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脂质透明样变性或小动脉瘤
时间:2015-1-18来源:疾病危害 作者:佚名 点击:次
本病的治疗原则是防止继续出血,保持呼吸道通畅,降低颅内压,注意水和电解质紊乱,防止并发症
发病机制:脑动脉壁薄弱,肌层和外膜结缔组织较少,缺乏外弹力层长期高血压促使脑小动脉血管壁结构变化.形成脂质透明样变性或小动脉瘤,在血压突然升高时,破裂出血深穿支动脉为出血的主要部位
高血压病是导致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其他原因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瘫、血友病、红细胞增多症和镰状细胞病等)、脑淀粉样血管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炎、夹层动脉瘤、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梗死后脑出血、抗凝或溶栓治疗等
导致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
50岁以上有高血压史的病人,在情绪激动或体力活动时突然发病,迅速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颅内压增高症状,伴偏瘫、失语等体征,诊断不难,ct检查可明确诊断(.:叉叉)
血肿压迫周围脑组织,引起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及脑组织移位,可导致天幕疮、枕骨大孔疵,或继发脑干出血、坏死,常是脑出血致死的原因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的白发性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10%—30%
- 上一篇文章: 千万不要认为年轻就是本钱
- 下一篇文章: 脑出血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脑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