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风采群众信任的好法医
点击上方“蓝色字”可 阳光透过大玻璃窗,在大理石台面上漫溢出耀眼的光斑。一张病理切片被小心翼翼地塞入多功能显微镜。这是一位死者的脑干组织。
顾晓生双眼抵在显微镜目镜上,观察镜头里显现的组织切片,用手调节镜头放大倍数,在显微镜旁的一台电脑屏幕上,清晰地呈现出镜头里的微观世界。
他是检察机关的一名法医,他的职责是通过检验鉴定,用手中的刀和笔还原事实真相,让死者“说话”,让正义在场。
从一个赤脚上学的乡下孩子,走上省检察院法医的岗位;从一名默默工作26年的法医,变成一位例检验鉴定无一差错的全国知名司法鉴定专家;从全国3万名法医中脱颖而出,当选党代表步入人民大会堂听取和审议党代会工作报告,又作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法医顾晓生为这份特殊职业书写了时代传奇。
年10月16日,胡锦涛总书记亲切接见参加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的江苏代表团代表顾晓生
不让一个犯罪分子逍遥法外法医面对的常常是一些伤亡案件,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当一个案件发生后,如果法医不能作出科学公正的鉴定,就可能使受害人死不瞑目,也可能使一方当事人失去人身自由甚至生命,却让真正的犯罪分子逃脱法律惩处。
“不放过一个坏人,也不能冤枉一个好人。”这是顾晓生毕业那年,在同学留言册上写下的话。
作为一名省级检察院的法医,顾晓生接手的案件往往都是一些富有争议的疑难复杂案件,一纸法医鉴定直接关乎法律公正、关系所有当事人的切身利益。为此,顾晓生把追求科学公正作为天大的责任,努力用科学的结论支撑起执法的公正。
年9月,苏北某县的张某在一家桌球室看摊时,与当地人朱某发生争执,后朱某叫来20多人对张某拳打脚踢,致张某当场死亡。这本是一起案情极为简单的案子,医院病理专家作出的鉴定结论是死者心脏病突发猝死。当地检察机关据此作出对朱某不予批准逮捕的决定,公安机关将已被刑拘的犯罪嫌疑人释放。
明明被人当场打倒死亡,却不能将施暴者绳之以法,死者妻子刘冬梅,这个怀孕三个多月的孕妇,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女儿和年迈多病的公婆,四处上访控告,引起了中央有关部门的重视,要求省公安厅会同省检察院对此案重新鉴定。
在三次细致的检验过程中,顾晓生发现了新的疑点,死者下颚上有道两厘米长的裂痕。“脑干是连接大脑小脑和延髓的关键部位,人的生命中枢延髓也在脑干上,当人的面部受到猛烈打击,有可能导致脑干受伤,进而引起死亡。”顾晓生皱起了眉头。
顾晓生认真解剖尸体,进行检验鉴定
死者张某到底有没有脑干损伤?顾晓生发现原来的脑干检验只做了部分鉴定,留下的脑干只剩下一公分左右,这样显然增加了检验的难度。他拿起手里的解剖刀开始了切面,慎重地每隔二毫米切一次,当切到第三个切片时,在延髓中出现了一个芝麻大小的的出血点。脑干出血!脑干被视为神经中枢中的“中枢”,掌管心脏、呼吸的神经细胞一旦受到损伤,就足以致人死命。
结论出来了,死者面部受打击,导致原发性脑干出血死亡。
此时,一直坚强挺着的孕妇刘冬梅,扶着白发苍苍的婆婆,给顾晓生跪下磕头,她们以农村人朴素的情感对顾晓生这位恩人表示感谢。顾晓生连忙把她们扶了起来。
半年后,这起致死案重新立案。死者家属获得赔偿16万元,2名嫌疑人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
类似这样的案件,顾晓生记不清办理了多少。可是,对于涟水县梁岔镇河圩村村民何玉芹来说,她却永远记得是顾晓生为她死去的丈夫讨回了公道。
何玉芹的丈夫遭人殴打死亡,却被告知系心脏病猝死。为了伸冤,何玉芹多次上访,眼泪哭干了,眼睛哭坏了,皮肤吹裂了,鞋子跑烂了,还是伸冤无门。就在快要绝望的时候,她从电视里看到了法医顾晓生秉公办案、伸张正义的报道,于是急忙赶到省检察院上诉。省院指派顾晓生重新鉴定,作出了“死者系胸腰部、头部受到外力作用,促发冠心病发作死亡”的结论,她丈夫的死与遭人殴打有很大关系。
根据顾晓生重新鉴定的结果,打死她丈夫的犯罪嫌疑人受到了法律制裁,并按规定作了民事赔偿。“我们一辈子感谢顾法医!”何玉芹说,“是顾法医让我们老百姓看到了公平正义,相信了司法公正。”
顾晓生在神圣的法律面前,我忠实地履行了一个检察法医的职责,把法律蕴涵的公平正义,变成了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
顾晓生常说,法医的职责就是要作出科学公正的鉴定,尽量还原事实真相,让冤死者瞑目,把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年1月,贵州关岭县发生一起因民警使用枪支致2人死亡的案件,究竟是民警正当防卫致人死亡,还是不当使用枪支造成死亡事件,一时引发网络媒体热议。
受高检院指派,顾晓生参加了该案技术调查组工作。然而,调查工作一开始就受到很大的阻力,专家组内部也产生了意见分歧,几天会检下来,迟迟没有形成鉴定结论。
“连开数枪致两人死亡,无论从证据的客观性、内在关联性和合法性上看,都证明不了开枪有正当理由。”会检讨论陷入僵局时,顾晓生的嗓门突然大了起来,“我们还是按照事实来说话,真相是隐瞒不住的!否则对不起死者,对不起活人,更对不起自己。”话音落下,满场肃然。
顾晓生耐心向当事人家属解释检验鉴定情况并接受咨询
调查工作终于有了实质性进展。经过7天努力,专家组明确了手枪击发时的射击距离、射击方向、案发时涉案民警和两死者的位置关系等事实,同时对本案民警事发后16小时抽血未检出酒精,能否说明案发时涉案民警没有饮酒;对枪套管检出死者郭某DNA分型,能否说明郭某有抢枪的行为等两个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客观科学的论证,纠正了对原有技术认定被害人抢枪的认识偏差,还原了案件发生的真相,澄清了网络媒体的不实报道,为案件的正确定性提供了重要依据,涉案人员被依法逮捕,事态很快得以平息。
从年至年的三年间,顾晓生受高检院指派,先后赴黑龙江、江西、河南、贵州、广东、四川等多个省份,参加由中央政法委、高检院、公安部督办的多起在全国有影响的重大案件的死因鉴定。每一次,他都通过自己精湛的鉴定技术、深切的司法良知,尽力还原案件事实真相,为案件的正确定性提供可靠的依据。
从事法医工作以来,顾晓生负责检验的死因鉴定从没发生一起差错,案件当事人也无一申诉。顾晓生说,他睡觉时经常梦见死人,有的甚至很清晰是检验过的死者,但他并不害怕,因为他问心无愧,没有愧对任何一个当事人,无论是死者还是生者。
用科学公正的鉴定化解社会矛盾从事检察法医工作以来,顾晓生把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作为法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论对死者还是生者,都出于公心、真诚对待。
年3月,苏北某县看守所发生了一起某犯罪团伙成员突然死亡的案件。顾晓生奉命前去检验,当时殡仪馆里有几百人围观,几十人吵吵嚷嚷。死者八十多岁的老母亲横躺在殡仪馆门前,她的七八个儿女也向办案人员高声叫喊。
顾晓生会同当事人家属勘察案发现场
顾晓生走上前去,大声对他们说:“我是省检察院的法医,如果你们相信我,请大家冷静,支持我的工作。”他沉着冷静,坚持耐心说服,提出了三条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的处理意见。
死者家属要求派代表见证解剖过程,顾晓生同意了。在4个多小时的工作中,顾晓生耐心解答死者亲属提出的疑问:为什么是尸斑不是出血、什么是冠心病、冠心病发作时有什么特点等。解剖结束后,顾晓生又仔细擦净尸体上的污血,为死者整容穿衣。
目睹顾晓生认真负责的解剖过程和工作态度,听了他合情合理的解释,死者家属平静地接受了死者系心脏病死亡的鉴定结论,并对自己原先的过激言行表示道歉。
顾晓生我是一名法医,还是一名共产党员,在事关党的形象和社会稳定的危急情况下,能为党分一份忧,增添一份群众对党的信任,是我应尽的职责!
十多年来,顾晓生一直坚持着这样的原则——真诚、规范、讲真话。他真诚对待每一个死者,解剖时从不东一刀、西一刀,解剖完后尽量像外科医生对待病人那样一针针缝好,并清理干净,再为死者整容穿衣。顾晓生说,这既是对死者的尊重,也是对生者的安慰。
“在一些有伤亡的突发性群体事件中,法医鉴定是事件处理的关键,法医也会成为公众 年10月11日22时许,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84号的糖果酒吧门前发生了一起恶性斗殴致人死亡案件,22岁的大学生林松岭当场死亡。
哈尔滨市公安局迅速成立专案组全力调查,将6名涉案犯罪嫌疑人全部抓捕归案。由于犯罪嫌疑人均为警察,案情披露后受到社会广泛 事发后,死者林松岭家属从网上了解到法医顾晓生公正执法的事迹,3人乘飞机赶赴南京,慕名前来与顾晓生见面。“我们只相信你。”死者家属恳切地说,并一再请他担任本案死因鉴定见证人。顾晓生耐心向他们解释参加检验鉴定的有关规定,并向领导作了汇报。
经过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作为死者家属方提出的专家,顾晓生被指派前往哈尔滨会检林松岭尸体死因检验全程。他先后两次赶赴哈尔滨,与其他专家一起对林松岭死因进行会检,作出了鉴定结论:林松岭系头面部遭受钝性外力作用致弥漫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
顾晓生对伤情照片进行认真分析
鉴定结论公布后,事件很快平息,案件也得到了公正处理。高检院曹建明检察长、张耕副检察长等多位领导专门作出批示,充分肯定检察机关的法医专家在此事件鉴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顾晓生在每次鉴定中都认真细致检验,不遗漏任何可能对案件性质至关重要的证据。他坚守法医职业道德底线,实事求是说真话,绝不说违心的话,以真诚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其实,老百姓的要求并不高,也不是成心想闹事,只是希望执法部门客观公正地处理案件,而这正是我们每个执法者应尽的职责。”顾晓生感慨地说。
把公正执法落实到办理的每个案件之中从事法医工作以来,顾晓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学风和科研习惯,潜心钻研业务,用最新的法医学理论成果指导工作实践,并在办案中通过传帮带、经验总结、个案报道、回顾性分析研究和形成规范性文件等方式,推进检察技术运用及执法规范化建设。
年6月,顾晓生到省检察院后办理了全省第一起因外伤引起的脑干损伤死亡鉴定案件。由于一些显微病变在法医鉴定中往往难以发现,过去常常只能归于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猝死综合症,不少案件也就此被“模糊”掉了,在当时能够作出科学的死因分析并成功办理的个案尚属少见。
一天早上8点多,南京一建筑工地工人刘某正在铲除沾在搅拌机侧面的水泥,另一名工人突然开动了电闸,搅拌机迅即转了起来,将铲子的木柄崩断,打在了刘某的额头上,并将他打倒在地。当时刘某自己从地上爬了起来,医院检查,没发现什么问题。当晚8点多,刘某在家中突然死亡。
这是否属于重大责任事故?当地检察院无法立案,便向省检察院求援。顾晓生奉命检验,但常规解剖后没有发现任何问题。难道又是一例青壮年猝死综合症?头部外伤致死能完全排除吗?
顾晓生花了半个月时间,做了50多张脑干病理切片,在显微镜下一片一片仔细观察,终于发现了极其微小的出血点。据此出具了鉴定书:外力引起脑干损伤死亡。这份鉴定书成为立案的关键证据!违章操作的工人被以重大责任事故罪立案。
顾晓生作为一名检察法医,要始终潜心钻研业务,以过硬的技术本领把公正执法落实到办理的每个案件之中,并把追求公正文明执法作为永恒的主题。
正是这种对工作的敬业、执着和坚持,成就了他今天事业的辉煌。在此后的三年里,顾晓生根据相关经验的积累,在颈脊椎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死因鉴定、损伤时间、伤病关系和创伤并发症等多项法医鉴定上,都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鉴定理论和方法,发表专业论文53篇,12起疑难复杂法医鉴定典型案例在国内首先发表,开创了我省颈脊椎损伤、脑干损伤死因鉴定等多项全省检察机关法医鉴定的第一。
顾晓生每年都要碰上几十件棘手的鉴定案件,每攻克一起,他总是更加留意这些案件的死因,深入研究分析,积累下各种疑难复杂案例,并经常利用办案实践对年轻同事言传身教。
如今,在法医界,原发性脑干损伤鉴定已成为全省司法机关法医对头部有外伤史的死者的必检程序。而顾晓生,就是这一检验鉴定的先行者。30年来,面对猝死难题,多少专家愁眉不展,多少鉴定含糊其辞,顾晓生探寻出了这一神秘的答案。多少因此致死的“猝死者”再也不会含冤而死了。
顾晓生在准备检验材料
作为一个有强烈责任感的法医,顾晓生深感执法规范化建设可能比办理几起疑难复杂案件更为重要。他在多年的办案实践中感到,一些监管场所对非正常死亡案件存在处理不规范、不到位的问题,亟需加以规范,强化管理。
年3月20日晚上10点,省内某看守所发生一起在押犯人“猝死”案件,死者是年仅20岁的张某。同监室的犯人向管教报告称,张某系洗澡时摔倒。当地公安部门委托社会鉴定机构做了鉴定,结论为排除暴力死。但驻监所检察人员调取当晚监控录像显示,同监室9名犯人都参与了殴打张某的过程,时间长达17分钟之久。
省检察院监所部门迅速与公安机关联系重新鉴定,但鉴定结论依然是“病死”。4月25日,省检察院监所部门和顾晓生赶到案发地,经过数小时细致的重新鉴定后作出结论:张某系颅脑损伤合并胸部损伤死亡。参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主犯张某等9人受到了法律惩处。
顾晓生认为,对监管场所非正常死亡的处理特别是鉴定工作,应当像日益规范的其它监管工作一样加以规范。在向院领导汇报并得到监所部门的大力支持后,顾晓生开始着手起草对监管场所非正常死亡处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年8月,《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关于被监管人员非正常死亡案件处理暂行办法》正式下发全省。
在此基础上,顾晓生进一步提出了加强监管场所规范执法和严格管理的检察建议,得到高检院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江苏的暂行办法被高检院向全国转发。
年,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联合开展了强化看守所监管执法和法律监督专项活动,非正常死亡事件得到有效遏制。公安部、高检院进行联合执法检查时,对江苏监管场所的安全管理和执法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
如果说用科学鉴定推动个案的公正执法,是顾晓生作为法医的本职工作,那么经由鉴定中发现的种种问题,思虑构建制度,有效铲除不文明执法的土壤,确保司法公正,则更是一个具有大局观和高度使命感的法律人的担当。
将个人的安危和利益得失放一边干上法医这样一个特殊的职业,注定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牺牲更多。除了工作上的脏苦累,还要承受世俗的偏见、对家庭亲人的牵连,但顾晓生以坚强的毅力和宽广的胸怀全部扛了起来。
顾晓生是父母最喜欢的小儿子,但父亲曾为儿子选择法医这个职业火冒三丈,原因很简单,担心自己的儿子做了法医,会遭人嫌弃。顾晓生耐心解释,得到了父母的理解。
生活中的顾晓生,整天乐呵呵的,经常能听到他爽朗的笑声。但他也是凡人,面对常人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也时有苦恼。干法医要经常触摸尸体,有的人就会投来异样的眼光,也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冷遇。干法医的人生活没有规律,有了案件就得走,家里有事也顾不上。
“对于这些心理压力,我都坦然面对。首先要看得起自己,坚信这项工作对社会是有益的。因为做法医,不仅可以使死者得到安息,重要的是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能起到重要作用。每当我看到死者家属悲痛欲绝的神情,看到死者家属投来的信任目光,看到死者家属跪在面前表示感谢的情景,我都感到做法医的神圣和伟大。”顾晓生动情地说。
就因为法医工作的特殊性,顾晓生很少对妻子董燕提工作上的事,他不想让亲人为自己担惊受怕。尽管经常出差在外,但工作一完成,他总是尽量往回赶。平时,只要一有时间,他就抢着做家务,买菜做饭,打扫卫生,样样在行。
顾晓生既然选择了法医,就要对得起这份职业,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其实,法医工作除了脏苦累的工作环境外,还是一种高危职业。不少死者生前就患有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稍不小心就有被传染的可能。
由于法医检验时不能戴口罩,尸体恶臭和福尔马林等强烈致癌物对人体形成强烈刺激,因此法医的癌症患病概率要比常人高上百倍,近几年全省多名法医中已有8人死于肝癌、鼻咽癌等恶症。
有一次,顾晓生在给一具冰冻的尸体进行解剖时,本来可以等化冻了再做,但死者家属在一旁焦急等待,他就一边给尸体化冻一边检验,在提取腹腔内的肝脏组织时,锋利的冰碴一下刺破了两层手套,顿时鲜血涌了出来。
“先处理伤口!”同去的法医急忙说。“来不及了。一时半会应该没什么大问题!继续吧。”顾晓生看了看受伤的手指说。
换下被戳破的手套,挤尽被污染的血液后,在刺骨的冷水中冲洗一下,顾晓生又戴上新手套继续解剖。为了防止在密不透风的手套里感染发炎,创口必须敞开着。伤口被连续摩擦四五个小时,疼得钻心,直到麻木。
检验结束时,手套里已注满了鲜血。幸运的是,尸体没有传染病,顾晓生侥幸过了关。
正因为法医工作有危险性,顾晓生对家庭、亲人更多了一份特有的呵护,有一件事让妻子董燕刻骨铭心。
一天,顾晓生出差在外,董燕在邮箱里意外发现了保险公司寄来的三份保单,打开一看,原来是顾晓生给妻子和儿子买的医疗保险,还有给他自己买的人身意外伤害险。一向坚强理性的董燕受到了强烈震撼,她明白,丈夫经常出差,工作又有危险性,这是他怕自己出意外,预先为她和儿子作的安排。这是一份多么真挚深厚的爱啊!董燕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和平时期,作为一名检察法医不一定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也没有令人羡慕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有的只有立足岗位的默默奉献。顾晓生说,既然选择了法医,就要对得起这份职业,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顾晓生在检验工作中
有人曾劝顾晓生:凭你的技术,到社会上肯定能挣大钱、发大财。顾晓生却说:我的技术如果脱离了检察工作这个大舞台,说不定一事无成。说句心里话,人生在世,要常怀感恩之心,要懂得回报。我不会忘记检察机关对我的培养,不会忘记人民群众对我的期盼。
十多年法医工作实践,顾晓生深感这一工作的重要和责任的重大,“检察法医只是一个普通的职业,但它寄托着我的人生追求,要通过我们的公正文明执法行为,提升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的认可;要坚守法医职业道德操守,始终秉持技术和良知并重,公正、真诚地对待每一个案件、每一次鉴定,让每一个案件都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检验。”
“世上有谁能比法医想得开?”顾晓生呵呵大笑,起身离开显微镜,双眼凝视窗外。
撰稿/江苏省人民检察院江仁福
特约记者宋世明
责编/苏南
赞赏
- 上一篇文章: 鸿仁堂中医馆干燥综合症食疗方阴虚血瘀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