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常脑损伤的MRI诊断

时间:2022-1-22来源:推荐医院 作者:佚名 点击:

内容:

1.概述;

2.影像检查?法;

3.新??正常颅脑MRI表现;

4.新?儿常见脑损伤:

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②低血糖脑损伤;

③核黄疸;

1.概述:围产期窒息缺氧所致的脑组织损伤,

机制:缺氧-酸中毒(血管通透性增高、再灌注-渗出及出?)

和低?压-血管调控能?下降-缺血-水肿-坏死-软化;低?糖、黄疸等。

影像学价值:及时发现病灶、判断病变严重程度及评估预后情况。

2.检查?式:镇静或麻醉、保暖。

常规序列:T1WI、T2WI、DWI

可选序列:MRS、SWI

3.新?儿正常脑MRI表现

脑沟回:早产?脑回宽大,脑沟浅少,34W时大部分次级脑沟形成;

脑外间隙:较宽?大,部分存在第5、6脑室;

?发基质:在脑室周围,生发基质35w左右消失;

灰白质:灰质薄、白质因含水多呈T1WI低、T2WI高信号,部分脑白质因为髓鞘化而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

生发基质:在室管膜的深部发育,其内含有疏松排列的增殖细胞,可以衍化为?层和基底节内的神经和胶质细胞。该区域有大量不成熟的毛细?管?,所以血流灌注丰富,但因其静脉管壁薄且不规则,这些?血管?在原始基质的外周发育得最好,?越靠近中央则发育的越差,是早产?颅内血肿最易发生的位置。

发育过程:在怀孕??早期,生发基质形成了脑室系统的壁。在??3月以后开始退化,首先从第三脑室周边开始,然后是颞?和枕角及三角区。??24周,?发基质只残留于尾状核头,稍为延伸?尾状核体部。??32周,这些细胞移?到?脑?层。这种退变?直持续到40周,大部分未成熟的血管网改造为成熟的血管形态。

新生儿正常颅脑MRI表现

4.新生儿常见脑损伤

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

早产?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新?(?月)?缺氧缺?性脑损伤

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主要发生部位:脑室旁

分?岭位置位于侧脑室周围,该区域为?管终末段供血;

胎龄越?,动脉发育越差,分?越少;

脑组织发育不成熟,少突胶质细胞前体对缺氧缺血敏感;

病理改变:

?发基质出血、脑室旁及脑室内出血(PVH)、脑室旁白质软化(PVL)

MRI、CT表现:

?脑室旁?发基质出血(室管膜下)

?脑室内出?

?脑室扩张?脑室旁?质软化

?脑梗死

生发基质出血:

级:脑室旁?发基质?(侧脑室体部室管膜下),脑室?出血。

级:出?破入脑室,但不伴脑室扩张。

级:侧脑室室管膜下出血破?脑室伴脑室扩张;

级:合并周围脑实质出?或出血性梗塞(PVHI);

前两级预后良好,后两级预后较差。

脑室旁?质软化:

?脑?质局灶性坏死:少突胶质细胞前体对缺氧缺血敏感导致水肿坏死,坏死后形成多发小囊腔影;

?部分可以融合成较?的囊,或与侧脑室穿通;最易受累部位为侧脑室三?区视辐射?平及孟?孔??周围白质;

新?(?月)?缺氧缺?性脑损伤

定义:?月?急性缺氧?不是慢性缺氧;

轻中度缺氧缺?时:血流主要供应基底节、丘脑、脑干、小脑等部位,?大脑的灌注下降;此时主要发?于?状旁区、皮层及皮层下白质。

重度缺氧缺血时:基底节、丘脑代谢旺盛区最易受累;其次是脑干、??马、中央沟附近。

矢状旁区脑损伤

皮层下脑损伤

深部白质脑损伤

基底节丘脑区脑损伤

②低血糖脑损伤

定义:新??期血糖降低所导致脑实质损伤;

低血糖-神经细胞能量代谢障碍-脑?肿;

发生部位:枕叶或颞叶后部最先受累(可能与该区葡萄糖代谢旺盛有关)

MRI表现:枕叶或颞叶后部脑?肿,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DWI呈明显?信号,T1WI高信号时提示预后不好,

可有软化、萎缩改变;

DWI信号早于T1、T2;

③核黄疸

定义:?胆红素血症时,游离胆红素在脑部过度沉积导致神经细胞损伤,易累及基底节区(苍?球和下丘脑)。

MRI表现:双侧苍白球对称性T1WI?信号,该征象假阳性率较高,

因为生理性黄疸也可引起T1WI高信号。

3-6个?后T2WI或T2FLAIR呈?信号,提示预后不良(为后遗症改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pbczw.com/tjyy/13773.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脑干出血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