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是孩子脑瘫的早期表现,你注意到了没有

时间:2020-10-11来源:疾病常识 作者:佚名 点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电影《请叫我第一名》?这是一部讲述一个患有妥瑞氏症的男孩克服疾病,努力实现成为老师梦想的电影。

主人公布拉德·科恩因为患有妥瑞氏症,会有一些异常行为和声音,这导致他在学校遭到旁人的不公平对待。他的校长发现这个问题后,在一次机缘巧合下让全校的师生都了解到布拉德的情况,希望大家能公平的对待他。

校长的一席话,打开了主人公通往全新世界的一扇门,也让他有了个成为像校长那样爱孩子的老师的梦想。最终他克服种种困难,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妥瑞氏症出现的几率是很低的,但是现实生活中也不缺乏类似的病症。如:脑瘫、自闭等等。且这种类型的病症有很多都是发生在小孩子的身上的。而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个能像布拉德·科恩的校长一样的人,为他们开导,为他们鼓励,为他们带来梦想与希望?

附院里有这么一个科室,它就“扮演”着电影里“校长”这一角色,帮助这类疾病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使其能够融入这个社会,实现他们的梦想,它就是——儿童康复保健科。

附院儿童保健康复科作为百色市唯一一家“国家‘七彩梦’贫困脑瘫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定点机构”,旨在为贫困脑瘫儿童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提高儿童的运动功能、生活自理、社会适应和学习能力;培训儿童家长,帮助家长掌握康复的基本原则、目标、途径和方法,树立全面康复理念,坚定信心,坚持训练,成为促进孩子发展的重要力量。

(国家“七彩梦”贫困脑瘫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定点机构挂牌仪式)

(医护人员在“六一”节给小朋友送上精美小蛋糕)

据了解,脑性瘫痪是一组持续性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

引起脑瘫的形成的高危因素,可分为出生前的和出生后的:

?出生前引起脑瘫的高危因素:①早产,②过期分娩,③臀位产,④低出生体质量,⑤剖宫产及各种难产,⑥多胎,⑦脐带绕颈,⑧羊水污染,⑨窒息,⑩遗传因素等。

?出生后引起脑瘫的高危因素:①癫痫,②缺氧缺血性脑病,③黄疸迁延不愈或核黄疸,④新生儿期患肺炎、贫血等疾患,⑤颅内出血等。

孩子在胎儿时期和婴儿时期的大脑发育最为旺盛,而在这段时间里是最容易受到损伤的,同时也是治疗的“黄金时期”。所以“早发现,早治疗”是必须落实的一个方针。因此,越早发现孩子的问题,治疗的成效就越高!

因此,附院儿童保健康复科凌赛泳医生在这里给大家讲述了一些患儿的早起表现,以便于监护人能够及时发现,并把孩子送去检查、治疗,减少悲剧的发生。

脑瘫患儿早期的表现

?固定姿势:小儿在出生后十分安静,哭声微弱或持续哭闹。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在生后一个月就可见到。

?哺乳困难:小儿在出生后不会吸吮,吸吮无力或拒乳,吸吮后疲乏无力,经常出现呛咳、吐奶现象,嘴不能很好闭合,体重增加不良。

?身体发硬:这是肌张力高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可诊断为脑瘫。

?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则可诊断为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

?不笑:如果小儿2个月不能微笑、4个月不能大声笑,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反应迟钝及叫名无反应: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一般认为4个月时反应迟钝,6个月时叫名无反应,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当家人们发现自己的孩子有上述状况的话,要及时医院进行检查,以免错过了治疗的“黄金时期”。

附院儿童康复保健科作为百色市唯一一家“国家‘七彩梦’贫困脑瘫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定点机构”,它拥有着相对完善的康复治疗体系,能够在脑损伤的时期进行修复治疗,减少脑瘫发生的几率、减轻脑瘫的程度。在已经确定已经发生脑瘫之后,儿童保健康复科会针对患者的状况来减轻患者残疾的程度,实现功能上的恢复。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能够提高,使之融入社会。

下面将给大家带来附院儿童保健康复科的部分康复治疗技术的相关知识简介:

仪器设备:扶梯、OT桌、踏步器、站立架、小脑电刺激仪、痉挛机、肌兴奋仪、吞咽机、经颅磁等众多理疗仪。

检查设备:儿童智力评估仪、新生儿听力、听性脑干筛查和儿童视力筛查等。

运动疗法又称医疗体育,简称PT运动疗法,是指利用器械、徒手或患者自身力量,通过某些运动方式(主动或被动运动等),使患者获得全身或局部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恢复的训练方法。康复医学所要解决的最常见问题是运动功能障碍,因此运动疗法已成为康复治疗的核心治疗手段,属于物理疗法(physicaltherapy,PT)两大组成部分之一(另一组成部分为物理因子疗法)。

运动疗法是促使小儿脑性瘫痪康复的重要手段之一。

感觉统合(SensoryIntegration,简称SI)

感觉统合是指脑对个体从视、听、触、嗅、前庭等不同感觉通路输入的感觉信息进行选择、解释、联系和统一的神经心理过程,是个体进行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础。

感觉统合训练就是要用耐心培养孩子的兴趣,建立孩子的自信心;要让孩子在感觉统合训练游戏中感到快乐,自动自发才有效;感觉统合训练因人而异,让孩子每天都有多样的感觉刺激。

语言治疗(简称ST)

语言治疗是对儿童进行构音器官灵活度、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行为能力的综合矫治,通过口部按摩刺激、视听反馈训练和认知功能训练相结合对言语语言功能障碍者进行训练的一种特殊疗法。

数码听觉统合

听觉统合训练由法国医师G.Berard发明,是通过让受训者聆听经过调制的数码听觉统合训练仪音乐来矫正听觉系统对声音处理失调的现象,并刺激脑部活动,从而达到改善语言障碍、交往障碍、情绪失调和行为紊乱的目的。听觉统合治疗并不是用一般音响去听音乐,而是用数码听觉统合训练仪去进行治疗。这种训练方法在国外已经运用多年,对孤独症患儿的治疗具有良好效果。

作业治疗(occupationaltherapy,简称OT)

作业治疗是应用有目的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对身体、精神、发育有功能障碍或残疾以致不同程度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职业劳动能力的患者进行训练,使其生活、学习、劳动能力得以恢复,改善和增强,帮助其重返社会的一种治疗方法。脑瘫的作业治疗是在一定的环境下,以感觉、运动、认知和心理技巧为基础,针对患儿在自理、游戏,上学三个方面的功能表现进行训练,以解决生活、学习、及社交中所遇到的困难,取得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和适应性。

引导式教育疗法(conlctiveeducation,CE)又称Peto法

引导式教育疗法是国际公认的治疗小儿脑瘫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显著特点是最大限度地引导调动患儿自主运动的潜力,以娱乐性和节律性意向激发患儿的兴趣及参与意识。通过引导员不断地给予科学的诱导技巧、意识供给或口令,让患儿主动地进行训练,与科学的被动训练相结合,大大地提高了康复效果;同时将运动、语言、理解、智力开发、社会交往和行为矫正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全面的康复训练,使患儿在德、智、体、个性气质培养和行为塑造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康复和发展。

孩子是一个家庭联系的枢纽,儿童保健康复科这些年来不断的发展,不断的进步,为孩子创造一片美好的蓝天。

科室地点:右医门诊楼4楼

咨询

诚邀!

右医院家健康,服务于以百色为中心辐射桂滇黔三省的广大老百姓,是您的掌上医生。这里有您最想知道的医疗常识、养生知识,还有感人的医护故事等。

转载注明  http://www.pbczw.com/jbcs/11622.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脑干出血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