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课堂脑干损伤后头晕行走不稳改善平衡
时间:2020-12-7来源:疾病病因 作者:佚名 点击:次
脑干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损伤,约有10%~20%的重型颅脑损伤伴有脑干损伤。脑干包括中脑、脑桥和延髓,位于脑的中轴底部,背侧与大、小脑相连,腹侧为骨性颅底,恰似蜗牛趴在斜坡上。脑干损伤常分为两种:原发性脑干损伤,外界暴力直接作用下造成的脑干损伤;继发性脑干损伤继发于其他严重的脑损伤之后,因脑疝或脑水肿而引起脑干损伤。重症脑干损伤疗效甚差,其死亡率几乎占颅脑损伤死亡率的三分之一,若延髓平面受创,则救治希望甚微。一例例脑干出血,脑干梗死恢复期患者因头晕,行走不稳前来咨询,会诊和治疗。这类患者主要的后遗症表现为全身瘫痪,口眼歪斜,姿势及肢体控制能力较差等。而其中,平衡功能障碍是脑干损伤患者最迫切得到改善的问题,同时也是治疗师临床治疗中感觉棘手的问题。下面查阅资料,整理和收集了一些训练中常用的平衡训练及躯干控制训练方法,希望对脑干损伤患者有所帮助。也为神经内科医生和康复科医生提供一种治疗方法。大多数脑干损伤患者存在功能障碍如下:腰背肌肌力差,躯干控制差,下肢耐力差,立位平衡差。针对这些功能障碍,训练方案如下:1、动态桥式训练2、侧方躯干摆动训练3.伸膝仰卧起坐训练4.四点跪位训练5.两点跪位训练6.爬行训练7.坐站转移训练8、立位下躯干摆动训练脑干损伤的治疗昏迷时程较长的重度原发脑干伤,要尽早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及亚低温治疗。对于轻度脑干损伤的患者,可按脑挫裂伤治疗,部分患者可获得良好疗效,而对于重者,其死亡率很高,所以救治工作应仔细认真,要有长期的打算,且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密切注意防治各种并发症。1.保护中枢神经系统,酌情采用冬眠疗法,降低脑代谢;积极抗脑水肿;使用激素及神经营养药物。2.全身支持疗法,维持营养,预防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3.积极预防和处理并发症,最常见的是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和压疮。加强护理,严密观察,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对于意识障碍严重、呼吸功能紊乱的患者,早期实施气管切开至为必要,但气管切开后应加强护理,减少感染机会4.对于继发性脑干损伤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去除病因。若拖延过久,则疗效不佳。5.恢复期应着重于脑干功能的改善,可用苏醒药物,高压氧舱治疗,增强机体抵抗力和防治并发症。5.恢复期应着重于脑干功能的改善,可用苏醒药物,高压氧舱治疗,增强机体抵抗力和防治并发症。医院眩晕中心刘老师总结经过上述综合康复训练,脑干损伤患者躯干控制得到有效提高,平衡能力可提升明显。眩晕治疗联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上一篇文章: 提醒铅山人请注意3月17日,22位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