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重症护理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的血压

时间:2020-1-20来源:疾病饮食 作者:佚名 点击:

脑出血(intracerebralhemorrhage,ICH)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出血,也称自发性脑出血。是全球范围内残疾和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年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脑出血的发病率为60-80/10万人口/年,在我国占急性脑血管病的30%左右。急性期病死率约为30-40%,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高的。在脑出血中,大脑半球出血约占80%,脑干和小脑出血约占20%。高血压性脑出血是自发性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

作为一名神经内科护士在护理急性期脑出血患者时,加强对患者血压的监测、体温的管理、癫痫发作的观察、呼吸道的管理,将有助于医生对患者血压进行及时和有效的控制。

一、血压监测

高血压是引起自发性脑出血的主要原因。年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AHA/ASA)发布的自发性脑出血管理指南上指出:脑出血患者的初始监测和管理应在配备具有神经重症专业知识的医护人员的重症监护病房或专门的卒中单元内进行(I级推荐;B级证据)[1]。

收缩压在脑出血的血压观察中尤为重要。一项在英国开展的为期10年基于人群研究的脑出血和重型缺血性卒中(NIHSS>3分)急性卒中后血压与病前水平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在发病后90分钟内就诊的脑出血患者中,患者3小时内收缩压最高值与发病前相比可增加50mmHg[2]。日本学者YuKiSakamoto等人给予名发病3小时内,NIHSS评分在8-17分,首次测量收缩压大于mmHg的脑出血病人进行静脉降压治疗,并将收缩压控制在低于mmHg及-mmHg之间,对各个分组的预后跟踪后发现,脑出血静脉降压治疗后收缩压每增加10mmHg,可以增加神经功能缺损恶化的风险(OR4.45;95%CI2.03-9.74),收缩压升高还与血肿增大(1.86;1.09-3.16)、不利的临床结局(2.03;1.24-3.33)有关[3]。年脑出血管理指南上指出:对于收缩压为-mmHg且无急性降压禁忌征ICH患者,快速降低收缩压至mmHg是安全的(I级推荐;A级证据;)对于收缩压大于mmHg的脑出血患者,考虑在密切监测血压的情况下采取持续静脉滴注进行强化降压治疗可能是合理的(IIb级推荐;C级证据)[1]。

二、体温管理

体温升高会引起血液循环加速导致血压升高,是脑出血患者血压波动的影响因素之一。

德国学者Schwarz等人[4]对名幕上出血的病人在72小时内出现的症状和并发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热是幕上出血的病人,尤其是脑室出血的病人在入院后72小时内独立预测因子。所以,应密切







































中科荣获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治疗方法


转载注明  http://www.pbczw.com/jbys/10867.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脑干出血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