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IgG4相关性肾病和干燥综合征肾
来源: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是一种系统性炎症纤维化疾病,几乎可影响所有器官系统。疾病特点为肿瘤样病变和两个标志性的组织学特征,即富含IgG4的淋巴浆细胞浸润和席纹状纤维化。
约15%的患者具有明显的肾损害,即IgG4相关性肾病(IgG4-RKD),主要病理类型有肾小管间质性肾炎(TIN)和膜性肾小球肾病(MGN),表现为MGN时常伴TIN存在。但TIN并非IgG4-RKD特有的病理特征,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所致肾脏累及中也常发生,如干燥综合征(SS)患者,80.5%的患者肾脏病理表现为TIN。除病理特征外,IgG4-RKD在临床特症及实验室指标等方面与Ss肾损害患者也有许多相似之处,本文就两者的鉴别要点进行了总结,供大家参考。
临床表现
IgG4-TIN的平均年龄接近65岁,男性占多数,而SS患者多为女生。IgG4-TIN患者以急进性肾功能减退为首发症状者较SS肾损害患者多。IgG4-TIN最常见的肾外表现是唾液腺炎(83%)、淋巴结肿大(44%)、1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39%)和泪腺炎(30%),患者常有明显的泪腺及唾液腺肿大,但口干眼干症状较SS患者轻,关节肿痛症状也较SS患者少;而SS肾损害患者同时伴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情况明显少于IgG4-RKD患者。
血清学指标
约93%的IgG4-TIN患者血清IgG4水平升高(mg/dL),而SS患者仅有约7.5%升高。与SS患者相比,IgG4-TIN患者发生低补体血症、IgE水平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比例较大,总溶血补体测试提示CH50值低,补体C3和C4的水平也低。未曾认知的IgG4相关性TIN被称之为低补体血症免疫复合性TIN,其特征是低C3和C4补体血症、浆细胞问质浸润、IgG沿肾小管基膜分布。IgG4-RKD患者的血清中常有弱阳性的抗核抗体和RF,但与SS相关的特异性抗体如抗Ro或La抗体多为阴性。
影像学特征
IgG4-TIN患者在增强CT下有明显的影像学特征,可见外周皮质低密度小结节,边界清晰或不清的圆形或楔形病灶,弥漫性斑片状病变或显著的弥漫性肾肿大,而SS肾损害一般无这样的影像学表现。
病理表现
IgG4-RKD和SS肾损害最常见的肾脏病理类型均为TIN,IgG4-TIN。肾小管问质浸润的细胞中以浆细胞为主,在肾活检组织中IgG4+浆细胞10个/高倍镜,在肾切除标本中IgG4+浆细胞30个/高倍镜,且IgG4+/IgG+浆细胞40%,而SS肾损害患者肾小管间质浸润细胞中IgG4+浆细胞常为阴性或未达到以上标准;IgG4-TIN浸润细胞中嗜酸性粒细胞也较SS肾损害常见,且常见独特的席纹状纤维化病变,但IgG4相关性疾病的另一病理特征-血栓性静脉炎在肾脏组织中较少见。另外,IgG4-TIN肾小管间质免疫沉积的发生率也较SS肾损害高。两种疾病肾小球累及率都较低,且都常与TIN同时发生,膜性病变是IgG4相关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的类型,SS肾损害病理也可表现为膜性病变,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免疫沉积中IgG亚型以IgG4占主要。
治疗效果
与SS肾损害患者相比,IgG4-TIN患者对激素治疗的反应更好。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IgG4-TIN患者血清IgG4水平均升高,SS患者血清IgG4水平也可升高,且两种疾病肾外累及器官也有很多重叠。早期IgG4-TIN患者可能缺乏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及席纹状纤维化。部分SS患者肾组织浆细胞浸润程度也可达到IgG4-TIN诊断标准。IgG4-TIN与SS肾损害的鉴别不能靠单一指标,需结合组织学和免疫学特征、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各项实验室指标综合考虑。
长按指纹“识别
- 上一篇文章: 2015年检验士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基础知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