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治疗护理常规,你懂得

时间:2018-11-28来源:推荐医院 作者:佚名 点击:

????????

为了更加“懂您”,请参与我们调查!

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

机械通气是用人工方法或机械装置的通气代替、控制或辅助病人呼吸,已达到增加通气量、改善气体交换、减轻呼吸功消耗、维持呼吸功能等为目的的一系列措施。

1.维持代谢所需的肺泡通气这是治疗的基本目的

2.纠正低氧血症和改善氧运输

3.减少呼吸功

1.评估病人年龄、体重。

2.评估病人病情及自主呼吸情况,掌握带机指征。

3.评估病人呼吸循环等器官功能。

4.评估病人既往病史,有无机械通气的禁忌症。

1.使用呼吸机前应检查各部件性能及运转情况是否良好,确认无异常及呼吸参数适当后,方能与病人的人工气道连接。

2.观察呼吸机运转情况,正确设置报警,监测气道压、潮气量、分钟通气量等指标,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监测治疗效果,观察病人神志、呼吸、心率、心律、血压、血氧饱和度及血气分析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4.保持呼吸道通畅,病情允许每2小时翻身、拍背一次,必要时吸痰,注意掌握吸痰技术,观察痰液的颜色、量及性状。及时添加湿化灌内的灭菌注射用水。

5.严格执行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呼吸回路每周更换一次,管道污染时随时更换。保持积水瓶处于呼吸回路的最低点并及时倾倒积水,以防积水流入气道发生呛咳和肺部感染。

6.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预防导管堵塞、脱出等并发症。

7.患者撤机后呼吸机擦拭消毒、检测备用,非一次性呼吸回路及湿化罐应严格清洗、消毒,一次性呼吸回路不得重复使用。

无创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

无创面﹑鼻罩机械通气技术具有操作简便﹑迅速,能有效地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并能避免或减少应器官插管﹑器官切开等带来的诸多问题,目前广泛用于早期呼吸衰竭和COPD患者,降低死亡率,使患者和家属更易接受。

1.观察呼吸机运转是否正常。

2.观察机械通气效果,监测呼吸频率及幅度、血压、心率、心律、SPO2、血气分析等指标。

3.观察患者有无面部压伤、胃肠胀气、刺激性结膜炎、窒息等并发症。

4.评估患者合拍及咳痰能力,观察痰液的颜色、量及性状。

1.取半卧位或坐位,头稍后仰。

2.观察呼吸机运转是否正常,监测通气效果。

3.妥善固定面罩,检查面罩与患者面部是否紧贴密闭,以达到不漏气为宜。

4.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患者有效排痰。

5.随时检查患者是否有腹胀、胀气,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6.及时清除面罩内分泌物,保持清洁,定时消毒面罩和管道。

7.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是SPO2变化。防止并发症:1)面部压伤;2)肠胀气;3)刺激性结膜炎;4)窒息。

8.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避免糖分过多摄入,对自己进食不能保证足够营养者应留置胃管鼻饲流汁饮食。

9.对病情危重、配合不良、治疗无效的患者,应做好器官插管的抢救准备。

1.指导患者行平静呼吸,注意与呼吸机同步,避免人机对抗。

2.咳嗽、饮水、进食时,可取下面罩,暂改鼻导管吸氧。

3.告知患者使用呼吸机过程中有痰液时,可示意护理人员协助排痰,切忌含在口中发生意外。

4.上机后嘱病人尽量不要讲话,吸气时紧闭双唇,用鼻腔吸气,防止胃肠胀气。

5.进食后,适当休息20~30分钟,防止因进食后立即进行面罩加压呼吸引起呕吐,密切观察和询问患者有无恶心、呕吐的感觉,防止窒息发生。

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

1.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有无活动义齿、呼吸道通畅程度及既往病史。

2.评估负压吸引装置是否处于备用状态,备齐插管用物及急救药物等。

3.观察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双侧呼吸音及胸廓运动情况。

1.保证气管插管的正确位置,每班听诊双肺呼吸音,班班交接插管距门齿距离并记录。

2.妥善固定,防止脱出。

①固定带可使用寸带,松紧度以容一手指为宜,禁忌使用绷带固定。

②清醒合作者,可不放牙垫,但意识不清、牙关紧闭或烦躁不安患者以及婴幼儿均应使用牙垫,避免患者咬紧插管,影响通气,

③必要时使用约束带和镇静剂。

④搬动患者或为患者变换体位时,应将呼吸回路从臂力架取下,严防管路牵拉致使插管脱出。

3.保持呼吸道通畅

①强调必要时吸痰,观察痰液的量、色及性状。

②做好气道湿化,防止痰痂形成堵塞气道。

4.做好气囊的管理。定时检测气囊压力,根据病情使用最小闭合技术或最小漏气技术。

5.加强基础护理,无翻身禁忌每2小时翻身、拍背1次;每日口腔护理2次,若无禁忌每日口鼻咽腔冲洗1次,每日更换固定寸带及胶布2次。

6.呼吸回路每周更换1次。及时倾倒冷凝水。

7.每日两次四肢功能锻炼

8.营养支持:遵医嘱早期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

9.做好心理护理。

1.告知患者或家属气管插管的目的、过程和潜在并发症,取得其合作。

2.嘱患者不要随意变换体位。

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

1.气管切开套管有无移位。

2.切开部位是否感染。

1.体位患者取半卧位,头颈不可过仰或过低,以免套管角度变动过大,压迫损伤气管内壁(内壁黏膜糜烂),防止气管套管同时也移位、贴壁、脱出,造成患者窒息。

2.妥善固定,严防气管切开套管脱出

①用寸带固定好外套管,寸带在颈部的松紧度以容小手指为宜,要系死扣,每班检查套管固定带的松紧度。寸带每日更换两次,如有潮湿随时更换。观察颈后皮肤情况,防止压疮,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②翻身、搬动病人时由专人固定气切套管,严防牵拉致套管脱出。

③床旁备好简易呼吸器等急救设备,掌握气管切开套管意外脱出的应急预案。

3.加强局部护理,防止切口感染

①术后当日密切观察切口渗血量及性质,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切口换药每日至少两次,保持敷料及寸带清洁、干燥,如有渗血、渗液应随时更换。

②每日观察切口有无红肿等感染征象,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4.保持呼吸道通畅强调必要时吸痰,观察痰液的量、色及性状。带内套管者每班清洗消毒内套管一次;使用可冲洗气切套管者,使用球囊式负压引流装置持续声门下吸引,保证吸引有效,以减少VAP发生率。

5.做好气道湿化,防止痰痂形成堵塞气道。

6.做好气囊的管理。每班检测气囊压力一次,根据病情使用最小闭合技术或最小漏气技术。

7.加强基础护理,无翻身禁忌每2小时翻身、拍背1次;每日活动肢体两次;每日口腔护理2次,若无禁忌每日口鼻咽腔冲洗1次。

8.营养支持:遵医嘱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

9.做好心理护理,减轻焦虑情绪。

1.告知患者或家属气管切开的目的、过程和潜在并发症,取得其合作。

2.教会患者与医护人员沟通的方法,如点头、摇头或用手势语言、卡片、写字等。

3.必要时请家属与患者交流,既可以安慰患者又可以增强患者的信心。

石膏固定护理常规

医用石膏是利用其加热、脱水,再遇水分时便可结晶硬化的特性,以达到固定骨折,制动肢体的目的,常用于骨折整复后的固定,畸形矫正,关节损伤及关节脱位复位后的固定等。

1.观察肢体远端的血运、感觉和运动情况。

2.观察石膏处有无渗液、渗血,有无伤口或皮肤感染发生。

3.观察石膏边缘皮肤有无擦伤及刺激现象,受压点及骨突部有无压疮发生

1.执行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2.寒冷季节要注意石膏固定部位的保暖,以免受冷患肢远端肿胀。

3.保持石膏清洁、干燥并防折断,石膏干固后,翻身时采用滚动法,勿对关节处施成角的应力。

4.仔细观察肢体远端的血运、感觉和运动。观察石膏边缘皮肤有无擦伤及刺激现象,受压点及骨突部给予按摩,预防压疮发生。

5.石膏处渗液或渗血,记录其开始时间、速度、范围及色泽,如血迹边界不断扩大,则为继续出血征象;石膏内有腐臭气味或局部压迫症状,警惕有伤口感染;;出现瘙痒时应告之病人不可将任何物品伸入石膏下面抓痒,以免皮肤破损,必要时可滴入乙醇止痒。发现以上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6.胸部、腹部石膏固定后应警惕发生石膏综合征(急性胃扩张症状),一旦发生,应立即剖开石膏,并适当变换体位。

7.石膏拆除后,先用油脂涂抹石膏内皮肤,6~8h后再对皮肤进行清洁处理。这时病人常感不适,关节有僵硬感,多半出现体位性肿胀,甚至皮肤发紫。应指导病人做主动活动,间断地抬高患肢,按摩局部肌肉2~3次/d。

8.指导病人加强未固定部位的功能锻炼及固定部位的肌肉等长舒缩活动,定时翻身,预防废用性骨折疏松、关节僵硬。

牵引护理常规

牵引技术是骨科常用的治疗方法,利用牵引力和反牵引力作用于骨折部,以达到复位或维持复位固定的目的,同时也用于炎症肢体的制动和挛缩畸形肢体的矫正治疗。

1.观察肢端皮肤的颜色、温度、桡动脉或足背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情况,指(趾)活动情况。

2.观察牵引体位、受力大小及方向是否符合要求。

3.观察牵引受压点及骨突处皮肤是否发生压疮,牵引钢针眼处有无感染。

1.执行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2.为保持反牵引,床尾应抬高,一般皮肤牵引抬高10~px,骨牵引抬高20~px,而颅骨牵引则抬高床头。

3.对新牵引的患者,尤其皮肤牵引患者,应随时注意胶布或绷带有无松散或脱落,如有应及时整理,且密切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4.定期做床上擦浴,以保持患者全身的清洁、促进血液循环。冬天注意保暖,可用特制的牵引被盖严躯体。5.为防止感染,可用75%乙醇每日2次点滴针孔处,直至拔除。如局部渗出、结痂,形成一个保护层,可不必去除。另外,为防止牵引针外露部分损伤皮肤或勾破衣被,可用空抗生素药瓶套上(青霉素过敏者,忌用青霉素瓶)。

6.为保持牵引效能,经常检查有无阻挡牵引的情况,并及时矫正。

7.为避免皮炎或皮肤溃疡的发生,可采用一次性皮肤牵引带。

8.预防并发症:

(1)预防压疮:牵引患者由于长期仰卧,骶尾部、足跟等骨突部位易发生压疮,所以应保持床单位的整洁、干燥。护理人员要在晨、晚间护理时,用50%乙醇按摩骨突处,搽涂滑石粉。如要帮助患者改变体位,应保持牵引方向正确。尤其是颈椎骨折,应轴线翻身。

(2)调节饮食,增加营养的摄人,多进水果、蔬菜,增加植物纤维,防止便秘。

(3)预防呼吸、泌尿系统并发症:由于牵引患者经常仰卧,容易引起排痰不畅和排尿不完全、尿渣沉淀,引起坠积性肺炎和泌尿道感染。尤以年老体弱者更易发生。应鼓励患者利用牵引架上拉手抬起上身,以加强深呼吸,促进血循环,并有助于排净膀胱内尿液。

(4)预防垂足畸形(足下垂):膝关节外侧腓骨小头下方有腓总神经通过,胖总神经受伤后,可导致足背神经无力,发生垂足畸形。所以牵引患者应防止被褥等物压于足背,保持踝关节至90度。

8.吊带牵引护理

(1)枕颌牵引:用于颈椎病、颈椎半脱位、颈椎结核等,以牵拉颈椎之用,要求牢固、安全、舒适,务必注意带子不可压迫两耳及头面两侧。(2)骨盆牵引吊带:用于牵拉脊柱,多用于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牵引时,要抬高床尾,以产生反牵引。吊带必须合身。骨盆吊带的压力须作用在骼骨翼上,并保护骨突部位,以防发生压疮。

9.在整个牵引期间,为防止肌肉萎缩与关节僵硬,除固定关节外,凡未限制活动的部位都要进行功能锻炼。

联系我们

如您有问题请通过菜单—微服务—微社区,和大家一起讨论。

如您有文章推荐发表请给我们发邮箱,我们的邮箱是:icuhulizhijia

.







































在北京哪家医院能治好白癜风
北京好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pbczw.com/tjyy/10031.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脑干出血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