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白领遭扼颈抢劫脑死亡父母最终决定捐
▲图片来自于网络
9月6日,一名24岁上海女白领在浦东周浦遭遇抢劫掐颈,随后一度失联,家属到处寻找,终于有市民找到了奄奄一息的被害人小丁。9月13日,从医院处获悉,医院已经告知小丁家属:小丁已经脑死亡,大脑缺氧时间过长,已经不可逆转,小丁已经没有苏醒的可能了。但是,对于家属来说,他们始终不愿意放弃这个24岁的女儿。父母经过几天的思想斗争后,最终做出艰难决定,捐献器官让女儿的生命延续下去。
“脑死亡”这个医学名词,你知道它意味着什么吗?一起听听上海交通大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傅毅是怎么说的。
“脑死亡”意味着什么?脑死亡不同与一般我们所说的死亡。在医学上,脑死亡的定义是:对于临床上虽有心跳但无自主呼吸,深度昏迷,脑干或脑干以上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地丧失功能,最终必将死亡的病人,称之为脑死亡。傅主任介绍,脑死亡的患者,只要上呼吸机,继续供给营养,一般情况下身体的其他状况还是可以维持的,心脏也会继续跳动。正因为如此,临床上大部分的病人家属基本上都不忍心、不愿轻易放弃救治。傅主任说,其实这主要是中国传统医学一直将“心脏死亡”作为死亡判断标准的原因。心脏死亡是指心跳停止先于呼吸和脑功能的完全停止。但其实心脏的停跳是可逆的,经过复苏抢救还是有生存的可能,但脑死亡是不可逆的,如果脑干发生结构性损伤破坏,那么无论采取何种医疗手段,最终都会发展为心脏死亡,所以现在WHO已经以脑死亡作为死亡标准,越来越多的国家也对脑死亡进行立法。但无论各国立法如何,临床对脑死亡的诊断标准都是极其科学、严谨的,一般医生绝对不会轻易宣判脑死亡,更不会轻易放弃救治。
“脑死亡”是怎么造成的?人脑是由延髓、脑桥、中脑、小脑、间脑和端脑等6个部分组成,延髓、脑桥和中脑合称脑干。人体的呼吸中枢位于脑干,因此脑干功能受损会直接导致呼吸功能停止。而脑死亡又分为原发性脑死亡和继发性脑死亡,原发性脑死亡是由原发性脑疾病或损伤引起;继发性脑死亡是由心、肺等脑外器官的原发性疾病或损伤致脑缺氧或代谢障碍所致。傅主任介绍,脑死亡的基本原因有:脑组织的严重损伤、出血、炎症、肿瘤、脑水肿、脑压迫、脑疝或继发于心肺功能障碍。可以说,脑死亡不需要预防,你也无法预防。
如果有一天被判断为脑死亡,会愿意器官捐赠吗?
这个问题,应该是每个脑死亡病人家属都会遇到被问。傅主任说,临床上家属完全理解并且选择按脑死亡标准停止治疗、捐献器官的真的是少之又少。但其实把自己的器官捐赠给那些等待移植的病人,让脑死亡病人的生命在别人身上得到延续。这难道不是“另一种”生命的意义吗?
专家简介
傅毅主任医师,副教授,神经病学教研室副主任,博士,上海交通大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上海市医学会第二届脑卒中专科分会委员兼秘书、上海市医学会脑卒中专科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基础研究学组副组长、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神经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年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中青年专家、中国卒中学会遗传学分会委员和中国卒中学会新药研发与评价分会委员。擅长各类脑血管病。
专家门诊:周二下午
赞赏
- 上一篇文章: 神经内科100条收藏了
- 下一篇文章: 不得不知肌萎缩侧索硬化鉴别诊断要考虑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