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出血病人能活多久
时间:2018-5-17来源:疾病危害 作者:佚名 点击:次
脑干出血一般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也称自发性脑干出血,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约30%~40%,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死亡率最高者。脑干出血的预后与出血部位、出血量以及是否有合并症等因素有关。
脑干出血的治疗与患者疾病本身关系密切:
一般术前意识障碍越重,术后恢复越慢,预后也越差;而术前神经功能损害较轻的患者,疗效一般都比较满意。
出血量以及出血的部位也会影响手术以后的恢复情况。脑干出血的治疗需要随时根据病情更改治疗方案,并非一成不变的内科治疗,随时有可能由内科保守治疗转为外科手术治疗,而外科手术治疗亦不能治疗所有的脑干出血,且外科手术治疗后还需要内科治疗的支持。临床上遇到发病较急、病情快,且伴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一般预后不佳。
那些非重要部位出血及出血量小的患者,积极治疗后能够完全恢复至发病前状态。而病情较重的患者,则可能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言语障碍、认知功能下降、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大小便障碍等后遗症。
总之,脑干出血是一种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的疾病。对于出血量较大的患者,即使通过外科手术挽救回患者生命,术后能完全恢复自理能力者仅占15%;能部分恢复或可独立生活者约占25%;需人帮助、扶拐可走者约占30%;卧床、但意识清楚者约占25%;另有5%可能会处于长期植物生存状态。因此,应重视脑干出血的预防,一旦发生出血,医院进行治疗。
疾病咨询
赞赏
- 上一篇文章: 疾病百科干燥综合症
- 下一篇文章: 总结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患者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