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最美医生120号李壮志
“齐鲁最美医生”——李壮志(编号)
李壮志,男,医院神经外二科主任,年毕业于滨州医学院。从医30多年来,他心系群众疾苦,着眼医学尖端,对技术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对患者和善真诚、无微不至,把无限的激情倾注在救死扶伤的医疗工作中,用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展现了当代白衣战士的风采。
坚持职业操守,
肩负医学使命
作为一名资深医务工作者,李壮志常对年轻医生们说,病人在我们面前,袒露自己的身体,暴露自己的私隐,陈述自己肉体上与精神上的痛苦,甚至把最宝贵的生命托付给我们,生命所托,健康所系,这是莫大的信任!我们医务工作者如果能够真正把医学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舞台,把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当做毕生的事业,把医好每一位患者、做好每一台手术都当做自己的最大梦想,那么我们就不会一味去埋怨工作的辛苦与繁重,也不会消极怠工,更不会为了金钱而忘记作为一名医生的职业操守。
从医以来,李壮志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兢兢业业地履行着医者本分,三十年如一日坚守在临床一线。他热爱自己的工作,每当看着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因为他而重获新生,他就会忘记工作上的苦与累。每有疑难或垂危的病人找来时,他从来不考虑假如医治失败对个人声誉造成的不良影响,更不会因为畏难而推诿病人。
他总是积极努力地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他说,试试就是希望,希望经过努力就可能变成现实。一次有位严重脑外伤患者,送到科里时,已经长时间昏迷不醒。当时这个病人属于典型的“无名、无家属、无住院押金”三无病人。面对这样的病人,负责救治的科室不但要承受工作压力,还要承受来自经济上的压力。但病人的生命垂危,差失分秒就是生与死的差别。马上救人!他一面向院领导汇报情况,一面分头准备手术的相关事宜。由于手术及时,患者得以顺利康复,事后,自河南赶来的患者家长对此感激万分。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现在关于医患纠纷矛盾冲突的报道屡见不鲜,李壮志对此总是淡然处之,却又引以为戒。因为他知道,医生面对的不仅是病人,还有复杂的社会,应把“戒、慎、恐、惧”四个字作为座右铭,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同时,还应抱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小心谨慎。这不是胆小怕事,这是医者面对病人最宝贵的生命而产生的责任感,也是对自身职业的尊重。
秉承胞与情怀,
奉献大爱真情
“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这既是李壮志的铮铮誓言,也是他在临床工作中的真实写照。在李壮志身边工作的人,无不为他病人高于一切的奉献精神所折服,无不为他全身心扑在事业上、工作起来不顾一切的拼命精神所震撼。多年来,他从未休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也记不清有多少位患者是在他牺牲个人休息时间,用那双回春妙手恢复健康,也记不清有多少家庭因此重返幸福团圆。
一天,李壮志完成了两例脑肿瘤切除术,下班刚回到家,没来得及吃晚饭,科内来了一位脑疝病人,需要马上动手术。工作不等人,病人的生命更不容等待!李壮志顾不上自身疲劳,医院为病人作了脑内血肿清除术。这个手术刚刚结束,还未容他喘口气,科内又来了一个硬膜外血肿病人需要马上做手术治疗。此时已经是夜里十一点多,一天不停气的做了3台大手术,晚饭水米未进,此时的李壮志已经饥肠辘辘,周身疲惫的感到有些难以支撑。“大夫,求求您,救救我丈夫,求求您了。”家属“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那哀求而又焦虑的眼神,那凄厉而又无助的呼喊,深深地揪住了在场的每位医护人员的心,李壮志的眼睛湿润了,“您不要这样,您快起来”,他一边扶起了患者家属,一边安慰她,“病人只要有一分的希望,我们做大夫的,一定会使出百分之百的力气!”李壮志全然不顾超负荷体力支出对自身健康的危害,忘记了疲累,忘记了饥饿,再次换上手术服,再次走进手术室。手术结束时,已是凌晨2点多,这一天里,他做了四台手术,站立手术台长达十几个小时。走进手术室的李壮志一身疲惫,体力透支,可是从手术室里推出来的,是四个家庭福的希望。
这样的日子对李壮志来说已是平常。不论是深夜寒风呼啸,还是正在休假与亲人团聚,只要有急救,他就毫不犹豫医院。因为他明白,只要是重症脑部疾患、脑疝患者,时间就是生命,早到一分钟,早一分钟给病人手术,就有可能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医术扎实精湛,
创造生命奇迹
李壮志同志的优秀不仅仅表现在医德上,更表现在精湛医术和创新智慧上。重危急患者生命脑干出血的手术、颈内动脉海绵窦漏治疗等一直被公认为手术的禁区,执着于技术攻关的李壮志勇闯脑外手术禁区,将开颅脑内血肿清除手术、微创钻颅血肿引流及保守治疗等方法合理综合运用,使病人在最短时间得到最优化的治疗,以最小的创伤获得最好治疗效果,98%以上患者达到最佳康复。
有位中年男性患者,因突发头痛伴呕吐1天入院,脑CT检查提示双侧脑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此类病人以往无有效治疗措施,即便是转至北京、医院做手术,也往往因救治不及时而死亡。面对如此危急复杂的情况,李壮志带领神经外二科医疗团队大胆地通过脑血管造影引导,将导管插到脑内大静脉血栓形成处,注入溶栓药使血栓溶解,让静脉恢复畅通。病人在最短时间得到救治,顺利康复出院,成功挽救了生命。
还有一位患脑动静脉畸形的年轻病人,在手术结束时发生过敏性休克,并加重发展成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情况危急。李壮志立即组织医护人员成立特别治疗小组,请院内各科专家会诊。在病人的治疗过程中,李壮志每天坚持守候在病人床头,参与病人的抢救和看护救治工作。后期病人又并发胃肠功能紊乱,合并肠道菌群失调,一天大便数十次,且异味难闻。对此李壮志毫不在意,坚持同其他医护人员一起照顾患者,观察病人,调整治疗方案。
最后,在他的带领下,大家共同努力,终于创造了人间奇迹,把一个多达6脏器功能衰竭的病人救活了!这不仅挽救了一个年轻生命,更是给了这个独生子女家庭生活的希望。
李壮志用自己悬壶济世的仁慈之心,扎实的专业技术,踏实的工作作风,朴实敬业的态度,与同事们团结协作,共同奋斗,赢得了患者的认可,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勇于探索创新,
带动科室发展
针对神经外科急危重病人多、突发事件多的特点,作为科室负责人,李壮志更是凭着一颗医者仁心,带领着科室全体医护人员苦练内功、勇敢探索创新,励志攻克各类治疗难题。垂体瘤等颅底肿瘤由于位于颅底中央区,神经血管密集,一直是神经外科公认的“雷区”,手术风险高、并发症多。李壮志紧跟国内外先进技术进展,通过网上会诊,向北京、医院专家取经,经过反复论证、缜密设计,将经蝶窦显微镜和内镜技术应用于垂体瘤切除术,实现了微创、彻底的理想手术效果,病人恢复快,术后短期即可出院的效果,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症,其危害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被称作中老年人的“第三杀手”。随着日常接诊的帕金森危重病人越来越多,李壮志深刻地感受到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感,他下定决心克服各种困难与障碍,让更多患者在威海本地就可以通过手术减轻病痛。在他的带领下,医院神经外二科刻苦攻关,经过谨慎全面的术前评估及讨论,完成了我市第一例双侧脑深部电极(DBS)植入治疗帕金森的手术,填补了我市此领域的空白。术中通过在病人脑部植入针一般粗细的电极,胸部皮下植入脉冲发射器,利用导线把二者连接起来,以此控制患者的帕金森症状。当李壮志用临时体外刺激器将电脉冲参数调整到一个合适的数值时,病人的震颤症状完全消失!清醒的病人惊喜地喊道,“真是太神奇了!”此类手术的顺利开展,对我市饱受帕金森折磨的病人来说,可谓是重新看到了人生的曙光。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缺血性疾病的显微外科治疗等等一项项新技术以微创、痛苦极小、恢复快为特点,成为神经外二科优势强项,多年来在全市遥遥领先。成绩取得的背后,正是李壮志带领全科上下技术创新、服务创优的成果。
医德高尚、医术高超的李壮志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任和同行的尊敬。他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研7项科研成果,其中获市科技进步一等、二等奖各3项,被评为市青年优秀科技人才,威海市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30年的从医生涯,李壮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医生的天职,用拳拳爱心、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篇章,为脚下这片他深爱的热土,无怨无悔地奉献着生命光华,春风化雨般为创建和谐社会贡献了个人力量。
北京治白癜风的医院北京哪有治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