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尽所有49岁的他临终捐出器官让至少6
3月7日,49岁的陈航先生在浙江大医院判定为脑死亡,生命戛然而止。悲痛之余,陈先生的妻子、母亲、儿子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捐献他所有能用的器官。
在浙大二院全院上百名多学科专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7日下午,陈先生捐出四大器官(1心脏、1肝脏、2肾脏)及一对眼角膜,完成生命的“交接仪式”,至少六人将因他重获新生。
陈航妻子告别丈夫
突发脑梗入院
陈先生一家是杭州人,夫妻俩都姓陈,还有一个在上大学的儿子。陈太太说,在发病之前,老陈除了有些胖,血压偏高,平时也都还正常。这段时间因为疫情,他都没怎么出过门,走动很少。
2月17日,他们和往常一样吃过了晚饭,陈先生饭后在饭桌前坐了大概10分钟,突然说,半身有麻痹感,头很晕。
陈太太回忆,“当时我先让他躺下休息,休息了一会儿,我问他感觉有没有好点?老陈说,还是老样子。我当时就意识到,老陈可能发生了脑梗。我马上拨打了急救车,直接送到浙大二院。”经过全力抢救,仍然无法挽救生命。
陈先生没有再醒过来。据浙大二院脑重症医学科胡颖红主任介绍:陈航出现“脑干出血”转入了脑重症医学科,入科时已深昏迷,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呼吸。经全力抢救,病情无好转,目前经过临床评估以及脑电图和脑血流检测等确认,患者巳判定为脑死亡。
家人告别陈航
艰难做出器官捐献的决定
“因为我工作的原因,我知道脑干出血的预后并不好。所以当时是发病后,大概也就2-3天的时间,我们就已经有了最坏的打算。”陈太太说。
当时,陈太太与婆婆俞阿姨商量,要不要捐献他的器官,让他的生命得以延续。因为在陈先生生前,他们曾在一次朋友聚会时谈到过这个话题,大家伙对器官移植都表示理解与支持。陈先生还曾表示,如果自己有一天发生意外,也愿意捐献器官。“只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天竟然来得这么快。”陈太太哽咽。
陈先生的母亲俞阿姨,第一时间同意了媳妇的想法。“之前媳妇来和我说的时候,最开始说的是捐眼角膜,我一点都没考虑就答应了。后来大概也没多久,我想着,如果这样能让我的儿子生命延续下去,也就同意了多个器官捐献。”
俞阿姨的想法很简单,但能做出这个决定却远比想象的难太多。两个月前,俞阿姨的老伴因病离世,如今儿子也突然离世,俞阿姨说,她的心情至今还未平静,仍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
他是一个称职的儿子、丈夫和父亲
“我儿子是一个称职的儿子、称职的丈夫、称职的父亲。”俞阿姨告诉记者,在老伴重病的那会儿,医院里轮流照顾了五个多月,一人晚班一人白班,从没间断过。医院里的医生护士,还有其他的病友、陪护,遇到她都不约而同地和她说:“你家儿子太孝顺了。”
俞阿姨说,这是让她特别欣慰的,如今也是特别让她悲伤的事。
“太遗憾了,我的儿子这么年轻,他走得太早了……”俞阿姨擦了擦眼泪,说了一句令记者潸然泪下的话:“如果儿子知道我们把他的器官捐献出去了,他肯定会同意的。希望他一路走好,如果下辈子有缘,能继续做我的儿子。”
杭州男人陈航
陈先生的儿子小陈一直在安慰着妈妈和奶奶,爸爸和爷爷的相继离世,让这个还在上大学的孩子在不经意间成熟了很多。“说实话一开始我是害怕的,像是一下子没了依靠,有点不知所措。我还在读书,都还没开始做自己想做的事,还没证明自己,还没回报他们,家里的长辈却离开了……”小陈坦言。
在儿子小陈的眼里,陈航是一个非常可靠的父亲,甚至还带有一些神秘。“我有时候打心底佩服他,他真的很厉害,有很多朋友,认识很多人,跑到哪里都吃得很开。不管是对家人,还是对外人都非常好。”
对于妈妈和奶奶的决定,小陈完全赞同。他说,器官移植这件事情是应该做的,如果有一天他走到生命的尽头,他也会同意做相同的事。
4台手术在两院区同时进行
经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供体和受体均为阴性,浙大二院开启了这场生命接力。
3月7日下午,陈先生从浙大二院脑重症ICU推出,送往手术室。“老陈,醒一醒,再看看我们!”老母亲、老婆、儿子,撕心裂肺地呼喊,目送着他。
下午4点,陈先生被推进手术室,医护人员摘除器官前后都为他深深鞠了一躬。随后,4台器官移植手术,在浙二两个院区同时展开。
董爱强心脏移植团队为一位37岁男性,进行心脏移植手术。这是父母眼中非常优秀的儿子,10多年心脏病史,目前严重心衰,病入膏肓,双下肢极度水肿,严重腹水,上半身皮包骨头,药物治疗已到尽头,如不移植,生存日子屈指可数。截至发稿前,心脏移植顺利完成。
王伟林肝移植团队中的严盛教授等,将为一位47岁的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手术。
肖家全肾移植团队为一位48岁、一位68岁患者进行肾脏移植手术。这两位都是尿毒症患者,依靠血透,维持生命。
浙江每年有两百多例器官捐献
“这次的家属本身对器官捐献也比较了解,我们介入很顺利,当时唯一担心的就是患者家中年岁已高的父母。但出乎意料的是74岁的患者母亲也第一时间同意了器官捐献,让生命延续,救更多的人,这让我们很感动。”器官捐献协调员严磊说。
对严磊而言,这份坚持了7年的工作,随着大家越来越多的了解,正在发生着变化。“以前家属对于我们的到来,大多第一反应是抵触和责备,不等开口就将我们赶了出去,如今越来越多人愿意让我们先把话说完,再做决定。”
他介绍,浙江省志愿登记捐献器官的大概有5.5万人左右,完成捐献的每年大概有两百多例。但对于有器官移植需求的患者来说,仍是比较紧缺的,器官捐献人数与器官需求比例大约1∶30。
(原标题《“如果下辈子有缘,请继续做我的儿子。”74岁杭州母亲含泪捐出49岁儿子器官,至少6位患者将因他重获新生》。编辑:李睿)
- 上一篇文章: 六旬男子脑出血导致偏瘫5岁编外康复师
- 下一篇文章: 健身时单杠脱落,男子摔伤致脑出血医生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