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干燥日干燥综合征的中医治疗及优势
今日「大暑」,一年中最热的一天来了。你是躲在屋里纳凉,还是在外面大汗淋漓~是不是已经热到口干舌燥,欲哭无泪~
今天也是“世界干燥日”,我们请专科医生来聊一聊常见的风湿免疫病——干燥综合征。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体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主要表现就是口、眼干燥,并可累及到肾、肺、神经系统等多器官和系统。
目前干燥综合征没有彻底治愈的方法,一般都采用对症治疗,控制病情进展。中西医治疗干燥综合征各有优劣,今天我们来讲一下中医治疗的特色和优势。
临床实践证明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SS)疗效显著,可使患者的口干、眼干、关节疼痛、便秘、乏力、气短、咳嗽、小便频多、肌肤干燥、舌质及脉象等均较治疗前好转,还能改善患者的睡眠、食欲、情绪、体力等一般状况,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
西医认为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唾液腺和泪腺浸润和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除干燥症状如口干和眼干外,患者还可伴有其他脏器损害,如间质性肺炎、肾小管酸中毒、萎缩性胃炎、肝损害等。
西药主要应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等治疗本病,有时疗效不佳,患者会出现肝肾功能损害等毒副作用,因此,很多患者会转而寻求中医治疗。
SS归属中医学“燥痹、燥证、消渴、燥毒、虚劳”等范畴。中医认识、治疗本病历史悠久,并对本病病机有深度探讨。如《灵枢·百病始生》谓:“其著于输之脉者,闭塞不通,津液不下,孔窍干壅。”
清·喻嘉言在《医门法律》中说:“燥胜则干。夫干之为害,非遽赤地千里也。有干于外而皮肤皱揭者;有干于内而精血枯涸者;有干于津液而荣卫气衰,肉烁而皮着于骨者。随其大经小络,所属上下中外前后,各为病所,燥之所胜;亦云矣。”
现代中医学多认为SS因先天精血不足、阴津亏耗,不能濡润脏腑、四肢百骸;或因情志失调,肝郁化火,火热伤津成燥;也有因反复感受燥邪,或过多服用燥热药物,积热酿毒灼伤津液,化燥而成。治疗多宗“燥者濡之”之旨。
然而,临床发现单纯应用滋阴润燥法疗效不佳。喻嘉言对此早有认识:“凡治燥病,不深达治燥之旨,但用润剂润燥,虽不重伤,亦误时日,只名粗工,所当戒也。”
中医临床一般将燥痹分为阴虚津亏、气阴两虚、阴虚热毒、阴虚血瘀、气不化津等证。临证时多用增液汤、沙参麦冬汤、养阴清肺汤、六味地黄丸、当归补血汤、五苓散、乌梅丸等治疗本病,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通过不同证型适时选用不同方药或单用或组合应用,使三焦,肺、脾、肝、肾(膀胱)等脏腑达到良性协同状态,从而使机体津液的代谢与保持正常,脏腑器官、四肢百骸濡润不燥。待病情稳定时,还可以根据病情配膏方服用。
除中药内服治疗外,中医还应用针刺、艾灸、中药熏洗等治疗本病。并有特色外治法:
1.眼部熏洗
推荐药物:谷精草、菊花、石斛、玄参、金银花等。
具体操作方法:将中药放入容器中,放入ml水,浸泡半小时后煮沸,文火再煎20分钟,澄出药汁,放入小容器内,可以用药汁的蒸汽直接熏蒸患处。同时,可以用取1块约5cm2的方形消毒纱布,浸蘸药汁,放在患处热敷。
2.漱口方:麦门冬、公英、薄荷、生甘草等。上药水煎、去渣,每日漱口3次。
这两种外治法在干燥综合征治疗中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病情缓解,配合中药内服更有优势。
总结:干燥综合征中医归属“燥痹”,临床实践证明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临证时多用增液汤、沙参麦冬汤、养阴清肺汤、六味地黄丸、当归补血汤、五苓散、乌梅丸等治疗本病,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另外,还可用针刺、艾灸、中药熏洗等中医特色疗法治疗。
作者:张晓强
责编:Jeffrey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年轻小伙突然呕吐癫痫,一查竟是这种癌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