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该怎么康复,你知道多少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外伤,是指头颅部位尤其是脑组织在外力作用下所致的损伤。主要致伤因素有自然灾害(地震、泥石流等)、交通事故、工伤事故、高处坠落、暴力打击等,偶见难产和产钳引起的婴儿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损伤复合存在。其分类根据颅脑解剖部位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与脑损伤,三者可合并存在。按损伤发生的时间和类型又可分为原发性颅脑损伤和继发性颅脑损伤。按颅腔内容物是否与外界交通分为闭合性颅脑损伤和开放性颅脑损伤。根据伤情程度又可分为轻、中、重、特重四型。
颅脑损伤有哪些表现?
一、一般表现
1、意识障碍。
绝大多数病人伤后即出现意识丧失,时间长短不一。意识障碍由轻到重表现为嗜睡、蒙眬、浅昏迷、昏迷和深昏迷。病人意识状态的改变主要取决于原发脑损伤的程度、血肿形成速度及颅内其他损伤的存在。
2、瞳孔改变。
如果伤后一侧瞳孔立即散大,光反应消失,病人意识清醒,一般为动眼神经直接原发损伤;若双侧瞳孔大小不等且多变,表示中脑受损;若双侧瞳孔极度缩小,光反应消失,一般为桥脑损伤;如果一侧瞳孔先缩小,继而散大,光反应差,病人意识障碍加重,为典型的小脑幕切迹疝表现;若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光反应消失,多为濒危状态。
3、头痛、呕吐是伤后常见症状,如果不断加剧应警惕颅内血肿。
4、生命体征紊乱。
伤后出现呼吸、脉搏浅弱,节律紊乱,血压下降,一般经数分钟及十多分钟后逐渐恢复正常。如果生命体征紊乱时间延长,且无恢复迹象,表明脑干损伤严重;如果伤后生命体征已恢复正常,随后逐渐出现血压升高、呼吸和脉搏变慢,常暗示颅内有继发血肿。
二、特殊表现
1、新生儿颅脑损伤几乎都是产伤所致,一般表现为头皮血肿、颅骨变形、囟门张力高或频繁呕吐。婴幼儿以骨膜下血肿较多,且容易钙化。小儿易出现乒乓球样凹陷骨折。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伤后反应重,生命体征紊乱明显,容易出现休克症状。常有延迟性意识障碍表现。小儿颅内血肿临床表现轻,脑疝出现晚,病情变化急骤。
2、老年人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时间长,生命体征改变显著,并发颅内血肿时早期症状多不明显,但呕吐常见,症状发展快。
3、重型颅脑损伤常常可以引起水、盐代谢紊乱,高渗高血糖非酮性昏迷,脑性肺水肿及脑死亡等表现。
颅脑损伤后的康复治疗
颅脑损伤的康复往往是长期的。因此,在有短期计划的同时要有长期计划。前者在于挽救生命,稳定病情,预防恶化和并发症;后者在于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有计划的进行康复,使之能独立生活,重返家庭和社会。
整个康复治疗过程主要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早期康复,医院病房,患者伤后数日内,由临床医护人员监护,治疗师从旁协助进行早期康复,包括正确的题为摆放、促醒治疗、预防并发症等;
第二阶段为恢复期,医院医院或机构,治疗师对患者进行评估,根据患者存在的问题和患者及亲属的期望与其一起制定治疗方案、实施康复训练计划;
第三阶段为后遗症期,继续强化训练,提高患者独立生活能力。
- 上一篇文章: 不做干美人,11招解救办公室干燥综合
- 下一篇文章: 护士脑出血病人的护理,你知道这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