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
本文作者为:医院张晓威张佩兰王育新陈岩张辰昊李晨华董重赵胜男张芳芳,天津中医药大学尹航。本文已发表在《卒中大查房》年第2期。
目的评价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循环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例)或对照组(例),治疗组患者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非溶栓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4h、7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分),以及治疗后21d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分)。记录2组中的不良事件。
结果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NIH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mRS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良事件风险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静脉溶栓治疗对后循环脑梗死有效,而且并发症少。
引言
脑梗死的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都很高,但目前除溶栓治疗可能较大幅度地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外,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国内外针对溶栓特别是静脉溶栓的研究很多,但是争论亦很多,特别是在静脉溶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面。美国国家神经疾病和卒中研究所(NINDS)的研究表明,溶栓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1],可作为临床上超急性期脑梗死的首选治疗方案。后循环脑梗死的治疗比较困难,具有病情重、进展快、早期合并意识障碍、预后差与病死率高等特点。本文就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
资料与方法
病例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符合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梗死诊断标准,且符合以下条件的患者:①年龄18岁~80岁;②发病在6h内;③脑功能损害的体征持续存在1h以上,且比较严重;④颅脑计算机体层摄影(CT)检查已排除颅内出血,且无早期大面积脑梗死影像学改变;⑤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病例排除标准包括:①既往有颅内出血,包括可疑蛛网膜下腔出血;近3个月有颅脑创伤病史;近3周内有胃肠或泌尿系统出血;近2周内接受过大型外科手术;近1周内有不易压迫止血部位的动脉穿刺;②近3个月有脑梗死或心肌梗死病史;但不包括陈旧性小腔隙性脑梗死未遗留神经功能缺损体征者;③严重心、肾、肝功能不全或严重糖尿病患者;④体检发现有活动性出血或创伤(如,骨折)的证据;⑤已口服抗凝药,且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48h内接受过肝素治疗,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超出正常范围;⑥血小板计数约×/L,血糖2.7mmol/L;⑦收缩压mmHg(1mmHg=0.kpa),或舒张压mmHg;⑧妊娠;⑨不合作患者。
一般资料
年9月至年3月,我科收治了例符合上述条件的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把患者分为治疗组(例)或对照组(例),其中治疗组男性患者94例,女性患者42例,平均年龄(60±7)岁;对照组男性患者86例,女性患者24例,平均年龄(63±7)岁。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方面具有均衡性(见表1)。
方法
治疗组患者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rt-PA剂量按照0.9mg/kg计算,最大剂量为90mg,先于1min内静脉注射10%剂量,剩余剂量在60min内匀速静脉输注。溶栓治疗后24h内不使用抗凝药和阿司匹林,如果出现脑出血,立即复查血小板和凝血功能,输注新鲜血浆和血小板。溶栓后影像学检查确定无出血,则溶栓后24h给予阿司匹林mg。根据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推荐接受抗氧自由基,改善循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治疗,口服阿司匹林mg,1次/d,同时接受抗氧自由基,改善循环治疗。
溶栓前、溶栓后24h均进行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溶栓前检查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心电图和血糖。
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4h、7d的NIHSS评分,治疗后21d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以及发生的不良事件。
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NIH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mRS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2)。
治疗组中,发生3例脑出血,6例泌尿系出血,10例消化道出血,18例牙龈出血。对照组中,发生1例脑出血,2例泌尿系出血,6例消化道出血,9例牙龈出血。
讨论
急性脑梗死因其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极大地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后循环(椎基底动脉)主要供应脑干、小脑、丘脑、部分枕叶及颞叶。这些动脉的闭塞能引起严重的神经功能缺失,导致昏迷、呼吸循环系统功能障碍、跌倒发作、眩晕、脑神经麻痹、共济失调等症状。后循环脑梗死的发病一般由后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和闭塞所致[3],也可能是动脉至动脉的栓子及心源性栓子脱落造成血管阻塞,若不治疗,死亡率可达90%[4]。
rt-PA是目前缺血性卒中超早期治疗最有效的药物。循证医学证据表明,符合适应证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起病3h内应使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溶栓时间窗的确立是基于对缺血半暗带的理解[5]。急性脑梗死的有效地抢救半暗带组织的时间窗为6h内[6]。医师应首先根据治疗时间窗、适应证以及禁忌证来判断患者是否能够接受溶栓治疗,对于部分早期症状、体征较轻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是否接受溶栓治疗需通过临床及影像学评估其风险-获益比。
本研究结果显示,(此处内容略、详见全文)
(《卒中大查房》原创作品,未经书面授权,其他白癜风医院西宁哪家好中科医院曝光
- 上一篇文章: 我靠谱,你随意默然相爱,寂静欢喜
- 下一篇文章: 帮你问医生上期解答头晕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