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临床救治
医院外一科张建锋医师
几个概念
颅脑损伤是指颅脑在外力的作用下所致的损伤,无论在和平或战争时期都是一类极为常见的损伤性疾病。发生率仅次于四肢损伤居第二位,但由于伤及中枢神经系统,其死亡率和致残率在各类外伤中居第一位。
原发性脑损伤指暴力作用于头部时立即发生的脑损伤。
继发性脑损伤是指受伤一定时间后在原发伤的基础上出现的脑受损病变。
发生机理
外力分为:
直接暴力:(1)加速性损伤(2)减速性损伤(3)挤压性损伤
间接暴力:(1)挥鞭样损伤(2)传递性损伤(3)胸部挤压伤:又称创伤性窒息加速性损伤
加速性损伤
减速性损伤
挤压性损伤
挥鞭样损伤
分类
(1)按解剖部位和层次分类:头皮、颅骨、脑、各类血肿。
(2)按是否与外界相通分类:闭合性和开放性。
(3)按损伤的先后因果分类:原发性(脑震荡、脑挫裂伤、原发性脑干伤、弥漫性轴突损伤)和继发性(血肿、水肿)。
(4)按累及范围分类:局灶性-脑挫伤、垂体柄损伤、颅神经损伤等;弥漫性轴索损伤、弥漫性脑肿胀、缺氧性脑损伤、弥漫性血管损伤。
(5)按伤情轻重分类:
轻型:(指单纯性脑震荡伴有或无颅骨骨折)
1.昏迷0-30分钟。
2.仅有轻度头昏、头痛等自觉症状。
3.神经系统和脑脊液检查无明显改变。
中型:(轻度脑挫裂伤、有或无颅骨骨折及SAH,无脑受压)
1.昏迷在12小时以内。
2.有轻度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3.体温、呼吸、脉搏、血压有轻度改变。
重型:(指广泛颅骨骨折、广泛脑挫裂伤及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
解剖结构分类
头皮损伤:
(1)头皮血肿
(2)头皮裂伤
(3)头皮撕脱伤
颅骨损伤:
(1)颅盖骨折
(2)颅底骨折(前中后颅窝)
脑损伤:
(1)原发性:脑震荡、脑挫裂伤
(2)继发性:硬脑膜外、下血肿,脑内血肿
治疗方法
(1)非手术治疗:
一般处理---观察,对症,呼吸道,体位,血气,电解质,营养;亚低温冬眠---高热、躁动、抽搐者宜行;降颅内压;神经营养。
(2)手术治疗:
大多不需手术,有脑疝、持续颅内压高、伴血肿者应及时手术-内、外减压术;有脑积水者行分流术。
供稿:医院神经外一科
赞赏
- 上一篇文章: 希望通过大家的帮助能让家里的顶梁柱站起来
- 下一篇文章: 护理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