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医院治愈重症干燥综合征一例
?定期推送口臭,口腔溃疡,白塞氏病,口腔扁平苔藓,唇炎等诸多优质内容,最接地气、重服务的 江苏省南京市患者王某某,反复发热、关节肿痛、皮肤变黑4年余,加重伴尿潴留10天,经齐鲁医院·济南·医院确诊为:干燥综合征合并类风湿关节炎、缺铁性贫血。遂采用立体修复治疗体系住院治疗,出院后预后良好,皮肤弹性恢复良好,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江苏省南京市患者王某某,女,26岁,其4年前怀孕5个月时无明显原因出现全身皮疹伴低热,皮疹消退后逐渐出现全身皮肤变黑、粗糙的症状。分娩2个月后出现高热(最高至40℃)及多关节肿痛,就诊医院(南京医院),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给予强的松、甲氨喋呤、柳氮磺胺吡啶等药物口服,病情一度缓解,激素减量过程中病情出现反复。再次医院,给予非甾体类消炎药、强的松、甲氨喋呤等药物应用,病情仍不稳定,之后辗医院,病情始终无明显好转。
年3月份,患者王某某连续10多天出现关节疼痛并加重,以左髋关节疼痛最为明显,卧床不起,且出现尿潴留,医院给予留置尿管及膀胱冲洗,无其他特殊治疗。经朋友介绍说,来到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解放路3号的齐鲁医院·济南·医院住院治疗。遂询问过往病史:病程中患者皮肤变黑及粗糙渐进加重,晨僵、口干明显,进食较干食物需用水送下,闭经1年,出汗较多,无反复口腔溃疡、光过敏、脱发及肢端遇冷变色等症状,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入院后,医院组织专家对患者王某某进行查体会诊:患者王某某,呈卧位,精神萎靡,中度贫血貌,全身皮肤粗糙,局部脱屑,面部两颊淡黑色斑,四肢、躯干遍布陈旧性色素沉着斑,骶尾部7*3cm大小溃疡,部分结痂,颈前可触及多个黄豆大淋巴结,双眼睑浮肿,二尖瓣区、主动脉瓣区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肝脏肋下3cm可触及,轻触痛,脾脏肋下6cm可触及,留置尿管,引流通畅,双侧近端指间关节梭形变形,双侧腕关节僵直,左髋关节屈曲位,活动受限,左下肢强迫外展位,双足面轻度指凹性浮肿。舌干红,苔少,脉细涩。
辅助检查结果:1、血常规HGB52g/lPLT*/l;2、尿常规无异常r-GT21.8U/L;3、血清Fe7.49umol/l;4、IgG46.4g/l;5、CRP17.8mg/l;6、ESRmm/h;7、RF20-40IU/ml;8、ANA1:阳性;9、抗-SSA阳性;10、抗-SSB阳性;11、X线示:右骶髂关节变窄,关节间隙部分消失,双手诸掌、指骨,包括腕关节普遍疏松脱钙,指骨旁见层状增生;左下肺第三、四前肋间见斑片状增高影;双髋关节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下可见囊性改变;12、心脏彩超:左室增大伴二尖瓣轻度关闭不全,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13、腹部彩超:肝界下移(肋下3.6cm),脾大(肋下6.7cm,厚约4.9cm);14、心电图:T波异常,(考虑前侧壁心肌缺血)。
齐鲁医院·济南·医院对该患者组织有关专家会诊,会诊总结如下:1.青年女性,怀孕过程中起病,分娩后病情加重,病情渐进发展,病程较长。
2.以发热、皮肤色素沉着、关节肿痛起病,病程中出现晨僵,口干,闭经,尿潴留;皮肤症状渐进加重。
3.发热最高至40℃,发热时未伴有明显恶寒及皮疹。
4.皮肤色素沉着明显,浅表淋巴结及肝脾肿大,多关节肿胀、压痛、变形,双眼睑及双下肢浮肿。
5.中度贫血,血小板升高,免疫球蛋白(IgG)明显升高,血沉、C反应蛋白升高,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滴度升高,抗-SSA、抗-SSB阳性;多关节破坏、骨质疏松、畸形;肝脾增大。
6.既往外院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应用强的松、甲氨喋呤、柳氮磺胺吡啶等药物治疗有效,减量后出现病情反复。
医院专家组初步诊断意见及结果:
综合患者相关病史,多系统症状、体征及各项理化检查,诊断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较明确,同时及时完善相关检查,骨髓象提示缺铁状态,骨髓活检铁染色示贮铁阳性;肿大淋巴结活检提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免疫球蛋白固定电泳:未见异常蛋白。排除POEMS综合征及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明确确诊为:1.类风湿关节炎;2.干燥综合征;3.缺铁性贫血。
患者病程较长,考虑患者病情较重,免疫球蛋白异常增高,具备行血浆置换治疗的指征。遂采用齐鲁医院·济南·医院独家研发的创新技术《立体修复治疗体系》为患者王某某进行了治疗,由于患者家庭经济状况良好,故给予血浆置换疗法治疗10次,及相关补钙、补钾、补铁、改善骨代谢等药物的辅助配合治疗。治疗10余天后患者尿潴留及关节疼痛明显缓解,复查免疫球蛋白降至29.95g/l……继续治疗20余天后患者口干、乏力改善明显;皮肤症状大部分缓解。出院后坚持使用齐鲁医院的中医中药治疗,同时配合小剂量的激素口服药物治疗。在我院专家的指导下,梯式减量激素,调整中药配方,直至停用激素。
年5月份随访,已经停用激素,继续口服中药,病情未见复发。年随访病情未见复发,皮肤弹性较前明显好转。
相关链接:
齐鲁医院·济南·医院专家结合干燥综合征的多年临床诊断经验与治疗效果,通过不断的技术改进和技术创新,现已形成血浆置换治疗技术、蓝氧治疗技术、冲击治疗技术、MCDR脉冲导融治疗技术、TS超声雾化导入治疗技术、药物浸湿治疗技术等等治疗技术手段,并融合了齐鲁中医药研究院的中药科研组方,形成了系统的《立体修复治疗体系》,该体系继承性的应用了中医辨证施治的治疗理念,创新性的将物理疗法为中医理论所用,不仅很大程度上摆脱了激素与免疫抑制剂的毒副作用,保证了中医中药治疗的安全性,而且有效地避免了传统中医中药治疗见效慢的弊端。
为了方便您获取更多的干燥综合征信息,了解更多的国际国内第一手关于干燥综合征的治疗资料,让您全方位了解与快捷方便求医问药,齐鲁医院·济南·医院为您提供 1、在线咨询医生
2、住院预约-
- 上一篇文章: 放射医学主治医师真题演练三共5
- 下一篇文章: 危重症患者神经功能评估实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