离呼吸机,鼻导管吸氧氧饱和度%,心率85次/分,血压稳定,升压药物也已逐渐减量。
两名同龄人,年龄相仿,不幸的是,都患上了要命的“肺栓塞”,幸运的是,医院医务人员的扎实功底、交大一附院胸痛中心的无缝交接、周围血管科的生命接力,高速、有效的救治让患者迅速转危为安。
周围血管科成立于年,近期,已经成功实施2例下肢血管血栓栓塞机械抽栓,现又开拓进取地成功实施了2例肺动脉栓塞机械抽栓。机械抽栓术不仅是介入治疗下肢血管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重要方法,周围血管科也已将其成功应用于肺动脉血栓的抽吸,取得良好治疗效果。随着手术设备的不断完善,交大一附院周围血管科会尽可能将其应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多个方面,最大力度地减少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后遗症和不良并发症。
相关阅读:
机械抽栓避免截肢风险一附院开拓下肢血栓栓塞治疗新方法
不明原因发热40天竟是“超级细菌”感染
解决心肌及各脏器保护难题浅低温心脏不停跳手术创国内首例
赞赏
- 上一篇文章: 专家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可控可防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