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高发,卫健委通报已有5人死亡,家
鍥涘窛鐧界櫆椋嶲Q浜ゆ祦缇? http://liangssw.com/bozhu/12376.html
伴随着一年一度的开学季来临,让家长们闻风丧胆的手足口病“逆袭”重来。
9月14日,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年8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根据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手足口发病数在丙类传染病当中排名第一位,达到例,已致5人死亡。
我国每年4-6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部分地区(尤其是南方)10-11月还会出现秋季小高峰。事不宜迟,我们快来了解一下它吧~
手足口病是什么?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以发热、口腔粘膜疱疹或溃疡、手、足、臀等部位皮肤出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
病原学肠道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至少20多种A组肠道病毒血清型可引起手足口病,以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柯萨奇病毒A6型(CV-A6)、柯萨奇病毒A10型(CV-A10)最为常见,其中重症和死亡多数由EV-A71感染所致。
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患者发病后第一周传染性最强。
易感人群
手足口病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6月龄以下婴儿因有胎传抗体的保护发病较少,从6月龄开始发病逐渐增加,1-2岁儿童发病风险最高。低龄儿童发病后得重症、死亡的风险更高。同一儿童可因感染不同血清型肠道病毒而出现多次发病。
为什么会“多次发病”
?
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患者会对感染过的肠道病毒血清型产生保护性抗体,因此,感染同一肠道病毒血清型而重复发病的几率较低。但因多种肠道病毒血清型均可引起手足口病,且相互之间无交叉保护,因此同一儿童可能因感染不同肠道病毒血清型而多次发生手足口病。
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通常病情较轻,呈自限性,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患儿发病初期常出现发热、食欲不振、疲倦或咽喉痛。发热1-2天后,在舌头、牙龈和/或两颊内侧等口腔部位出现水疱,痛感明显,这些水疱初期为细小红点,后形成溃疡。另外,多数患儿手掌、脚底会出现皮疹,皮疹通常不痒,有些皮疹带有水泡,其他部位如臀部、膝盖、肘部、躯干等也可能出现皮疹。部分病例无发热。
只有少数患者的病情会快速恶化,累及脑部、肺部和心脏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
如何预防?
接种疫苗我国自主研发上市的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相关手足口病发病、重症和死亡,但对CA16等其他肠道病毒无交叉保护。针对其他肠道病毒血清型的疫苗尚在研发中。
哪些人需要接种EV71疫苗”
?
EV71疫苗适龄儿童为6月龄-5岁儿童,建议尽早接种,低龄儿童尽量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对于5岁以上儿童和成人,多数已通过自然感染获得免疫,一般不再推荐接种EV71疫苗。
EV71疫苗预防EV71相关手足口病的效果如何?
?
根据疫苗临床试验结果,EV71疫苗对接种者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对EV71相关手足口病的保护效力在90%以上。
个人、环境卫生良好的个人和环境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手段,具体如下:
(1)进食前、如厕后、处理呕吐物或更换尿布后应洗手;
(2)不要与他人共用毛巾或个人物品;
(3)经常清洁和消毒常接触的物品表面,如家具、玩具等;
(4)避免与手足口病患者接吻、拥抱等密切接触;
(5)为防止将病毒传染给别人,患病儿童应居家隔离至康复后一周。
手足口病患儿家居治疗或隔离时注意事项?
?
1.健康监护:患儿居家隔离治疗期间,家长及看护人应密切观察病情,如出现持续高烧、精神萎靡不振、昏睡、或肢体颤抖抽搐等,有可能短期内进展为重症,医院就诊。
2.居家消毒:每天清洁常接触的家具、玩具、地面等,每周用含氯消毒剂消毒1-2次。患者的分泌物、呕吐物或排泄物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或环境,清洁后要及时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
3.做好隔离:居家隔离时限为患儿全部症状消失后1周,此期间患儿尽量避免外出,更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
手足口病能治好吗?
?
轻症手足口病患者和伴有无菌性脑膜炎患者可完全康复。伴有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并发症的重症患者可能会遗留肢体无力、肌肉萎缩、小脑功能障碍、神经发育迟缓、吞咽困难等后遗症,极少数危重患者救治不及时可能出现死亡。
目前肠道病毒无特异抗病毒药,以支持和对症治疗为主,早期识别重症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END
写在最后
各位爸爸妈妈应该清楚地认识手足口病了。在这里疾控中心提醒您,作为明智的家长,应该及早预防、理智对待,一旦怀疑自己的孩子感染发病,首先要送入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临床诊治,同时及时咨询、报告当地接种单位或疾控机构。
让我们共同守护孩子的健康。
(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平安校园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防控10
- 下一篇文章: 家教之窗middot身心保健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