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新闻神针传奇记淮南东方总院康
神针传奇
——记淮南东方总院康复科
治疗区李斌的故事
◆◆◆
淮南东方总院有位“神针李”,他的名字叫李斌。
淮南东方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区李斌有个绰号叫“神针李”。这不是患者幽默他,而是患者尊崇他,敬重他,感恩他……
年12月24日上午9时许,东方总院新生儿科的科主任任彩云和护士长廖红光两位一同来到李斌的工作室,代表他们的亲戚特意来感谢李斌医生的,事情是这样的——
任彩云主任的一位至亲突然脖子疼,不能动弹,医院做了核磁共振,发现了问题,说要做大手术,这位亲戚怀疑。这位亲戚医院,医院也同样做了磁共振,大夫说得更玄乎,医院手术。任彩云闻讯后把这位亲戚介绍给李斌医生,李斌目测这位病人身体条件很棒,像个运动员,不过四十岁左右。李斌医生叙家常似的问道,“平时有什么爱好?”那位亲戚回答说“打篮球。”李医生问:脖子有没有扭伤过?这一问,那亲戚回忆到,前些日子打篮球时被人碰过,头和脖子向后仰的很厉害,疼的也很厉害。弄清原因后,李斌医生在脖子的损伤处,采用梅花针放血和针刺方法,只治疗了三次就彻底的解决问题,避免了一次去上海做大手术的麻烦事。你想任彩云主任的那位亲戚能不感谢李医生吗?!
在李斌医生的工作室里,墙壁上挂满了锦旗。其中有一位何女士赠送的锦旗上,这样写道:针灸神针医百病,医德双馨传四方。一位叫沈树军的患者送来锦旗上,对李斌医生的评价是:三根神针针穴疗法,一双妙手手到病除。王世兰、王世萍、王世琴是三姐妹,三位姐妹身上都有顽疾,求医无效十多年。结果,三姐妹的顽疾,一个接着一个,先后都是李斌用“神针”治好了三姐妹的顽疾,因此三姐妹赠言是:神针回春治顽疾,感谢恩师“神针李”……
李斌医生淡泊名利,追求奉献,低调做人,他说有些病短时间内可以治愈,但很多病是要长时间,一针见效被称为神针,只能治疗一些急性扭伤之类的疾病。
周英女士和丈夫何先生双双退休不久,他们本想携手共享退休生活,也打算出去旅游散散心,但天有不测风云,周老师突发脑干出血,经东方总院抢救脱离生命危险,后转入康复科进行康复。李斌医生接诊了周老师,初见周老师时,她右侧肢体偏瘫,情绪低落,哭哭啼啼,排斥治疗,给治疗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李斌医生耐心的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告知康复的重要性,以及可能会有很好的康复效果,并积极与运动康复治疗师沟通,不定期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评定。李斌医生采用头针和电针,对患者进行针灸刺激,分别针刺患者头部运动区和感觉区,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神经的传导功能和调节神经肌肉兴奋剂的作用,用电针刺激偏瘫肢体可以不断改善患肢的机力,为后期进行的主动运动功能恢复创造可能。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周老师可以以积极的心态去配合治疗,更可喜的是,她患肢肌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轮椅和床之间的运动转移过程中,上下肢都可以有意识去做一些支撑。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对医生和治疗师都是很大的鼓舞,医护人员热情周到的医疗服务,深得患者及家属的好评,让患者及家属深深感受到这种深厚的东方情怀。
彭老先生刚退休在家,他喜欢出去锻炼,不慎扭伤,腰部疼痛难忍。家人用平板床推入治疗室。李斌医生接诊后发现患者表情痛苦,双手扶着腰部,不能活动。经细心检查后发现患者腰部第三腰椎横突位置肌肉肿胀,触痛剧烈,活动受限。李医生先用针灸刺激,留针15分钟,疼痛部位局部皮肤消毒后,用三菱针穴位放血,出血量约40毫升,去罐消毒后,要求患者自行下床。在众人怀疑的眼神中,彭老先生缓慢下床,轻轻扭动腰部,发现活动度增加、疼痛明显缓解,在家人的搀扶下走出治疗室,赢得周围病友的一片赞叹声。后续经过三天巩固治疗后,彭老先生已经能活动自如了。感激之余,彭老先生亲自书写了“对症下针,对人负责”的牌匾赠予李医生。
李斌医生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医院集团这艘“医疗航母”。曾师从北京医院康复科主任付国兵教授和针灸教研室主任黄延军教授;医院师从全国著名针灸大师孙华教授等专家学者。年以来,李斌医生结合工作实践,撰写了三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的医学专著《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有《耳尖放血结合针刺治疗偏头疼》,《舌针配合言语训练治疗中风失语症》,《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面瘫》等。近五年来治愈的面瘫患者已有七百人,最小的十二岁,年龄最长的八十多岁。
长按- 上一篇文章: 高血压脑出血多学科诊治指南版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