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问答你不知道的破伤风
关于“破伤风”,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生活中磕磕碰碰难免,什么时候需要注射破伤风?什么是破伤风?如何减少破伤风的发生,让我们带着各种疑问,一起学习下有关“破伤风”的知识。
1.什么是破伤风?
破伤风是破伤风杆菌经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性极强的痉挛性外毒素-破伤风痉挛毒素,毒素随血流侵犯人的神经系统而引起人体肌肉持续性或者阵发性肌痉挛的一种特异性感染疾病。
2.破伤风是内科病还是外科病?
破伤风是由于外伤引起,伤口污染后被破伤风梭菌感染后形成的,所以是一种外科疾病。
3.破伤风这种疾病还有其他什么名称?
在成人发病一般叫破伤风,新生儿破伤风有时也称作「脐风」或者「四六风」。
4.新生儿为什么会得破伤风?
分娩时使用不洁器械剪断脐带或新生儿脐部以及接生人员手部消毒不严格等情况下,破伤风梭菌均可侵入新生儿体内,分裂繁殖释放毒素引起破伤风。
5.破伤风每年的发病人数有多少?
估计世界上每年约有万例病例发生,绝大多数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经济社会落后的国家和地区。
6.破伤风梭菌如何进入人体内?
当人体的开放性伤口被含有破伤风梭菌的泥土等污染后,破伤风梭菌的芽胞就可能在人体内「苏醒发芽」,引起破伤风。
7.破伤风梭菌有何特点?
(1)严格的厌氧菌,有氧气存在反而不能存活,必须在无氧的条件下才可以繁殖和产生外毒素引起破伤风;(2)破伤风梭菌在自然界以芽胞的形式存在,进入人体后芽胞「苏醒发芽」成有活力的破伤风杆菌,在伤口局部繁殖产毒引起破伤风。
8.破伤风梭菌在哪里最多?
破伤风梭菌在自然界的土壤和污物中广泛分布,以芽胞的形式存在,可以长期存活。
9.什么是芽胞?
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芽胞是细菌在自然界或者外界环境非常不利的情况下,为了暂时保命,细菌将其细胞内最重要的成分比如核酸和蛋白浓缩于一个小体,而剩余的菌体就脱水了,这样细菌就可以以芽胞的形式长期存在。一旦外界环境改善或是侵入人体内,细菌的芽胞就会「发芽」,整个细菌就恢复成了正常的可以繁殖和产生毒素的形态了。打个比方,芽胞非常类似动物冬眠的状态。
10.人为什么会得破伤风?
破伤风梭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当人体受外伤或出现开放性伤口时,皮肤的完整性受损,甚至受伤部位的内部组织如肌肉、骨骼等都直接与外界相通,破伤风梭菌的芽孢则有可能由伤口侵入人体,引起破伤风。这类创伤通常是能直接看到伤口的或者伤口能流血的,或着肌肉或骨头外露的创伤,如擦伤、撕裂伤、切割伤和刺伤等。
11.外伤分为几种?
人体的外伤分为开放性外伤和闭合性外伤两种。开放性外伤就是皮肤的完整性受损,受伤部位的内部组织如肌肉、骨骼等直接与外界相通的损伤,简言之就是直接看到伤口的或者伤口能流血的,或着肌肉或骨头外露的创伤,如擦伤、撕裂伤、切割伤和刺伤等。闭合性外伤是指局部皮肤或粘膜完整,无裂口与外界相通,通常是受钝力作用,比如扭伤、崴伤和肌肉拉伤等。
12.没有伤口会不会得破伤风?
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之为闭合性外伤,指局部皮肤或粘膜完整,无裂口与外界相通,通常是受钝力作用,比如扭伤、崴伤和肌肉拉伤等。这种情况是不会得破伤风的,因为自然界中的破伤风梭菌的芽胞是需要通过伤口侵入人体,引起破伤风的,没有和外界直接相通的伤口是不会得破伤风的。
13.是否有了开放性伤口或者外伤都会得破伤风?
有了开放性伤口或者外伤也不一定会得破伤风,因为破伤风梭菌是一种厌氧菌,并不是在所有的伤口均可以繁殖和产毒的,其感染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首先你得遇见「一群」破伤风梭菌,其次才是你的伤口要适合它们繁殖。
14.哪些伤口易得破伤风?
或者说破伤风梭菌感染的条件是什么?破伤风梭菌感染的重要条件是伤口需形成厌氧微环境:比如伤口窄而深(如刺伤),伴有泥土或异物污染;大面积创伤或烧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缺血;同时伴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这些情况均易造成伤口局部的厌氧微环境,有利于破伤风梭菌繁殖。
15.感染了破伤风的伤口会出现明显的化脓或扩散吗?
不会的,因为破伤风梭菌无侵袭力,仅在局部繁殖,其致病作用完全有赖于该菌所产生的毒素。所以即使伤口不幸被破伤风梭菌感染,伤口局部的感染症状也通常十分轻微,并不会在局部明显化脓或向周围皮肤或组织扩散。显然这种伤口很小不是什么幸运的事,反而使伤者丧失警惕。
16.破伤风是怎么影响人的健康的?
破伤风梭菌虽无侵袭力,但其在人体伤口局部繁殖产生的外毒素-破伤风痉挛毒素能引起严重的全身症状。
17.破伤风外毒素的毒性有多大?
这种毒素属神经毒,毒性极强,仅次于地球上已发现的最毒的物质-肉毒毒素,是地球上毒性第二强的毒素,极少量毒素即可引起临床症状。小鼠腹腔注入的半数致死量为0.ng,对人的致死量小于1μg(即小于百万分之一克)。
18.破伤风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破伤风的潜伏期可从几天至几周,与原发感染部位距离中枢神经系统的远近有关。典型的症状是咀嚼肌痉挛所造成的苦笑貌、牙关紧闭及持续性背部肌群痉挛(角弓反张)。其他早期症状还包括有漏口水、出汗和激动,因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还可产生心律不齐、血压波动和因大量出汗造成的脱水。
19.破伤风的临床症状是怎样产生的?
破伤风痉挛毒素对脊髓前角细胞和脑干神经细胞有高度的亲和力。由菌体释放的毒素被局部神经细胞吸收或经淋巴和血液循环到达中枢神经系统而致病。当破伤风痉挛毒素阻止抑制性神经介质的释放,干扰了抑制性神经元的协调作用,迫使肌肉活动的兴奋与抑制失调,导致屈肌和伸肌同时发生强烈收缩,骨骼肌出现强烈痉挛,从而引起破伤风的各种临床症状。
20.破伤风的死亡率有多高?
破伤风的死亡率在30%~50%之间,其中一半的死亡病例是新生儿。绝大多数死亡病例发生在没有系统接种破伤风疫苗和受伤后未能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的发展中国家,而在破伤风预防措施比较完善和及时的发达国家,破伤风的死亡率仅有约0.15%。
21.破伤风病人的死亡主要原因是什么?
主要因为呼吸肌的持续强直性痉挛引起的窒息或呼吸衰竭而死亡。
22.如何诊断破伤风?
因为破伤风梭菌的生物化学反应不活跃,侵袭力很低,伤口局部细菌感染的症状很轻微,所以采用伤口直接涂片显微镜检查和进一步培养细菌的阳性率很低,故一般不进行。临床上根据破伤风全身肌肉抽搐痉挛的典型的症状和有开放性外伤病史即可作出诊断。根据破伤风的临床特征,从轻到重分为以下4个等级:(1)轻度:轻中度牙关紧闭,一般痉挛状态,无呼吸困难,无抽搐,无或轻微吞咽困难;(2)中度:中度牙关紧闭,明显痉挛,轻中度但短暂的抽搐,中度呼吸困难并呼吸频率大于30次/分,轻度吞咽困难;(3)严重:严重牙关紧闭,全身性痉挛状态,反射性持续抽搐,呼吸频率大于40次/分,严重呼吸困难,严重吞咽困难,心动过速心率大于次/分;(4)非常严重:患者有严重破伤风的症状和体征,并伴有强烈的心血管系统自律性不稳定,或者伴有严重的高血压和心动过速与低血压和心动过缓交替存在。
23.皮肤受伤出血,如何现场进行紧急处理来预防破伤风?
在清洁的伤口清创术中的冲洗液体推荐使用无菌生理盐水,野外无条件时可用饮用水替代。冲洗液量需充足,损伤越严重,需要量越多。不推荐将肥皂水、消毒剂溶液或抗生素溶液用于开放性伤口等的冲洗。当确定或怀疑伤口有破伤风梭菌污染感染时可选用3%过氧化氢溶液(即双氧水)冲洗,防止伤口厌氧微环境的形成,但是双氧水冲洗禁用于眼和关节腔。
24.医院打的「破伤风针」是什么?里面是什么成分?
医院打的「破伤风针」是注射的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antitoxin,TAT),里面是抗体,遇到体内由破伤风梭菌产生的破伤风外毒素可以直接发生中和反应从而破坏破伤风外毒素,阻止破伤风的发病过程,预防破伤风。
25.打「破伤风针」需要做皮试吗?
由于目前应用的破伤风抗毒素TAT是用破伤风类毒素注射到马体内,所获得的马血清纯化制剂,因此注射前,无论用于紧急预防还是治疗,都必须先作皮试,查看有无过敏反应。
26.「破伤风针」皮试的结果是阳性,是否就不能再打「破伤风针」了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破伤风是一种致死率很高的感染性疾病,所以重在预防,「破伤风针」是一定要打的。对「破伤风针」皮试的结果是阳性的患者,可以采用脱敏注射法,或者使用人抗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27.什么是脱敏注射法?
脱敏注射又称减敏注射,指的是针对「破伤风针」皮试的结果是阳性的患者,为了预防破伤风仍然需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但同时又要避免该患者对TAT的过敏反应的一种特殊的注射方法。具体做法就是先将所需要注射的TAT用生理盐水稀释10倍,然后再依次皮下注射:首次1mL,以后为2、3、4mL,每次注射需要间隔半小时。虽然是脱敏注射,但是患者仍然不能完全排除发生过敏反应的可能性,所以整个注射过程要严密观察患者情况。
28.什么情况下需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属于被动免疫,一般在受外伤12小时内,通过皮下或者肌肉注射。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需要注射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被泥土或污物明显污染的伤口,无论伤口大小;(2)严重的开放性损伤,如开放性颅脑损伤、开放性骨折和烧伤等;(3)细而深的刺伤;(4)受伤后伤口未经及时清创;(5)医院外的急产或者流产后,未经进一步消毒处理者;(6)对陈旧性的创伤需要手术治疗,如需要实施异物摘除或者取出手术者。
29.如何预防破伤风?
预防破伤风主要有两个方面:(1)非特异性预防:及时清创扩创。防止伤口厌氧微环境的形成。(2)特异性预防:对未受外伤者预先注射破伤风疫苗进行针对破伤风的基础免疫;对伤口污染严重而又未经过基础免疫者,可立即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获得被动免疫作紧急预防。
30.破伤风疫苗的接种方法和时期是什么?
接种破伤风疫苗就是接种破伤风类毒素,对儿童、军人以及其他易受外伤的人群有计划地进行破伤风疫苗的接种有重要意义。对3~6个月的儿童一般采用含有百日咳疫苗、白喉类毒素和破伤风类毒素的「百白破」三联疫苗制剂进行免疫,可同时获得对这三种常见病的免疫力,免疫程序为婴儿出生后第3、4、5个月连续免疫3次,2岁、7岁时各加强一次,以建立基础免疫。之后如遇有可能引发破伤风的外伤,立即再接种一针类毒素,血清中抗毒素滴度在几天内即可迅速升高。对未接种过「百白破」三联疫苗的大龄儿童以及成人,一般先在第一年注射2次破伤风疫苗作为基础免疫,然后第二年加强注射一次,免疫力可维持12年左右,以后每5~10年再强化注射1次,期间如有污染性伤口立即再临时接种破伤风疫苗1次。
31.如何治疗破伤风?
破伤风的治疗原则主要有:(1)抗毒素应用:对已发病者可使用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antitoxin,TAT)治疗,包括静脉滴注、肌内注射和伤口局部注射。一旦毒素与细胞受体结合,抗毒素就不能中和其毒性作用。故应尽早、足量使用。(2)抗菌药物的使用:抗菌治疗可使用大剂量青霉素和甲硝唑,以减少或者消除毒素的产生。(3)对症支持治疗及防治并发症:使用镇静解痉药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气管切开进行人工辅助呼吸支持等。
32.得了破伤风痊愈后会获得终生免疫力吗?
一般不会。破伤风痉挛毒素毒性很强,极少量毒素即可致病,而如此少量的毒素尚不足以引起机体产生免疫效应,且毒素与组织结合后,也不能有效剌激免疫系统产生抗毒素。
33.以前注射过疫苗,再受外伤还需再次注射破伤风疫苗或者「破伤风针」吗?
这个应该根据伤者的破伤风疫苗的接种情况和伤口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分为如下几种情况:(1)伤者破伤风疫苗接种史不详或者小于连续3次,出现清洁小伤口时需要注射破伤风疫苗,出现泥土等污染伤口或者刺伤和严重创伤时需要同时注射破伤风疫苗和破伤风抗毒素(TAT);(2)伤者接种破伤风疫苗3次以上或最后1次接种5年内者,无论出现清洁小伤口还是污染伤口,甚至在严重创伤时均不需要额外进行预防;(3)伤者接种破伤风疫苗3次以上或最后1次接种10年内者,出现清洁小伤口时不需要额外预防。出现泥土等污染伤口或者刺伤和严重创伤时需要同时注射破伤风疫苗;(4)伤者接种破伤风疫苗3次以上或最后1次接种超过10年者,出现清洁小伤口时需要注射破伤风疫苗,出现泥土等污染伤口或者刺伤和严重创伤时需要同时注射破伤风疫苗和破伤风抗毒素(TAT)。
34.受伤后注射的破伤风抗毒素与提前接种的破伤风疫苗,二者的成分是一样的吗?
二者的成分完全不一样。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属于被动免疫,主要适用于受外伤后的紧急预防。破伤风抗毒素是抗体,遇到体内由破伤风梭菌产生的破伤风外毒素可以直接发生中和反应从而破坏破伤风外毒素,阻止破伤风的发病过程,预防破伤风,但是作用的时间比较短暂。注射破伤风疫苗属于主动免疫,主要适用于外伤之前的提前预防。破伤风疫苗是破伤风类毒素,实际上是经过处理的仅保留抗原性的破伤风外毒素,是抗原,可以促使身体主动产生抵抗破伤风梭菌产生的破伤风外毒素的破伤风抗毒素,能在很长时间内起到预防作用。
35.得了破伤风或者打疫苗,吃什么好?饮食有什么禁忌?
如果有症状发作,很可能无法进食需要插胃管喂食流质。如果只是打疫苗,则按平常健康饮食就可以了,也没有什么特别忌口。
- 上一篇文章: 睡眠呼吸暂停与脑卒中的发生及治疗
- 下一篇文章: 营养知识大全二耐心看完,经常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