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新版外科护理常规24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是指锁骨下动脉起始段狭窄或闭塞,引起椎动脉血液逆流进入锁骨下动脉,造成脑缺血,同时合并有椎一基底动脉灌注不足的现象。
锁骨下动脉窃血图
一、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遭医嘱完善各项辅助检查。胸片、心电图、肺功能以及凝血功能。
2.协助患者完成动脉造影检查,利于明确诊断及制订手术方案。
3.给予生活帮助,防止外伤发生,加强生活护理。
4.注意患者安全,告知患者不要剧烈的转动头部及活动,安排专人陪伴以防发生一过性脑缺血,出现头晕、眼前黑朦等现象,发生跌倒等意外;患侧肢体避免提携重物等。
5.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安慰患者,讲解手术的方法及意义,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6.完善术前准备备皮、配血,指导患者禁食等,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以利于手术顺利完成。
(二)术后护理
1.按外科术后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给予心电、血压、血氧监测。
3.观察患者神志及肢体活动情况,询问患者有无头晕等症状,观察患者双上肢感觉、活动是否正常。
4.出现烦躁、头疼等脑组织灌注异常时遵医嘱应用甘露醇等脱水降颅内压治疗,预防过度脑灌注综合征的发生,并做好保护措施,防止外伤发生。
5.监测血压变化,观察患者患肢血压较术前的变化以防术后高血压或低血压的发生。发生高血压时遵医嘱应用降压药物。
6.术后及时观察患侧肢体的桡动脉搏动,监测患肢力量是否较术前有所好转。
7.术后给予抗凝治疗,防止出血。
8.密切监测和及早发现各种感染征象,如体温、白细胞计数升高等。
9.疼痛的护理如果出现伤口疼痛等,遵医嘱应用止痛药物止痛。
10.介入治疗者(放支架)术后穿刺肢体伸直位,伤口加压包扎或压沙袋包扎约12小时,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情况,发现渗血立即通知医师给予止血处理。
11.介入治疗者(放支架)术后避免颈部过度转动,防止支架移位、变形。
12.手术治疗者应注意呼吸的监测,全麻插管引起呼吸道黏膜损伤,术后担心伤口出血,患者不雒用力咳嗽,呼吸道分泌物不能正常有效排出,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鼓励患者咳嗽、咳痰、翻身叩背、必要时可给予雾化吸人,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13.手术治疗者观察有无声音嘶哑、饮水呛咳、伸舌是否居中,以判断有无喉返/喉上神经和舌下神经损伤。
14.手术治疗者应重点观察伤口、引流、出血情况密切观察患者颈部有无肿胀,呼吸困难,发绀及切口渗出情况。尤其注意颈后,防止出血。观察引流的性质和量,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定时挤压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
(三)健康指导
1.同血管外科健康指导。
2.患肢避免提重物,活动时应循序渐进,逐渐加大活动量。
3.保持穿刺处伤口部位的清洁干燥,防止穿刺处发生伤口感染及假性动脉瘤。一旦出现肿胀、疼痛等异常,应及时就诊。
4.按时应用药物,定期复查。抗凝药物,应注意定时定量。并观察有无皮肤紫癜、牙龈出血、黑便等出血现象。定期监测凝血功能。
5.饮食注意营养,油腻食物会增加血脂引起血管壁硬化,应避免进食。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6.加强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
7.告知烟酒对血管的危害刺激,劝其戒烟、戒酒。
8.术后遵医嘱门诊复查。
二、主要护理问题1.疼痛与手术穿刺处伤口有关。
2.部分自理能力缺陷与动脉插管后加压包扎限制肢体活动有关。
3.血流再灌注损害与大脑长期适应缺血状态有关。
4.周围组织灌注异常与继发肢体血栓形成有关。
(作者:医院护理部)
本文系转载,知护网编辑整理,内容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感谢大家对知护网的信任与支持
赞赏
- 上一篇文章: 哪些疾病可能引起耳聋
- 下一篇文章: 肇事逃逸近日,金寨发生多起疑似肇事逃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