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疏口服液对脑出血大鼠血肿体积的影响及
摘自:《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年7月第12卷第7期
作者:艾鑫,刘翠
作者简介:艾鑫,主治医师,医院;刘翠,医院
目的研究脑血疏口服液对脑出血(ICH)大鼠血肿体积的影响,探讨其对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只SD大鼠随机分为ICH对照组、ICH干预组和假手术组;ICH对照组、ICH干预组再随机分为1d、2d、4d、5d、7d和14d组6个亚组。采用注射IV型胶原酶建立ICH模型,造模后依照LongaFZ五级评分法对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后于相应时间点处死大鼠,根据多田公式测量血肿体积,电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结构改变。结果ICH模型建立后所有动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ICH对照组动物症状明显重于ICH干预组。ICH干预组不同时间点血肿体积均显著小于ICH对照组,且脑组织结构明显改善。结论大鼠脑出血后应用脑血疏口服液能明显促进血肿吸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和脑组织结构,提高治疗效果。
脑出血(ICH)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仍无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因此现阶段对ICH的研究仍然是国内外众多学者关心的热点。脑血疏口服液(国药准字,国家中药保护品种)是根据“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中医气血理论及长期临床经验研制的中药(2类)新药,具有益气、活血、化瘀之功效。本实验拟观察在ICH后早期应用脑血疏口服液,能否减少血肿体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和脑组织结构,为ICH的治疗和预后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
1材料与方法
1.1动物分组
清洁级Sprague-Dawley(SD)大鼠只,雄性,体质量g-g,由西安交通大学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SCXK(陕)7-.随机分为3组:①ICH对照组,按ICH后不同时间点分为6个亚组:1d、2d、4d、5d、7d和14d,每个亚组10只大鼠;②ICH干预组:按ICH后不同时间点分为6个亚组:ICH对照组,按ICH后不同时间点分为6个亚组:1d、2d、4d、5d、7d和14d,每个亚组10只大鼠;③假手术组:共10只大鼠,以手术后4d为总体对照时点。
1.2动物模型的建立
采用IV型胶原酶建立ICH模型,大鼠术前8h禁饮食,10%水合氯醛麻醉(mg/kg,腹腔注射),俯卧位固定于动物头颅立体定向仪上,头皮纵行剪开,取前囟为原点,向右3mm,向后1mm,深度5mm为注射点(尾状核),磨钻磨开颅骨,进针后缓慢注射Ⅳ型胶原酶、肝素和生理盐水混合溶液1ml,留针10min,缓慢退针,骨蜡封闭颅骨钻孔,缝合头皮。术中注意大鼠呼吸情况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大鼠体温控制在(36.5-37.5)℃,术毕动物送入有空调的动物房饲养,自由饮食。假手术组按上述方法造模,但进针后不注射,留针10min,缓慢退针。ICH干预组按上述方法造模后每8h灌服脑血疏口服液1ml/kg,ICH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只灌服生理盐水,余同ICH干预组。
1.3相关指标测定及方法
造模后在相应时间点用10%水合氯醛深度麻醉,开胸暴露心脏,左心室插管至主动脉根部,右心耳剪一小口作出口。4%多聚甲醛ml快速灌注,此后稍减慢灌注速度继续固定,灌注约30min至动物四肢变硬,断头取脑,置于4℃的4%多聚甲醛中固定24h,后将大鼠大脑固定于震荡切片机,以微量注射器针道为中心行冠状位连续切片,层厚μm,用于血肿体积测量和脑组织结构观察。
1.3.1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依照LongaFZ五级评分法,对造模后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
1.3.2大鼠血肿形态观察与体积测量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大脑切片并拍照。应用图像分析管理系统测量血肿体积,计算公式:血肿体积(mm3)=切面出血面积总和(mm2)×切面厚度(0.5mm)。
1.3.3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观察 按电镜常规做超薄切片,使用醋酸双氧铀对切片进行染色,并用柠檬酸铅对切片进行复染,电镜观察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
1.3.4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SPSS13.0分析,组间比较采用两因素方差分析。
2结果
2.1大鼠神经行为学观察与评分
麻醉后(30-90)min实验动物清醒,ICH对照组和ICH干预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左侧肢体偏瘫,爬行时向左侧划圈,但ICH对照组和ICH干预组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系药物麻醉和手术创伤所致。从12h开始,评分趋于稳定可信,依照Longa评分法,假手术组动物清醒后至处死前未见明显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和体征;而ICH对照组和ICH干预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精神萎靡、反应迟钝、追尾现象、爬行困难、前爪抓力下降、后肢向后移位等。ICH对照组和ICH干预组在各时间点神经行为学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大鼠血肿形态观察与体积测量
ICH对照组和ICH干预组大鼠中,均可见右侧尾状核区存在圆形或类圆形的血肿形成,并伴有血肿周围脑组织肿胀,脑室受压,中线移位等表现。假手术组大鼠除轻微的针道损伤外,尚未见血肿形成。ICH对照组和ICH干预组在各时间点血肿体积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观察
ICH对照组造模后1d即出现明显的脑组织超微结构改变,表现为微血管壁崩溃破裂,基膜基本消失,管周水肿明显,神经元细胞核形态不规则,表面有明显切迹,核膜节段性模糊不清,核内染色质中度凝聚,线粒体肿胀,中空,嵴稀疏、断裂、减少或丧失,胞浆有局部空化区域。2d时超微结构改变进一步加重,4d后脑组织超微结构改变逐渐改善,14d时超微结构改变最轻。ICH干预组造模后1d较同期ICH对照组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有较明显改善,2d时ICH干预组与同期ICH对照组对比有较好治疗效果,4d后ICH干预组较同期ICH对照组脑组织超微结构有进一步改善,14d时ICH干预组与同期ICH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但仍未能恢复如正常组的超微结构状态。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病,约占急性脑血管病的30%,是急性脑血管病中病死率最高的疾病,幸存的患者多遗留残疾。高血压脑出血的病理机制主要包括血肿的占位效应、血肿分解产物和脑组织损害释放出的血管活性物质等所致的继发性脑水肿、颅内高压、血肿压迫导致周围组织的微循环障碍及凝血纤溶系统的改变等。临床症状取决于脑出血量、出血部位、年龄及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的脑组织常会出现血脑屏障破坏、脑水肿、局部脑血流量下降、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损伤及炎症反应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凝血酶是引起这些病理生理变化的关键性物质。新近研究显示,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恶化最主要的原因是脑水肿,脑出血后的血凝块所释放的凝血酶是引起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关键因素。内科治疗方面,目前多以对症支持为主,尚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手段。如何能使出血尽快吸收,使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得到最大程度高血压脑出血的病理机制主要包括血肿的占位效应、血肿分解产物和脑组织损害释放出的血管活性物质等所致的继发性脑水肿、颅内高压、血肿压迫导致周围组织的微循环障碍及凝血纤溶系统的改变等。临床症状取决于脑出血量、出血部位、年龄及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的脑组织常会出现血脑屏障破坏、脑水肿、局部脑血流量下降、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损伤及炎症反应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凝血酶是引起这些病理生理变化的关键性物质。新近研究显示,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恶化最主要的原因是脑水肿,脑出血后的血凝块所释放的凝血酶是引起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关键因素。内科治疗方面,目前多以对症支持为主,尚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手段。如何能使出血尽快吸收,使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是摆在神经科医师面前的课题。
脑血疏口服液由黄芪、水蛭、石菖蒲、牛膝、牡丹皮、大黄、川芎组成,具有益气、活血、化瘀等功效。由于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破裂而引起血管内外瘀血,出血量越大,瘀血程度也越重。活血化瘀有降低颅内压、促进血肿吸收、苏醒神志和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同时可以改善微循环,使侧支循环开放,毛细血管增加,出血部位周围的血管压力下降,有利于防止再出血。
脑血疏口服液方剂中主要成分黄芪、水蛭。黄芪含有黄芪皂苷、黄酮、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益气活血,抗脂质过氧化和消除氧自由基,扩张冠状动脉血管,增加血流量,防止血栓形成,增强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组方重用黄芪旨在补气升阳,达到气行则血行之功效。
水蛭主要含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和水蛭素。其含有的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凝、抗血栓、抗炎、抗肿瘤、抗纤维化、脑保护等多种药理药效作用。抗凝是水蛭活性组分的主要作用,有研究通过体内外抗凝血指标测定,证实水蛭中的抗凝血活性组分及作用。认为其提取物所含的游离氨基酸可能是其抗凝血作用的有效成分。活性组分作用于凝血过程,抑制凝血酶及纤维蛋白溶酶,从而阻断凝血反应的进行,达到抗凝作用。还有研究认为水蛭提取液促进实验性脑内血肿吸收的可能机制与局部纤溶活性增高及血肿周围组织热体克蛋白70与转移生长因子-1表达增强有关。研究证实脑出血后脑血肿释放的大量凝血酶在继发性脑损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水蛭活性组分所含有的凝血酶抑制成分可能具有阻止凝血酶诱发的脑水肿形成的作用。
脑血疏口服液可明显改善急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损害,这可能是脑血疏口服液促进神经功能修复的机制之一。水蛭对实验性脑出血后病理学改变的影响及治疗作用的研究表明,水蛭治疗组动物神经功能障碍恢复加快,血T3、T4、泌乳素、生长素异常恢复加快,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异常减轻;组织病理学提示脑水肿减轻,神经元缺血坏死减少,新生毛细血管、吞噬细胞及星形细胞数明显增加,胶质纤维产生增多;大剂量治疗组作用最明显,水蛭对大鼠脑出血急性期有明显治疗作用,且呈量效关系,认为促进毛细血管和胶质细胞增生并增强其功能是治疗作用的机制之一,从而可能有利于血肿的清除。
脑血疏口服液方有益气活血化瘀的作用,可改善脑供血供氧和脑微循环障碍,增强巨噬细胞的功能,促进脑内血肿吸收,有利于脑组织的修复和神经功能的恢复,该药似可作为治疗脑出血的首选药物。
近年来中医治疗脑缺血的单方和复方制剂较多,但对治疗脑出血的复方制剂较少。脑血疏口服液治疗脑出血为国内首创,该组方突破了传统的治疗脑出血用止血药的观点,既符合中医理论又符合现代医学研究的特点。基础研究表明该药具有促进脑内血肿吸收(红细胞溶解、“格子”细胞吞噬功能的增强和出血灶机化修复),减轻脑水肿,降低脑组织丙二醛含量,提高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起到抗自由基损伤的作用,并可减轻血肿周围的水肿及缺血,改善脑微循环障碍,有利于神经细胞及其功能的恢复。该药疗效确切,安全无毒副反应,为脑出血的非手术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为中医药治疗脑出血的理论添加了新的内容。
哪的白癜风医院最好北京白癜风价钱- 上一篇文章: 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
- 下一篇文章: 哪些因素会导致中老年人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