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辨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药疗法

时间:2016-12-7来源:疾病危害 作者:佚名 点击: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妇科中较为难治的一种疾病,病势缠绵,复发率高。本症是指本该长在子宫最内层的内膜组织,却异常地生长在子宫内膜以外的地方。一般来说,这种长错了地方的子宫内膜组织,多半生长在盆腔的组织器中,譬如卵巢,输卵管,宫骶韧带,直肠阴道隔膜,盆腔腹膜,阴道,宫颈肌层内等部位。由于内膜异位的部位不同,表现也各有所异,最常见的症状是痛经、不孕和性交疼痛,严重影响到女性的婚姻质量和日常生活。

  一、易发人群

  近20多年来,内异症的发病率似有增多趋势,75%的患者年龄在25~45岁之间,同时也发现不少小于20岁的病人,这是因为随着诊断方法的提高,腹腔镜的检查,而提高了诊断率。日本的一篇报告也证实,因妇科病而做腹腔镜检查,有10%是内异症,同时也发现在生育年龄层中,尤其是晚婚延迟生育的妇女中罹患率较高,其形成的原因与经血倒灌腹内,胚腔细胞化生,子宫内膜的细胞经血液和淋巴转移有关,自体免疫失调使子宫内膜能在异地生根成长也是形成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内异症较常发生于社会地位较高或经济状况较佳的妇女。在美国,以白种富人患者较多,经济卫生情况差的人群很少患有此症;此外,结婚较迟,生育较晚且孩子较少者。也易罹患此症。

  二、临床表现

  1、痛经:剧烈难忍,时间较长,从经前1~2天开始,直至月经干净为止。痛经逐年加剧,疼痛多位于少腹部有扩展到腰骶部及肛门附近或有性交疼痛。

  2、月经异常:表现为月经量多,经期正常,或经量减少,经期延长,淋漓不尽。

  3、不孕:引起不孕的原因可能与输卵管粘连而影响管壁的蠕动及吸取卵子的功能,或因患者常合并有无排卵月经所致。

  4、尿路及肠道刺激症状:表现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里急后重,排便困难,或周期性便血等。

  5、体征:盆腔有结节、包块,有明显触痛。

  三、诊断

  以往主要依靠病史及体征。对于不典型者漏诊与误诊率较高,不少病人在剖腹后才确诊。近年来,主要通过腹腔镜观察,结合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率明显提高。

  

  四、中医对内异症的认识

  中医本无此病名,但类似本病的记载,却大量散见于“痛经”、“崩漏”、“癥瘕”、“不孕”的文献之中。

  1、病因病机

  近代医家认为内异症的发生是因妇女经期、产后生活不节或多产分娩、小产或手术不慎等因素导致冲任损伤及胞宫的藏泻功能异常,使经血不能循常道而行,部分经血不能正常排外而逆行,以致“离经之血”蓄积体内而成瘀血,日积月累形成癥瘕。从中医理论分析,本症瘀血内停是基础,湿浊继生和癥瘕形成是其发病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肾是生殖发育的物质基础,五脏六腑之精皆藏于肾,精可化血,“精血同源”,如肾亏精少则冲任胞脉失于濡养,造成冲任气血不足,气血易滞而瘀阻,则血不归经而出现月经不调和不孕,形成本虚(肾虚)标实(瘀血内阻)之势。

  2、辩证论治

  中医治疗内异症,应始终以活血祛瘀为治疗大法,根据辩证或兼以行气、祛寒、清热、补肾。临床一般分为四大类型。

  ①气滞血淤型

  主证:继发性,渐进性痛经,经前及经至1~2天为甚,小腹胀痛,拒按,伴肛门坠胀,经行不畅,或经量多,或淋漓不净,经色紫黯夹血块,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或伴胸胁、乳房胀痛,不孕,舌紫暗有瘀斑,苔薄白,脉弦,检查子宫增大,或盆腔有结节,包块。

  治法:理气活血,破瘀消癥。

  方药:内异消方

  丹参20克,赤芍15克,桃仁12克,三棱10克,当归12克,鳖甲15克,香附12克,枳壳12克。

  加减法:

  经期腹痛甚加延胡索10克,木香10克,蒲黄15克,五灵脂10克以行气止痛。

  经期延长,经行不畅加红花、川牛膝各10克以活血通经。

  经量过多者,去桃仁,三棱,莪术,丹参,加蒲黄15克,三七粉6克(冲服),益母草20克,血余炭10克以化瘀止血。

  大便不通加大黄10克,枳壳12克以行气通腑并化瘀。

  ②寒凝血瘀型

  主证:继发性,渐进性痛经,经前数日及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经量少,经色黯黑,有血块,畏寒怕冷,四肢不温,不孕,舌淡黯,苔白润,脉沉紧,检查子宫增大或盆腔有结节,包块。

  治法:活血祛瘀,温经散寒。

  方药:桂枝茯苓丸加减。

  桂枝10克,茯苓15克,赤芍15克,丹参10克,桃仁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当归15克,吴茱萸10克,小茴香10克。

  加减法:

  经期小腹痛甚加乌药12克,香附12克,延胡索12克以理气止痛。

  月经量多,有瘀块,去三棱,莪术,丹参加炒蒲黄10克,艾叶炭10克,三七粉6克(冲服),金樱子30克,以化瘀温经止痛。

  不孕加熟附子10克,菟丝子20克,淫羊藿15克,川断15克以温肾助孕。

  ③瘀热互结型

  主证:渐进性痛经,以经前1~2日及经期为甚,小腹疼痛拒按,肛门坠胀,有灼热感,经量多,色鲜红或暗红,夹血块,可伴带下量多,色黄,口干口苔,小便黄短,大便秘结,舌质暗红,有瘀点或瘀斑,苔薄黄或薄腻,脉弦滑数。检查子宫增大,或盆腔有结节,包块。

  治法:活血化淤、清热消癥。

  方药:棱莪消积汤合小承气汤加减。

  三棱10克,莪术10克,赤芍15克,丹皮12克,丹参30克,桃仁12克,败酱草20克,大黄10克,厚朴12克,枳实15克,鳖甲15克。

  加减法:

  经期小腹痛甚加香附12克,木香10克,延胡索10克以行气止痛。

  月经量多去桃仁、丹参、三棱、莪术加生蒲黄15克,地榆15克,茜草根15克,益母草20克以化瘀止血。

  合并感染见带下量多色黄,加黄柏12克,银花藤30克,败酱草20克,车前子15克以清热利湿。

  ④肾虚血瘀型

  主证:继发性、渐进性痛经,以经期及经后为甚,痛引腰骶,伴肛门坠胀,经血淡黯、夹小血块,头晕耳鸣,不孕,小便清长,夜尿频多,面色晦黯,舌淡黯、有瘀点或瘀斑,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活血化瘀,补肾益精。

  方药:桂枝茯苓丸合左归九加味。

  经期量多者,去三棱、莪术、丹参,加党参20克,生黄芪15克,白术15克,何首乌20克,金樱子30克,艾叶10克,川断15克,以补肾益气温经止血。

  痛经明显者加用乌药12克,延胡索12克,香附12克以行气止痛。

  肾阳虚衰见畏寒肢冷,加熟附子10克,艾叶10克,吴茱萸12克以温补肾阳。

  3、中药保留灌肠

  由于病灶在盆腔内,特别在子宫直肠陷凹、宫骶韧带、子宫后壁下段,保留灌肠可使药液渗透,直达病所。

  ①复方毛冬青灌肠液:毛冬青、败酱草、忍冬藤各克,大黄、枳壳各克,煎液配成20%浓度装瓶备用。每晚保留灌肠毫升。月经期停用。灌肠前排空大便,灌肠后保证药液停留4小时以上效果更佳。

  ②棱莪灌肠方:三棱、莪术、蜂房、皂角刺、赤芍、黄柏各20克,煎成药液保留灌肠,经期停用。

  4、中药外敷

  双柏散:大黄、侧柏叶各0克,薄荷、泽兰、黄柏各克,共研细末备用。用20~克开水和蜜调制,外敷下腹部痛处,每日2次。月经期停用。

  5、综合疗法

  中医治疗内异症的辅助疗法甚多,除了口服中药、灌肠和外敷外,还可配合耳针(取穴子宫、卵巢、肾上腺、肾穴等)、针灸、TDP灯或红外线,微波、周林频谱仪等局部照射理疗、直接照射盆腔局部痛处,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其疗效会更加。

  6、服药方法

  治疗内异症的服药方法也很有讲究,一般应在经前7~10天开始服药,服至月经第五日才停服,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连服2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一般轻者服一个疗程即愈,重者需服2~3个疗程。服药后痛经、性交痛、肛门坠胀等症状会很快消失。

  五、防治要点

  1、早发现,早治疗:本症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所以亲人中有严重痛经或疑患有内异症的女性,应该主动去检查,以利早期发现,抓治疗时机。内异症患者更应定期复诊和检查。

  2、现代医学治疗内异症一般是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疗法。

  ①药物疗法:如假孕疗法、雄激素疗法、假绝经疗法和药物避孕等疗法。如长期服用避孕药可抑制排卵,促使子宫内膜萎缩和月经量减少,使经血及内膜碎屑逆流至腹腔的机会相对减少,但是肥胖和抽烟女性不适合服避孕药。临床普遍反映,运用激素类药物治疗本病效果不太显著,副作用也大,价格昂贵且复发率高,特别对生育年龄的妇女来说很难接受。

  ②手术治疗:对病灶较大,卵巢内膜异位囊肿较大或子宫增大明显,经中西药治疗无效者,应行手术治疗。根据患者年龄,有否生育要求和病灶情况,分别采用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全宫切除术或全宫加双附件切除术等。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操作,如人工流产会增加内膜碎片逆流入盆腔的机会。此外,不严格掌握放置宫内节育器的适应症及术后并发症未及时处理,均可引起经血逆流、增加子宫内膜种植的可能性。

  

  3、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女性的身体要有健全的免疫系统,才能有效地吞噬流窜的经血和内膜组织。规律的生活,足够的休息,正确的饮食和合理的锻炼,均能有效地提高自身免疫能力。

  4、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中医的活血化瘀疗法具有改变血液流变学,改善全身和局部血液循环、降低血浆前列腺素含量和抑制异位内膜生长等作用,故运用此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确实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整体调节、多途径作用、疗效较好、无明显毒副作用等优点,值得广泛应用。

  

周志宽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教授

  擅长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压、中风后遗症、病毒性心肌炎、脑栓塞、老年痴呆症等),消化系统疾病(胃炎、溃疡、结肠炎),肝胆疾病(肝炎、胆囊炎、脂肪肝、结石症),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咳喘病,咽炎,鼻炎),妇科病(月经不调、痛经、带下、乳腺小叶增生、子宫内膜异位、多囊卵巢综合症a、阴道炎、外阴营养不良、产后缺乳、更年期综合症),男科病(遗精、阳痿、早泄、不射精、精液不液化、血精、性功能低下)。

  此外,对糖尿病、前列腺增生、抑郁症、慢性疲劳综合症、痛风、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头痛、失眠、便秘及肿瘤等疑难杂症,均有较好的疗效。

  年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医疗系(六年制),一直从事临床研究工作。原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研究员、研究生导师。曾受邀加拿大、坦桑尼亚国、香港等地从医多年,有丰富的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退休后兼任《现代中医药》杂志常务编委。

  学术成就

  1.先后荣获国家、部级、省级科技进步成果奖十项。

  2.发表专业著作五部,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和科普文章余篇。

  专家坐诊时间:周一全天。









































哪里可以治疗白癜风
治白癜风中药


转载注明  http://www.pbczw.com/jbwh/3665.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脑干出血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