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夜间遗尿症儿童神经心理学特征研究
麻宏伟,戴晓梅,潘学霞,等.国际儿科学杂志.;36(1):4-7
目的探讨原发性夜间遗尿症(PNE)患儿的神经心理学特征。
方法采用视听整合持续操作测试(IVA-CPT)和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对30例单纯PNE患儿(单纯PNE组)、22例PNE+注意缺陷障碍(ADHD)患儿(PNE+ADHD组)、30例单纯ADHD患儿(单纯ADHD组)以及3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
结果IVA-CPT:单纯PNE组与对照组比较,综合控制商数和听觉反应控制商数、听觉谨慎商数、听觉一致性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注意商数、听觉注意力商数、听觉警醒商数和听觉注意集中商数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PNE组与单纯ADHD组比较,综合控制商数、听觉反应控制商数、综合注意商数,听觉注意力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PNE组与PNE+ADHD组比较,听觉反应控制商数和视觉速度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注意力商数、听觉注意力商数、视觉注意力商数、听觉警醒商数和视觉警醒商数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C-WISC:单纯PNE组与对照组比较,数字广度、译码、知识与算术分测验量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PNE组与单纯ADI-ID组比较,数字广度、译码、知识和算术分测验鲢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PNE组与PNE+ADHD组比较,数字广度、译码和算术分测验量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PNE患儿本身即存在注意力的损害,伴有ADHD时损伤更为严重。
讨论现代神经生物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注意的功能系统包括皮层(额叶、颞叶、顶叶)和皮层下结构(边缘系统、网状激活系统、基底节)以及基底节、丘脑和额叶之间的相关通路和投射系统,上述任何部位的损伤都夜间遗尿发生。单纯性遗尿症伴注意力缺陷的共同生物学机制,可能由于脑干PPTg与排尿中枢解剖位置相比邻可抑制排尿反射,脑内多巴胺神经介质分泌减少或功能异常导致脑干抑制功能缺陷,不能有效过滤进入大脑的无关刺激引起注意力缺陷,膀胱扩张的刺激信号难以被有效地识别和区分,阻碍机体唤醒机制发挥作用,觉醒不足而引起夜间遗尿。
赞赏
- 上一篇文章: 国珍调理疾病如血肝肠等问题
- 下一篇文章: 这部电影的尺度,已经超越了人性的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