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就患脑出血这些生活恶习必须避免

时间:2016-10-25来源:脑出血治疗 作者:佚名 点击:

6月17日,34岁吉林籍医生宋巍因脑干出血去世,这两天,长春一位民警也因脑出血去世,这些人正值青壮年,却为何突发脑出血离世?

昨天,新文化记者采医院、医院的心脑血管病专家,“现在心脑血管病呈年轻化趋势,临床遇到最年轻的脑出血患者才17岁,所谓过劳死只是诱因,身体一旦有信号,应引起重视。”

心脑血管病趋年轻化

近年来,经常有“过劳死”案例进入公众视野。

“大多数的‘过劳死’都源于心脏疾病。”医院神经内科教授刘群说,他从医40多年,最近几年,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原来六七十岁老人得的病,现在都在二三十岁人身上出现了,我遇到最年轻的脑出血患者才17岁,心脑血管病越来越年轻化。”

有人将中青年人因心脑血管疾病去世归结为“过劳死”,刘教授表示,“过劳死”并不是临床医学病名,在临床上属于“猝死”,而过度劳累只是诱因,一定是身体内有潜在的病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劳动强度加重,心理压力大等亚健康状态时,将引发身体潜在的疾病急性恶化。

刘教授说,这些人平时看着是健康人,在非常疲劳的情况下,有些人会猝死,“有一部分人患有先天血管畸型,还有一部分人,没有既往病史,觉得年轻不在乎,有的人长期生活习惯不健康,无节制吸烟、饮酒、熬夜,造成血压升高、血脂升高,即便查出问题也不当回事儿,这种情况下,遇上精神压力大、工作劳累时,造成引发心脑血管疾病,造成猝死。”

身体不适有预警信号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张金男说,有高血压等家族病史的,一旦血压升高要引起重视,虽然没有什么不适,医院去检查和治疗。

很多年轻人认为自己身体健康,心脑血管病和自己没关系,事实上,长时间在不良生活方式的催化下,很多年轻人的血管也会硬化,“很多单位都有体检,对体检结果应重视起来,连续工作,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的青壮年要重视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病症,医院接受专科医生的正规治疗。”

刘教授说,有的人在发病前有症状,有的人没有症状,平时生活中,长时间的疲惫、头痛、失眠时,要引起重视,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预警,“最重要的是要保证生活规律,按时进餐、合理饮食、合理运动,要学会休息。”尤其是有既往病史的,更应该注意身体变化,及时治疗,不可忽视。

少食肉类、高油脂食物

刘教授说,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过多吃肉会导致血脂增高,平是要减少高油脂食物的摄入,少吸烟或戒烟、少饮酒、不熬夜,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多吃水果及蔬菜,有高血压、糖尿病及有家族病史的要注意血压情况,“平时可经常测血压、血脂,一旦有变化及时就医。”

作为中青年群体,不要侥幸认为自己年轻、身体好,平时要更保持正常、良好的生活习惯,少吃高油脂食品,学会放松、自我减压,把不良的生活习惯戒除掉。同时加强锻炼,同时年轻人一定要定期做体检,包括做心电图、血液、生化检验,了解体内的代谢情况,对于体检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找专业医生治疗,切不可忽视大意。









































谁的奶酪将被端走?微信朋友圈上线视频广告
怎么把博客营销做的尽善尽美


转载注明  http://www.pbczw.com/ncxzl/1097.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脑干出血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