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节气养生要防倒春寒
。。雨水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今年2月19日开始,太阳到达黄经度,为雨水节气。此时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雨水之后空气中水分增加,导致气温低,湿气重,而且是寒中有湿。这种湿寒的气候对人体内脏和关节有一定的影响。应注意下列养生事宜:
。。1.勿过早减衣、勿用冷水
。。“燥寒冻肉,湿寒入骨。”由于春气涌动,身体偏热的人从感觉上欲减外衣。体热外泄,湿寒交换于内入骨,易伤骨关节致病。按中国五行学说,水对应肾,肾主骨。雨水时节年老体弱者用冷水洗脸、洗手,湿寒易侵入关节,又无充足的阳气驱寒于外,湿寒滞留于手,指易酸痛,重则变形;湿寒滞留于头,头易疼痛。
。。2.注重调解饮食
。。为了防御雨水节气的湿寒,我们此时可以吃一样专门湿暖下半身,能够给人体下焦的肾系统增加阳气的蔬菜—韭菜。在民间,韭菜有一个别名叫壮阳草,因为安可以补肾阳。肾阳是我们全身阳气的源头,男女老少都需要,韭菜又补肾阳又能通气血,属于蔬菜中的补药,古人把韭菜称为“百菜之王”特别强调“春三月食之、苛疾不昌、筋骨益强”,讲究养生的人,过了清明吃韭菜就慎重了。要注意的是阴虚内热,口舌干燥的人不宜吃韭菜、羊肉等湿热之品,宜多食豆苗,百合等养阴之品。下面向大家推荐一道食疗菜肴:豆苗蘑菇汤。基本材料就是豆苗、口蘑、金针菇等。在事先炖好的鸡汤或高汤(白水亦可)中放两片姜,加入口蘑。水开后,加入金针菇,煮3分钟,再放入豆苗,加少许盐,注意不要盖盖子,水再开后关火,点入香油出锅即可。中医认为,豆苗性凉微寒,具清热作用,春天吃可清热祛火,还助于使皮肤光滑柔软,有利于消除水肿。
。。3.睡眠:养生眠食最重要
。。《黄帝内经》中记载:“人卧血归于肝”,而在春季应“夜卧早起”。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流经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的功能,提高解毒能力,并加快蛋白质、氨基酸、糖、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代谢,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抵御春季多种传染病的侵袭。
。。讲究睡姿,睡时应“卧如弓”,以右侧卧位,睡眠方向以头东脚西为宜。要有静谧的睡眠环境,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床铺舒适,利于进入甜蜜的梦乡。
。。以上是我们对于在雨水之后养生保健方面的一些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益处。下面将以连载的形式继续介绍中医康复科建科以来典型的成功案例及专科技术。
康复日记(接上期)
。。患者王某某经过五天的治疗,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康复组对患者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康复评定,评定结果为患者是脑干出血恢复期:处于深昏迷状态,查体不能合作:双上肢肌力0级,左下肢肌力1级右下肢肌力0级:Brunstorm运动功能恢复期为1期软瘫期:日常生活能力评定为0分。康复组医生们给患者制定了初步的诊疗计划,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良肢位摆放,避免康复后期出现肢体痉挛模式,每日一次针灸疗法为患者促醒,开始的头三天患者针刺没有任何的感觉,第四天当针刺到水沟穴时患者明显出现了头部的躲闪,患者家属很兴奋,大家终于看到了康复成功的希望。我们给患者每日进行中频脉冲电治疗加空气压力波有效防止了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一个患者康复的成功不仅仅是依靠医生、护士、康复团队的密切合作,也离不开患者家属和护工的支持。在护士长的指导和督促下,患者家属严格按照每两小时一次给患者进行翻身和扣背,病房的走廊里经常传出啪啪的扣背声。经过大家的合作努力,在康复期的第11天患者终于睁开了眼睛,并且一天睁眼时间达到了3小时,双上肢肌力也由原来的0级达到了1级,左下肢肌力为2级,右下肢肌力1级。虽然患者睁眼有些缓慢还不能说话,精神状态也欠佳,但是有进展就足以证明我们的康复方向是正确的,方法是有效的,全科人员都盼望患者早日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惊喜。(未完待续)
赞赏
- 上一篇文章: 钠钾代谢紊乱,性命攸关
- 下一篇文章: 代祷愿我们的祈祷如香陈列在祂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