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只有一个左侧脐以下感觉减退,伴双

时间:2017-2-15来源:疾病危害 作者:佚名 点击:

作者:上海医院神经内科辛晓瑜

病史

患者,女性,34岁。年5月因“咳嗽、发热、蛋白尿、关节疼痛”等不适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给予泼尼松片、吗替麦考酚酯片口服治疗,年停用泼尼松片。年4月,因膝关节疼痛,考虑SLE复发,继续口服泼尼松片至今,现口服泼尼松片6片/日。

年10月9日,患者早上起床时感左侧脐以下麻木及痛觉减退,伴有双下肢乏力,无明显前驱感染史,无发热,无大小便功能障碍。症状逐渐加重,年10月10日外院就诊,行胸椎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提示:“未见明显异常改变”。为进一步诊治收治入我院。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否认其他病史,否认毒物接触史。

上海人,出生居住在原籍;无特殊不良嗜好;适龄结婚,配偶体健。

否认家族脑血管疾病史。

查体

体温36.3℃,脉搏80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80mmHg,足部可见皮损(图1),心肺腹部未见异常。

图1患者足部皮损

神清,精神可,言语清楚,查体合作,对答切题,颈软,无抵抗,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射灵敏,双侧瞳孔直径0.3cm,双眼球活动好,双侧额纹对称,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上肢肌力5级,双下肢肌力4+,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上肢腱反射(+++),双下肢腱反射(+),双侧霍夫曼征(+),双侧病理征(-)。左侧脐以下针刺觉减退,双下肢位置觉、运动觉正常,双侧指鼻、快速轮替试验完成可。

入院后病情变化

患者年10月19日下午3时回宾馆休息,当时神清,未诉头痛等不适。

10月20日凌晨3时30分突然出现头痛,伴有恶心呕吐,约10分钟后出现意识丧失,无肢体抽搐。

4时20分家属送回病房。追问病史,无头部外伤史,查体:呈昏迷状态,呼之无反应,疼痛刺激有反应,双瞳孔不等大,右侧瞳孔4.0mm,左侧瞳孔4.5mm,对光反射消失。双侧巴氏征阳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7分。测血压/90mmHg。测末梢血糖7.3mmol/L,急行头颅CT检查示:左侧额叶出血,伴左侧硬膜下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线偏移<1cm。急予甘露醇、甘油果糖脱水降颅压,止血芳酸、酚磺乙胺止血,尼莫地平预防继发性血管痉挛,神经细胞营养药改善脑功能。

至10月20日中午12时,患者意识水平较前有所改善,呈昏睡状态,呼之稍有回应,可遵嘱伸舌,四肢有不自主活动。GCS9分,。双瞳等大,直径3mm,对光反射(+),生命体征平稳。

至10月20日晚上6时,患者意识进一步改善,呈嗜睡状态,呼之有应答,四肢能遵嘱活动。GCS13分。至10月23日,患者神志转清,呼之可应,GCS15分。以后出院门诊随访。

12月21日,患者在无明显诱因下再次突然出现言语含糊、右侧肢体活动不利、视物模糊后入院。头颅MRI提示:“左额顶叶、左基底节、右顶叶、左侧小脑半球多发急性脑梗死”,后合并继发性癫痫、肺部感染、房颤,家属放弃积极抢救,于12月30日死亡。

辅助检查

-10-13,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

-10-13,血清免疫学指标:红细胞沉降率81mm/h↑,类风湿因子23IU/ml↑,抗链球菌溶血素“O”<25IU/ml,免疫球蛋白IgGmg/dl↑,免疫球蛋白IgAmg/dl补体Cmg/dl↓,补体Cmg/dl↓,免疫球蛋白IgE25.7IU/ml,免疫球蛋白IgMmg/dl,补体.0U/ml。

-10-14,尿六联:尿视黄醇结合蛋白10.53mg/L↑,尿液肌酐11.24mmol/L,尿免疫球蛋白G9.09mg/dl↑,尿转铁蛋白3.12mg/dl↑,尿微量白蛋白64.30mg/dl↑,尿α1微球蛋白1.89mg/dl↑,NAG活性10.30U/L,尿白蛋白比肌酐57.21↑。

-10-16,免疫相关指标:RNP/Sm抗体阳性(++),抗Sm抗体阳性(+),抗SSA抗体阳性(++),抗Ro-52抗体阳性(++),抗SSB抗体阴性(-),抗SCL-70抗体阴性(-),抗PM-Scl抗体阴性(-),抗Jo-1抗体阴性(-),抗着丝点蛋白B抗体阴性(-),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阴性(-),抗双链DNA抗体(定性)阳性(+),抗核小体抗体阳性(++),抗组蛋白抗体阴性(-),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阳性(+),抗线粒体-M2抗体弱阳性(±),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心磷脂抗体(-)。

-10-15,胸片正位片:两肺未见确切活动性病变。

-10-17,头颅MRI增强:右侧额叶、双侧半卵圆中心、右侧颞叶、左侧丘脑及右侧枕叶斑片状异常信号,增强扫描提示:左侧丘脑及右侧枕叶病灶见小片状强化,余病灶未见强化(图2)。

图2头颅MRI增强提示:颅内多发异常信号及左侧丘脑强化病灶

-10-20,头颅CT平扫:左侧额颞顶部硬膜下血肿,左侧额叶血肿,脑疝形成,脑实质肿胀,右侧小脑半球及颞枕叶散在斑片状低密度影(图3)。

图3头颅CT提示:左侧额叶血肿,左侧额颞顶部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疝形成

-11-9,头颅CT:左侧额颞顶部硬膜下血肿,左侧额叶血肿,较年10月29日有所吸收,脑疝形成,脑实质肿胀较前稍减少,右侧小脑半球及颞枕叶散在斑片状低密度影(图4)。

图4头颅CT提示:左侧额颞顶部硬膜下血肿,左侧额叶血肿,较前片-10-29有所吸收

-12-22,头颅MRI:1.右额顶叶、左侧基底节区及侧脑室体旁、右枕叶及左侧小脑半球急性脑梗塞,右枕叶脑梗死周围可见软化灶;2.左额叶血肿,部分吸收;3.左侧基底节区及额颞叶多发腔隙性脑梗塞(图5)。

图5头颅MRI示:右额顶叶、左侧基底节区及侧脑室体旁、右枕叶及左侧小脑半球多发急性脑梗塞

脑血管病疑难病例大讨论——真相只有一个

基于病史、查体和当前辅助检查,探寻导致患者病情不断进展的“罪魁祸首”到底是谁?为了侦破此案,还需要进行哪些调查?欢迎留言参与“破案”,我们期待您的精彩的发言和犀利的分析。

患者最终诊治结果和病例分析将于下期揭晓。还有专家的深度点评哦。如果您的发言够精彩,也将有机会在报纸上同期呈现。

无论多么复杂的病例,真相都只有一个!快快拿起手机参与吧,也许“名侦探柯南”就是你。

医院有疑难、曲折的病例,愿意让大家来讨论,欢迎发给我们。除了得到全国各地同道的分析讨论外,还能得到大咖指点。也许,还有意想不到的惊喜等着你哦~









































北京如何安全治疗白癜风
白癜风的病因


转载注明  http://www.pbczw.com/jbwh/5692.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脑干出血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