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补粤东脑干出血微创领域空白

时间:2022-8-16来源:脑出血治疗 作者:佚名 点击:

近日,医院神经重症病区再次成功救治了一名大量脑干出血患者,该病患的成功救治,标志着该院神经重症病区在“脑干出血微创治疗”方面迈上新台阶。

15分钟挽救患者生命

这名57岁的男性患者在骑摩托车外出时,突发不省人事长达4个小时。紧急入院后,该患者头颅CT提示桥脑大量出血,出血量约10毫升;患者呈中度昏迷状态,自主呼吸节律极为紊乱,急诊予紧急插管上机,病情危重,为进一步抢救治疗收住该院神经重症病区。

时间就是生命。该院神经重症病区(NICU)负责人,副主任金涛、陈伟宏带领医护团队进行了详细周密评估,考虑患者出血位置主要集中于桥脑,且出血量较大并部分破入脑室,随时有呼吸、心跳停止可能,建议实行“脑干出血微创穿刺术”。

在充分取得家属知情同意后,医生予行急诊床边“CT引导下脑干出血微创穿刺术”,手术过程顺利,仅用15分钟完成手术,引流管一次到位,从引流管内抽出约10毫升血肿。

术后复查头颅CT显示患者脑干血肿已基本消失,脑干受压明显减轻,颅内压明显下降,术后予适度镇静镇痛、控制血压、制酸、营养神经、康复理疗、抗感染、加强气道管理、维持内环境稳定、补液等综合处理。术后第2天拔除头部引流管,术后1周神志转清,可遵嘱伸舌握手。术后2周后病情稳定予转普通病房进一步治疗。

疗效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据了解,脑干是人的生命中枢,汇集众多重要的神经血管,脑干出血更是一种起病急骤、病情危重、病死和病残率都很高的神经重症疾病,治疗难度大,并发症多,曾被认为是神经外科的手术禁区,目前也仍是神经内外科治疗难点和重点。

传统的治疗方法多采用保守治疗,但出血量大于5毫升者死亡率高达75%以上。相对于传统的内科保守治疗,外科手术的疗效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认可,其中微创穿刺术具有不需开颅、对正常脑组织损伤小、定位精确度高、手术时间短、痛苦小、耐受性高等优点。手术采用经横窦下小脑入路,对脑干重要功能区血肿可以做到微小创伤、有效清除血肿及引流脑脊液且避免经过脑干组织及CPA结构而导致二次损伤或再出血,避免了开颅手术对脑干重要结构的损伤及术后脑水肿的发生,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脑干出血病例,特别是全身综合情况差及高龄的患者。医院神经重症病区“CT引导下脑干出血穿刺术”的成功开展,填补了粤东地区在脑干出血微创手术治疗领域的空白。

医院神经重症病区牵头成立“脑干出血微创治疗小组”,充分利用先进的移动式床边CT机的优势,自年8月完成第一例“CT引导下脑干出血微创穿刺术”后,至今已成功开展6例,手术成功率达到%,血肿清除率达到75%—95%。

南方日报记者王涵琦

通讯员曾奕航黄晴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

转载注明  http://www.pbczw.com/ncxzl/14300.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脑干出血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