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失眠便秘手脚冰凉名中医送你应季
北京哪些白癜风医院好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有约君说
近日,由广东省中医药局指导,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联合主办、医院协办的“岭南中医科普大讲坛”系列活动在广州日报广报中心启动,两位全国首席科普专家,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金世明教授、医院副院长杨志敏教授联袂打响头炮,带来满满干货。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金世明教授
医院副院长杨志敏教授平时脾虚体寒湿重煲点什么汤,中医调理积食吃些什么药膳,老广都懂一点。但是你全面了解过,没有先进设备的古代,中医是怎么看病的吗?老祖宗传下来的中医智慧是怎么诠释健康概念的?
错过现场和直播的读者,快来听有约君为您梳理专家带来的资讯,还有针对老人家养生的实用药膳和日常防病小妙招送上哦。
人怕病,病怕什么?
病怕防,最好的防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金世明介绍,中医的健康观认为,完整的健康概念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他援引《黄帝内经》提出,健康的生活方式应包括:“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
传统中医认为“上工治未病”,最好的医生是善于指导养生保健的,让人体不容易生病,而不是等到“欲病”的亚健康状况再来进行调理、或者“已病”再来进行医疗干预的,就是“中工”、“下工”了。
人想要健康长寿,最怕生病,那病最怕的是什么?不是药、不是手术、不是钱、不是“财神”。古今中外的医学实践证明,病怕预防。中医预防学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愈防复”三个方面,其中“未病先防”即“养生”。病最怕养生,最怕健康的生活方式。
金世明说,《黄帝内经》提出的健康生活方式“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基本是一致的。
健康是什么?中医这样讲
既然病怕的是健康的生活方式,那健康到底是什么?
世界卫生组织(WHO)年对“健康”定义是:“身体无疾病不虚弱,心理无障碍,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适应社会生活能力,只有当这三方面的状态都达到良好时,才是完全意义上的健康。”
世卫组织还提出了健康的十条标准: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适应环境,应变能力强;
●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抵抗力;
●体重适当,体态匀称;
●眼睛明亮,不发炎,反应敏捷;
●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骨骼健康,肌肉、皮肤有弹性,走路轻松。
杨志敏教授说,对于WHO的这些标准,其实我们古人也都有相应的描述和应对。比如传统练习八段锦,为的就是拉筋拔骨,保持筋骨的柔韧度,促进骨骼和肌肉健康、有弹性。老年人容易出现关节问题,其实保养好筋骨,练好柔韧,这才是保养、保护关节的关键。
传统中医虽然没有“健康”二字,但对人的健康状态的描述,是通过“平”与“和”来表述。古人强调“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根据古代典籍《灵枢·本藏》的论述,健康的状态包括“血气、卫气和”,机体血气和畅、皮肉致密;“志意和”,心理、精神活动正常,开开心心,身体就好;“寒温和”,即天人和,机体能适应外界寒温。杨志敏拿自己举例说,自己的身体在“寒温和”方面有不足,所以要经常使用围巾保暖,低于外界寒温变化,这样就不容易发生不适。
活动当天现场义诊
要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
很多躯体不适其实来自情绪问题
说起“情志”对养生的重要性,金世明教授和杨志敏教授的观点十分一致——面临疾病,更重要的是坚强的心态、正确的生活方式和对待疾病的态度。
杨志敏说,人体具有强大的自我治疗、治愈的体系。当生活方式不对、情绪心态出现偏移的时候,自我治愈的能力就会下降。中医其实就是侧重帮助人体恢复和提升自我治愈的能力。“很多患者经过一段时间中医调理,感觉到吃饭好了,睡眠好了,心情也好了,皮肤也好了,这就是因为人体的系统被“重启”了,身体机能经过一次全新的调整,所有症状都在自我治愈。“杨志敏说。
其实很多人过于
- 上一篇文章: 执业兽医考分的复习资料之动
- 下一篇文章: 日间手术时影响麻醉管理的近期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