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两位医生倒在了岗位上一死一昏迷
编者按:我想说「今天是个悲伤的日子,又有医务工作者倒在了工作岗位上」,但我更想说,如果医务工作者的正常休息不能保证,那这样的情况未来还是会重现。
今日,丁香头条接到两则悲痛的消息,一位医生过世,一位医生重度昏迷——医院,但他们都是家庭的顶梁柱,是医院的得力骨干,也都牵动医护人员的心。
丁香头条核实,医院骨科医生杜勇4月21日因过度劳累殉职。我们从院方获悉:「杜勇医生4月21日在抢救车祸病人手术中,因劳累过度,昏倒在手术台上,经全力抢救无效,于4月21日21时55分不幸因公殉职,终年三十五周岁。」
医院杜勇同志治丧委员会发布的讣告
杜勇医生生前照片
然而悲伤并未停止。
河南中医院的刘轲医生于4月19日突发脑出血,复查CT显示,右侧基底节区再次出血,出血量多达毫升,此时考虑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淀粉样血管病不除外。
尽管手术持续了将近5个小时,但第二天原病灶再次发生出血,幕下脑干部位也可见散在出血灶,距离病发已经过去三天,可刘轲医生至今还躺在ICU病房昏迷中。(据医药卫生报)
刘轲医生的胸牌
刘珂的学生在手术室外焦急等待
医务工作者过劳并非个例
年3月份,丁香调查推出了有关医生劳动强度的报告,共有名站友参与,医院,医院的骨干力量。
在病房平均管理床位数上,除了门诊以及手术,90.7%的医生需要管理至少5个床位的患者,甚至有23.3%的医生管理超过15个床位的患者。
这一点在有关刘轲医生的报道中也被印实:「每年的三四月份,都是脑病科最忙的时候,脑病四区设置床位52张,但是高峰时,患者多达82人,最近,刘轲负责的患者就有20多位。」
对于外科医生来说,手术工作的强度更是不容小视,42.4%的医生手术日平均手术时间超过8小时。
除了白天工作之外,35%的医生平均5-6天需要值一次夜班,而36.1%的医生可能会遇到一周值两次夜班的情况。
除了值夜班的高频次外,有很多医生值完夜班后还需接着上第二天的白班,头条君身边连着40个小时不闭眼上班的情况大有人在。
而且在调查中,64.1%的医生疲劳程度较为严重。
而令人遗憾的是,51.2%的医生在处理身体不适时选择「忍一忍」,39.2%的医生会选择「自己用药」。给别人健康服务,却不注重自己身体健康,可以说医生很「无私」,但这也是一种「无奈」。
曾经有网友分析医生劳累来源的三个层面:
一是劳动强度,有限的医师资源和无限的患者治病需求,这属于被迫性劳累;
二是专业性质和体制因素:由于医学知识更新较快,临床工作之余医生还要看专业书籍、文献,写论文,投标书……这属于被迫性劳累;
三是医生的自我追求,没有哪一个人愿意落在别人后面,所以就逼死自己往前冲,这属于主动性劳累。
无论是主动性劳累还是被迫性劳累,处在临床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的过劳不应该被忽视,不应该被消耗。
医务人员,当下次身体不适来临时,请放下手头工作,多想下小家。
备注:刘轲医生的消息来源为《医药卫生报》且得到河南中医院院方核实。
编辑:任悠悠
题图:shutterstock
白殿疯病能治好吗北京能治白癜风病的地方- 上一篇文章: 某医院利用3D打印技术成功实施微创穿刺脑
- 下一篇文章: 生命禁区的探索市第一医院成功完成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