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与语言训练

时间:2018-5-15来源:疾病病因 作者:佚名 点击:

内容较长,考验下大家的耐心哦!

一、言语与语言障碍概述

  (一)言语与语言障碍的定义

  言语与语言障碍指在发育早期就有正常语言获得方式的紊乱,表现为发音、语言理解,或语言表达能力发育的延迟和异常,这种异常影响学习、职业和社交功能。这些情况并非因神经或言语机制的异常、感觉缺损、精神发育迟滞或周围环境因素所致。

1、理论上的定义

  (1)一般特殊教育学者的定义

  沟通:思想、信息或概念的交换。它可以是非言语的,可透过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传达,沟通的必备条件是信息发出者、信息、信息接收者。

  语言:是一套既定的符号或文字以系统性的口语产生,用来作为人类表达、接受信息的工具。

  说话:是以有声或口述的方式来表达语言,进行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过程。

  说话的产生包括四个过程:

  第一,呼吸作用制造发音的能量。

  第二,发声是透过声带的振动制造声音。

  第三,共鸣是让声音有独特的特质,以便辨认发声者。

  第四,清晰的声音是口与舌的动作制造出说话的音素。

  以上这些过程中任何一项受到损伤都会导致语言异常,但未必会干扰到语言的学习或阅读、书写。若是听力损失也会造成语言异常,如果一个孩子无法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他便很难开口说话。沟通异常是指在说话和语言两方面都异常,说话异常是指语音的清晰度或流利度异常,语言异常是指对语言符号系统的了解困难即听说读写的能力发展受到损伤。

  (2)语言学上的定义

  凡是语音、语义、语法、语用、语言表达、语言认知上发生异常或在语言发展上有迟缓或异常皆可算是一种语言障碍。

  生理层次上的障碍:呼吸、发声、构音、共鸣、韵律等有关发音的生理器官出現障碍,即信息的输出系统的障碍。与说话知觉或构音运动知觉有关的听觉过程、运动知觉、固有感觉等方面出现障碍,即信息的输入系统的障碍。

2、法定的定义

  (1)美国听语学会(ASHA)对说话和语言沟通异常的定义是:

a.说话异常是指一种说话声音的清晰度及流利度遭受损伤而这种损伤可以在传达的过程中观察到。

  (a)声音异常是指声音的品质、音调、音量、共鸣、长短或组合的产生缺乏或异常。

  (b)清晰度异常是指说话语音产生异常。

  (c)流利度异常是指语言表达的流利度异常,速度和节奏不顺畅,同時也伴随说话者努力挣扎的行为特征。

b.语言的异常是指对语言的理解或使用有困难(或两者皆包括),对于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有困难,或其他文字符号系统的发展不完整。

  (2)依据我国特殊教育法第十五条第四款所称语言障碍是指语言理解或语言表达能力与同年龄者相比较,有显著偏差或迟缓现象,而造成沟通困难者。

  (二)言语语言障碍的分类

1、构音障碍

  正常的构音,是气流由呼吸道出来,通过声带的振动,经由口唇、舌头、牙齿、上腭、咽喉等的动作配合,发出语音。若在构音的过程中,构音方法、位置、速度、力度或动作的协调,则会造成构音障碍。一般的学生最常见的沟通障碍就是构音障碍。

  特征:

  口吃不清,尤其说句子的时候;口腔肌肉,包括:舌头、面颊、口唇,活动不灵活。

2、声音障碍

  声音障碍也称声音异常,发音是有困难,甚至难以发音。

  特征:

  (1)声音沙哑、粗糙、低沉;(2)音调或音量突变;(3)说话漏气;(4)失声;(5)谈话无力;(6)颈部肌肉紧张;(7)经常出现喉咙干、痛、紧.

3、语畅障碍

  说话急促不清,说话时或想说话时,把语句的开始某些语音或音节重复、延长、或结巴。

  特征:

  (1)重复语音达三次以上,而且连续如此。(2)延长语音达两秒以上。(3)中断所说的词句或添加特定的语音或字词。(4)第一句很难开口,如鲠在喉。(5)说话急促不清。

4、特定型接收、语言表达障碍儿童

  指儿童的说话发展比较迟缓,但是其他领域发展是正常的。

  表现特征:

  (1)语意缺陷

  儿童所拥有的单字及概念知识十分有限;

  (2)文法缺陷

  儿童使用文法和造句的能力有限;

  (3)语音发展迟缓

  儿童的语音发展比较同龄缓慢,表现出与低龄儿童相类似的语音特征;

  (4)结合单字的技巧薄弱

  当儿童在18个月时,学会30个左右的单字,开始尝试组合单字,但是这类儿童则一直到学会个以上单字时才尝试组合单字;

  (5)会话能力缺陷

  儿童会话能力(参与对话、聆听、说故事等)无法达到一般儿童的水平,甚至说出句子也有困难。

  二、特殊儿童的言语与语言训练

  (一)智障儿童言语与语言训练的原则

1、生态化原则

2、循序渐进原则

3、与其他领域训练相结合的原则

4、服务团队合作原则

5、家长积极参与的原则

  (二)特殊儿童言语与语言训练的方法

1、顺应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年幼的儿童一般还不能理解语言训练的意义,没有接受训练的意识,他们有可能接受的活动主要是他们感兴趣的,或者是他们需要的,因此,对年幼儿童进行语言训练,必须以儿童为中心,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开展训练活动。当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改变时,训练活动也要随之改变。

2、给儿童说话的机会,不要代劳

  当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他们的言语表达能力也就有了一定的条件。他们逐渐形成用言语进行表达的愿望,并不时尝试用他们所学的语言来进行表达。在儿童言语表达的最初发展阶段,语言结构非常简单,通常只有一个单词,而且发音与成人不同,可能这有某种类似。要听懂儿童的这些言语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时,借助于一定的情景和儿童的手势才能理解。对此,有些家长的应对是代替儿童讲话。从眼前来看,家长帮助孩子说了他们说不清楚的话;从儿童言语能力的发展来看,家长是剥夺了儿童学习讲话、发展言语能力的机会。家长的正确做法应该是让孩子自己说话。只要有可能,就要为儿童创造说话的机会。

3、目光与儿童对视

  如果想要儿童说话,需要与儿童目光对视。因为这样可以使儿童知道,大人在注意他,等待他说话。由于成人与儿童的身高差异,要做到与儿童目光对视,成人必须调整自己的位置或姿势,或者把儿童放在一个较高的位置。

4.运用游戏

  游戏是发展儿童身体和智力的一种最自然的手段。对于发展儿童的语言来说,游戏也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言语是一种设计说话者和听话者两种角色并不断角色交换的游戏,自然是最有利于发展言语能力的。结合这样的游戏进行语言训练,就容易取得较好的效果。

5、边说边做

  在儿童面前,成人边做事边自言自语说明自己的活动,是发展儿童语言理解的一种有效方法。例如,常人可以在孩子面前一边洗自己的手,一边说“洗手”;也可以一边给孩子洗手一边说“洗手”。也可以给孩子某种东西时说出东西的名称。例如,给孩子苹果时可以同时说“苹果”。

6、适当运用辅助器具

  (1)压舌板

  (2)语音沟通版

  (3)电脑科技辅具

7、语言训练的康复操

  第一部分:构音器官运动操

  (1)口部活动

  使儿童的口部肌肉、关节共同协调来完成动作。A.噘起嘴B.咧开嘴C.鼓起腮D.咂咂唇

  (2)舌部运动

充分调动儿童舌部肌肉活动,使舌活动更灵活,能够在发音时找到正确位置。A.伸收舌B.舔嘴唇C.舔嘴角D.弹响舌E.舔绕唇

F.顶两腮

  (3)下颌运动

  提高儿童在发音时下颌的控制能力。A.张口闭口B.左右移动C.前后移动D.上下扣齿

  第二部分:按摩操

  通过按、揉、搓、弹、捏等手法,刺激穴位,从而使参与发音的各部分肌肉的运动功能得到提高。A.抹口轮B.捏下颜C.擦下巴D.弹颧腮E.揉面颊F.轻拍面部

  第三部分:发音儿歌

  根据发音时舌的位置编成儿歌,儿歌中涉及了舌尖音、舌面音、舌根音及卷舌音,并配上动作,让学生边说儿歌边做动作来辅助发音,提高学生的兴趣。

  (三)智障儿童言语与语言训练的内容

1、积累基本词汇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基本词汇又是生活中最常见的、语言中使用最频繁的、能够构造新词和词组的词汇。因此帮助特殊儿童理解、掌握基本词汇是语言训练的基础内容,也是最先进行的内容。积累基本词汇为以后词汇的扩充、语言的发展奠定基础。

2、对话能力的培养

  对话是人们日常生活最基本的、最常用的交往形式,缺乏对话能力,其词汇的丰富与扩充,语法的理解与掌握以及思维的发展都将受到限制。因此要帮助特殊儿童逐步听懂、理解别人的提问,组织语言正确回答;逐步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提出问题,听懂、理解别人的解释;逐步学会与人进行交谈、交涉及讨论等。

3、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是扩大知识面、丰富语言、发展思维、想象力及培养儿童社会性的重要途径。由于特殊儿童的听觉、言语发育落后于健全儿童,接受信息的途径也较普通儿童窄,通过阅读手段帮助特殊儿童进行语言的学习是较好的方法,并且培养阅读能力为今后的继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四)智障儿童言语与语言训练的步骤

1、了解起点行为

2、拟定训练的目标

3、实施训练

4、目标调整与改进

 第二章语言病理基础

  一、发声的生理基础

  二、元音和辅音的声学特性

  (一)元音和辅音的区别

1、气流在发音通道上有无障碍→最主要区别

2、发音器官各部位的状态

3、声带是否振动

4、气流的强弱

5、是否是纯乐音

6、能否自成音节

  (二)元音

1、定义与特点(与辅音对比)

  元音也叫“母音”,发音时气流自由呼出,不受任何阻碍,发音器官各部分肌肉紧张均衡,声带振动、可以自成音节。

2、元音的分类

  区别不同元音主要根据共鸣器形状(口腔形状)

  根据口腔里舌头起作用的部位(分为舌面元音和舌尖元音)

  普通话7个舌面元音,2个舌尖元音;1个卷舌元音。

  舌面元音的音色由舌位的高低、前后、唇形圆展决定。

A、舌位高低:七级:高、次高、半高、中、半低、次低、低

B、舌位前后:三类(前、央、后)

C、唇形圆展:两类(圆、不圆)

  元音的种类:

A、口元音(主要依靠口腔)→舌面元音、舌尖元音、卷舌元音

B、鼻化元音(气流同时从口腔和鼻腔流出)

C、松元音/紧元音:发音器官紧张程度的松紧可以区别意义

D、长元音/短元音:元音音长可以区别意义

  (三)辅音

1、定义与特点(与元音对比)

  辅音又叫“子音”。发音时气流在发音器官某一部分受到阻碍,通过某种方式冲破阻碍而发出音来,发音器官各部分呈紧张状态,声带有时颤动(浊辅音)有时不颤动(清辅音)。

2、辅音的分类:

  辅音的音色是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决定的。

  发音部位:气流通过口腔受到阻碍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

  辅音的发音比较复杂,包括唇、齿、舌、喉各个方面。

  人类语言所能构成阻碍的部位约有十余种,汉语普通话有六种:双唇、唇齿、舌尖前、舌尖后、舌面前、舌面后。

  发音方法:发音方法就是发音时形成阻碍和解除阻碍的方式。

1、排除阻碍方式:送不送气、发不发声、通过鼻腔还是口腔。送气音/不送气音;清音/浊音;口音/鼻音

2、形成和保持阻碍方式:塞音、塞擦音、擦音、鼻音、边音、边擦音、颤音、闪音。

  辅音发音的几种独特情况

1、半元音:介于元音和辅音之间,属于混合音。声带颤动,较为响亮;又略带摩擦;口腔近于开放,乐音成分大些。

  普通话零声母的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韵头都是半元音。

2、腭化辅音:发音时扩大舌面与上颚的接触面,在发辅音时同时加上[j]音,两者合成一个音素。

  英语dew、俄语、普通话[t、t’、n、l]与齐齿呼相拼时,就带有腭化色彩。

3、唇化辅音:发辅音时伴随圆唇动作,一般在辅音下方(或右上方)加“w”。

  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常见,特别是舌根唇化明显。普通话,多数辅音与合口、撮口韵母相拼时带唇化色彩。

4、清鼻音、清边音:声带不震动,然后经鼻腔、口腔的舌边流出,在辅音下方加“o”。汉藏语系中瑶语勉话多见。

  三、儿童语音发展的特点

  四、神经病变与语言障碍

  人类的言语活动有异常复杂的脑机制,大多数言语活动都是需要不同脑皮质的整合作用。其中大脑的左半球额叶的布洛卡区是言语运动中枢,颞上回的威尔尼克区是言语听觉中枢,顶枕叶的角回是言语视觉中枢,这些区域的损伤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

  第三章运动性构音障碍

  一、运动性构音障碍含义

  运动性构音障碍(dysarthria)

  是由于神经病变以及与言语产生有关肌肉的麻痹、收缩力减弱或运动不协调所导致的言语障碍。

  二、运动性构音障碍病因

  (一)脑外伤

  脑损伤始于致伤外力作用于头部所导致的颅骨、脑膜、脑血管和脑组织的机械形变(mechanicaldistortion)。

  (二)脑卒中

  脑卒中(Stoke),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Cerebrovascularaccodent),是一组突然起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

  (三)脑肿瘤

  颅内肿瘤即各种脑肿瘤,是神经系统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一般分为原发和继发两大类。原发性颅内肿瘤可发生于脑组织、脑膜、颅神经、垂体、血管残余胚胎组织等。继发性肿瘤指身体其它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或侵入颅内形成的转移瘤。

  (四)脑瘫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cerebralpalsy,CP)是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内由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症状在婴儿期出现,可伴有(或不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及感知觉障碍。

  孩子出生前:怀孕早期母亲受病菌感染(如麻疹、风疹)、缺氧等;孩子出生时:有难产、早产、新生儿缺氧窒息等情况发生。早产婴儿患脑瘫的可能性比较大;孩子出生后:核黄疸、由感染引起的伴随高烧的疾病、颅内出血等。

  (五)肌萎缩性侧索硬化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是成人运动神经元病中最常见的形式.主要影响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神经核、锥体束的运动系统变性疾病,其患病率为2~3/10万人,以进行性骨骼肌萎缩、无力,直至呼吸肌麻痹而死亡为特征。

  (六)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部位因乙酰胆硷受体减少而出现传递障碍的自家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特征是局部或全身横纹肌于活动时易于疲劳无力,经休息或用抗胆硷酯酶药物后可以缓解。也可累及心肌与平滑肌,表现出相应的内脏症状。重症肌无力少数可有家族史(家族性遗传重症肌无力)。

  (七)小脑损伤

  小脑损伤使小脑的既能丧失,表现在运动上的失调及爆发语言,言语缓慢,发音冲撞、单调、鼻音。有类似“延髓病变的语言”,但后者更加奇特而粗笨,且客观检查常有声带或软鄂麻痹,而小脑性言语为共济运动障碍,并无麻痹。

  (八)帕金森症

  帕金森症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是因位于中脑部位黑质中的细胞发生病理性改变后,多巴胺的合成减少,抑制乙酰胆碱的功能降低,则乙酰胆碱的兴奋作用相对增强。两者失衡的结果便出现了“震颤麻痹”。

  (九)多发性硬化

  多发性硬化是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这是一种炎性脱髓鞘病。髓鞘是一种绝缘神经的脂肪性物质,作用很象电线外的一层包裹物,让神经快速传导其脉冲。脉冲传递是快速、有效的,这使人们能不用太费力就能平稳、快速、协调地运动。在多发性硬化中,髓鞘丧失(脱髓鞘)伴神经纤维把电脉冲传递出、入大脑的发生障碍,于是产生多发性硬化的各种症状。髓鞘脱失的部位(斑块或病灶)呈现硬化(瘢痕)区:在多发性硬化中,这些瘢痕发生在脑和脊髓的不同时期和区域。

  三、运动性构音障碍类型

  (一)痉挛型

  (二)迟缓型

  (三)失调型

  (四)运动过强型

  (五)运动过弱型

  (六)混合型

  四、运动性构音障碍产生机制

  (一)言语产生的机制

  言语的产生是一个需要多个系统和结构连续活动的过程,包括大脑皮层、呼吸肌、喉和其他构音器官,此外还需要反馈、听觉、知觉协同才能完成。(李胜利,言语治疗学,3)

  (二)运动型言语障碍

  正常言语与神经性言语障碍涉及言语产生相关的系统和策略,包括运动的计划和准备,以及产生肌肉收缩和各结构位置变化等运动计划的执行。

  运动性言语障碍通常包括构音障碍、言语失用、口吃等。

  (三)构音障碍的类型及损伤部位的关系

  构音障碍通常会涉及到言语产生系统的大面积损伤,损伤会影响到呼吸、喉部以及上呼吸道等,这种多系统的损伤意味着构音障碍以发音、嗓音、韵律损伤为特征,损伤类型与构音障碍的类型及严重程度有关。

  (四)构音障碍的声学水平

1、发声障碍

  单一音调:各种类型的构音障碍均可能出现

  单一音量:痉挛型、混合型

  费力音:各种类型

  气息音:迟缓型、运动减弱型

  音强弱急剧变化:痉挛型、运动增高型

  不适宜的停顿:迟缓型、失调型

2、共鸣

  喉只能发出单调的基音,经过共鸣之后才能发出悦耳的声音。人的声道是一端封闭,一端开放的闭管共鸣器官,嗓音与共鸣器官的关系非常密切。共鸣器官包括鼻、头部、胸部、咽及气管等。痉挛型构音障碍经常出现鼻化音构音,但是漏气音不常见。但是迟缓型构音障碍鼻化音很明显,且漏气音比例很高。

  五、运动性构音障碍的言语清晰度

  言语清晰度又称为言语可懂度或语音清晰度,即听众可以准确地获得说话者语音符号表达信息的程度。言语清晰度降低是构音障碍的最重要的临床和社会学症状。言语清晰度受多种因素影响,说话者发出的声学信号,听话者对说话内容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特殊儿童的言语与语言障碍的诊断评估

  一、语言障碍的诊断评估

  (一)目的

1、了解儿童语言发展的程度

2、确定沟通行为是否异常

3、探讨障碍的原因及有关问题

4、搜集儿童语言能力发展、障碍状况的资料

5、作为语言教育与矫治方案设计的依据

6、监控教育与矫治的结果

  (二)内容

James()认为评量儿童语言能力应该包括:对早期的认知与沟通行为的评量(社会行为、认知行为)。对语言的知识与运用的评量。

  (三)方法

1、搜集有关资料

  ⑴儿童个案史的资料收集。

  收集儿童的成长过程、家族史、健康史、学业成就、社会能力、情绪稳定性、语言环境等等有关的资料,以便充分掌握导致儿童语言障碍原因的有关资料,为未来进行矫治提供有用的依据。   ⑵生理检查。

  检查儿童的听力、发音器官、呼吸器官等的发育情况。必要时还可以做脑神经生理检查,以确定语言障碍的生理原因。   ⑶智力评定。

  语言和智力发育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心理学界认为语言能力是智力的反映,语言障碍的程度与智力轻、中、重度成正相关的关系。所以智力评定对语言障碍的诊断是很重要的工作。但需注意,许多智力量表的语言部分对真正有语言障碍的儿童如失语症、口吃等语言障碍却无法施测。   ⑷情绪适应的评价。

  情绪障碍或行为异常的儿童容易造成功能性说话异常,应该采用心理测验、访谈、咨询或行为观察分析的方法来诊断语言障碍是否和情绪障碍有关。

  ⑸语言障碍性质的诊断。

  根据科克的介绍可用4种方法来进行(详见《残疾儿童的教育诊断》)。   ⑹根据各类语言障碍的症状来决定是否存在语言障碍的情况。

2、行为观察

  观察个案在不同情境中的行为表现:动机与情绪、注意力、认知行为、性格、人际关系、沟通能力。

3、诊断评估的体系

  国外的语言评量体系是非言语心理测试和语言能力测试的结合。非言语心理测试主要反映儿童不受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因素影响的智力成分,如逻辑推理,空间感知、眼手协调和记忆功能等,其主要用途是判断小儿的语言发育障碍是由于是认知发育落后(非言语测试分值低于正常)引起还是单纯的语言障碍(非言语测试分值正常)。目前在欧美国家应用十分广泛的非言语测试是Leiter-R。在美国,应用最广泛的3岁前语言评估量表是Rossetti婴幼儿语言量表和学龄前语言量表(PLS)。

4、标准测验

  (1)丹弗发音甄别测验(DenverArticulationScreeningTest)

  (2)皮博迪图画词汇测验(PeabodyPictureVocabularyTest)

  (3)戈德曼-弗里斯托发音测验(Goldman-FristoeTestofArticulation)

  (4)语言听力理解的感受-表达-形成语言的测量量表(Receptive-Expressive-EmergingLanguageScaleTestofAuditoryComprehensionofLanguage)

  (5)儿童的符号测验(TokenTestforChildren)

  (6)伊里诺斯心理语言能力测验(IllinoisTestofPsycholinguisticAbilities)

  (7)卡罗引发语言表(CarrowElicitedLanguageInventory)。

  (8)学前儿童语言障碍评量表3—5岁(林宝贵、林秀美,)

  (9)学前儿童语言障碍评量表5—15岁(林宝贵、林秀美,)

  (10)毕保德图画词汇测验(陆莉修订,)

  (11)语言听力理解的感受-表达-形成语言的测量量表(Receptive-Expressive-EmergingLanguageScaleTestofAuditoryComprehensionofLanguage)

  (12)儿童的符号测验(TokenTestforChildren)

  (13)伊里诺斯心理语言能力测验(IllinoisTestofPsycholinguisticAbilities)

  (14)卡罗引发语言表(CarrowElicitedLanguageInventory)。

5、非正式评量

  (1)建立语言样本

  (2)看图说故事

  (3)填空测验

  (4)面谈

  (四)言语语言障碍的诊断评估原则

1、诊断包括对个案沟通异常状况的评量以及与异常状况可能有关的原因。

2、探讨维持和导致症状恶化的条件。

3、区分初步检查时令说话及语言症状产生混淆的并发症状。

4、在语言病理学和听力学中,诊断在补救方案之前。

5、医学模式与教育模式是不同的。

  (1)医学模式着重发现其病理和原因。

  (2)教育模式不注重病理和病因状况,强调诊断要指出沟通行为的障碍领域,并集中注意于如何补救。

  (五)言语语言障碍的诊断评估过程

1、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是一个发问的过程,主要是经过对个案及能够代替回答的个体的询问,以获得有关异常的讯息。

Darley()认为基本的个案史应包括(1)障碍状况(2)个人或机构的转介资料(3)说话障碍史(4)发展史(5)医疗史(6)学校教育史(7)社会史(8)家庭史(9)重要的晤谈建议。

2、症状的评量

  从个案研究中所发觉的问题,应该透过标准化测验、观察、自然沟通等作进一步的评量。诊断者应该对任何有助于了解症状的信息作评量。

3、假设与预后

  经过个案研究、观察及测验的过程后,诊断者应该对个案的障碍状况及其成因建立假设,并说明治疗的预后。

  预后的正确性由下列因素决定:诊断者的经验、个案的年龄、障碍的原因。

  预后是以个案接受补救方案之后恢复的课程性进行叙述的。

4、对补救方案的建议

  补救方案应该能够消除和减低个案的障碍程度。在诊断报告中所出现的建议,需要其他专家做进一步的诊断。诊断者不应该做医学方面的决策建议,最好由医生提出医学的决策建议。

  二、各类型言语语言障碍的诊断评估程序

  (一)语言异常的诊断程序

  语言行为是一种任意语音的结构系统及使用在人际沟通上的声音序列。(Carroll,)语言行为就是人类对事物及沟通过程的内容。(Bangs)界定语言障碍儿童为无法依循正常形态或序列而学习语言符号者。(WestAnsberry)把语言障碍的个案分成三类:语言发展迟缓、成人受伤、老人性脑功能退化。

  语言异常也可以分为:(1)接受性语言异常——对于听到或看到的信息无法理解。(2)表达性语言异常——以口语或书写进行沟通的能力有障碍。(3)混合性语言异常——接受和表达都有困难。

1、个案研究

2、标准化与非标准化测验

  毕保德图画词汇测验(可估计2.5~18岁个案的语文智慧与认字能力,对中等智商的儿童比较有效,适合阅读障碍者使用,对表达性失语症、口吃、自闭症及脑性麻痹的个案很适用。)、语文发展量表、韦氏儿童智力测验、韦氏学前量表、学前儿童语言发展量表、学龄儿童语言障碍评量表、学前儿童语言障碍评量表、伊利诺斯心理语言能力测验、明尼苏达失语症诊断测验(适用脑伤造成的语言问题)等等。

3、非正式观察与选择性作业

  (1)非正式观察可以弥补标准化测验的不足。

  (2)建立语言样本是评量儿童语言行为时经常使用的技术。

  (3)观察自然情境下说话的某些特征,例如使用文法、反应的平均长度、发音的平均长度、单字反应次数、社会性语言的出现量可作为评量语言异常的有用指标。

  (二)构音异常(障碍)的诊断程序

  构音异常(障碍)是所有沟通障碍类型中,出现率最高的,大约是接受语言治疗的学龄儿童的80%。构音异常是指说话声音中具有替代音、扭曲音、省略音的现象,可以分为机体性构音异常和功能性构音异常。(1)机体性构音异常——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构音器官构造异常、情绪困扰、听觉末梢器官病变造成听力减弱。(2)功能性构音异常——原因不明,没有机体上的病变,只能视为构音结构上特定功能障碍。

1、个案研究

  (1)显著的生理因素

  构音器官的检查:有些舌系带太短等也几乎与构音障碍无关

  语音听辨力检查

  正确音的模仿

  (2)心理因素

  (3)环境因素

2、标准化与非标准化测验

  (1)大量筛选所使用的测验,主要是呈现一些口头阅读材料。

  (2)评量单音的“水平式测验”

  (3)评量背景情境下的发音“深度测验”

3、非正式观察与选择作业

  (1)构音异常的个案一般最先由父母、老师、朋友、同学等以非正式观察的形式发觉出来。

  (2)口部外围机制与构音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对于各种构音异常的个案,都必须检查他们的口部外围机制。

  第五章智障的儿童言语与语言障碍现状

  智障儿童不只是在语言发展的速率上与普通儿童有所区别,其语言运用的品质也较普通儿童差。而且此现象随智力落后的程度的加深而更加明显。调查显示:(沙金、兰亚斯,)

  轻度智障儿童的语言障碍发生率为42%;

  中度智障儿童的语言障碍发生率为72%;

  重度智障儿童的语言障碍发生率为%。

  一、智障儿童的言语障碍

  智障儿童的言语障碍非常突出,而且障碍类别也相当复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智障儿童的语音障碍

1、智障儿童语音能力的发展

  研究发现,语音的获得与发展有一个自然的顺序:

  智障儿童语音获得与发展的大致顺序是:元音(低元音——高元音、不圆唇元音——圆唇元音——央元音),辅音(双唇辅音——舌面音——舌根音——舌尖前音——鼻音——舌尖后音)。

  研究表明:虽然智障儿童的语言发展水平与正常儿童要落后许多,但其言语发展的顺序、阶段特点等却基本一致(马红英,3)。因此,在对智障儿童的语音发展进行研究和对其尽心矫治训练时,我们完全可以参考正常儿童的语音发展顺序和能力发展阶段。

2、智障儿童语音障碍的表现

  常见的十个错误音段为:

  (1)全体智障儿童:zh、ch、sh、f、c、t、s、x、k、q;

  (2)轻度智障儿童:zh、ch、sh、q、s、f、c、x、r、t;

  (3)中度智障儿童:zh、ch、sh、f、t、k、s、c、x、q;

  (4)重度智障儿童:f、zh、sh、c、x、t、k、s、ch、p;

  (5)极重度智障儿童:zh、f、sh、ch、p、t、u、s、g、an。

  调查发现:智障儿童最容易获得、发展的8个音段为:m、b、d、h、n、a、i、u。最难获得、发展的6个音段为:zh、ch、sh、z、l、ng。

  智障儿童的发音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种(辅音):

  ①替代

  在辅音发音中智障儿童的替代现象非常突出,而且有些替代是有规律可寻的,有些则规律不明显或根本无规律可寻。

  例如:有规律可寻的是,将送气音发成不送气音,舌尖前音与舌尖后音相互替代。无规律可寻的,个别儿童以z替代c、ch、s、sh、d、j、t等多个音,以d替代p、k、z、zh、c、ch等多个音,以及n、l、r三个音使用混乱。

  ②扭曲

  扭曲音在智障儿童中也相当普遍。

  例如:将舌尖前音s错发成汉语拼音中不存在的舌叶音/∫/,将舌面中音j、q发成腭化音等。

  ③遗漏

  智障儿童在发音时遗漏声母的情况比较少,但是在发以L为声母的音节时,L声母却常常丢失。

  例如:发“绿”音时,智障儿童多发成ü或/ф/,将“梨”发成/L/或者/i/。

  造成这些错误的主要原因:

  一是方言的影响,如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不分,n与l或r混用。二是儿童构音障碍使其在发某些音时难以控制发音器官的协调运动。如控制不好软腭和悬雍垂的运动,可导致口、鼻音不分;控制不好舌头,造成辅音发音时严重的腭化倾向;控制不好气流的大小而导致送气与不送气音混淆。

  智障儿童的元音错误主要集中在:

  ⑴扭曲。单元音发音中e和o的发音不易发准,常出现扭曲现象。因为智障儿童口腔发音器官过于松弛,因而元音的发音出现趋央或趋低的情况。⑵替代。对于[I][ü]的发音情况比较复杂,有时出现扭曲,有时出现相互的替代。⑶遗漏。二合元音和三合元音发音时,常会丢失某一部分的元音,如丢失韵头,ua——变成/A/,了原音段的音质。⑷添加。有时智障儿童在发音添加一个启动半元音,或在该元音发音结束后添加一个收尾元音,其结果改变了原音段的音质,形成了一个复元音。例如;把o发成ou,把a发成ia或ai。

  造成的主要原因是:发音时对口腔开合度大小、圆展程度掌握不好;对二合元音、三合元音以及元音+辅音的鼻韵母发音的舌头运动方向、速度、气流运用的连贯程度等掌握不好所致。

  智障儿童的声调错误主要表现:

  ⑴声调的调值普遍偏低,声带松弛。

  ⑵声调的音长短促,并带有明显的喉塞音色彩。

  ⑶第二和第三声调分辨困难。

  ⑷个别儿童在阳平音上常留有拖音,其形式为在声调扬起后,再留个小尾,小尾作先抑后扬音变。

  研究发现:唐氏综合征儿童在交流中最常见、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发音不清,音节倒置等。通常还伴有嗓音嘶哑、发音异常、口齿不清等特点。这可能与他们的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不成熟有关。

  (二)智障儿童的语流障碍

  主要表现为:说话时断时续,声音越来越低、越来越嘶哑,明显感到言语呼吸不畅、气流不足。

  造成的原因:智障儿童呼吸控制能力较差,特别是言语呼吸水平低。大部分智障儿童在吸气时不会做尽量深的呼吸,也不会储备吸近的气流;而在呼出气流时,不会缓慢而匀速地呼出,而是一下子将气流全部放掉。智障儿童部分言语节律失常与其说话时着急或思维障碍有关。

  (三)智障儿童的声音障碍

  主要表现为:鼻腔共鸣控制失调。研究发现,智障儿童常将鼻音发成口音或仅有鼻化的一个单元音。例如将an、ang发成a或/ε/,好一些则是将这些元音加上一个鼻化过程,形成鼻化元音。

  造成的原因:由于智障儿童的软腭和小舌大多缺少正常的反射,因此软腭和小舌麻痹,无法自主控制其运动的方向和速度,造成气流难以进入鼻腔发音。智障儿童除了普遍存在鼻音障碍外,部分重度智障儿童还存在起音困难,例如,张口而无声、声音嘶哑、耳语声等。这与其语言发展过程中发声晚、少说话、不会言语呼吸等因素有关;也与其说话不自信等因素有关;还与其说话时不会用嗓有关,只有极少数儿童存在声带或腭的器质性病变。

  二、智障儿童的语言障碍

  智障儿童语言障碍主要表现在词汇、语法、语用和非言语手段理解和运用等各个方面。

  (一)智障儿童的词汇发展障碍

1、智障儿童词汇能力的发展

  在词性的获得上,智障儿童首先掌握的是表示称谓、事物、生活用品等的名词;表示动作行为和愿望的动词;表示大小、好坏、多少等容易观察、分辨的形容词。

  其次,是表示用品、身体部位、空间位置的名词;具有判断意义的判断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和呈现、消失等抽象意义的动词;以及表示干净、可爱、对错等抽象意义的形容词。

  再次,发展出了表示抽象事物和时间、处所的抽象名词;表示趋向的动词;表示状态的形容词;表示数量概念的数词和量词;表示对象的介词。

2、智障儿童词汇理解障碍

  智力水平与词汇理解能力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智力水平高者,词汇理解能力高的可能性大,智力水平低者,词汇理解能力低的可能性大。智障儿童词汇理解比较低,主要表现为:⑴对抽象意义的词语理解困难。例如,不能理解“外人”和“外面的人”的区别。⑵对色彩意义的词语理解困难。汉语中有相当一部分词语具有鲜明的色彩意义。比如“魁梧”、“雅致”、“珍贵”等词语在表达时因含有褒贬作用,因而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这些词语的使用能够大大丰富语言的生动性。智障儿童认知水平低,与社会的接触有限,观察又粗泛,所以对这类词汇理解比较困难,容易产生错误。

3、词汇运用障碍

  ⑴词汇量少

  考察儿童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考察儿童获得词汇的总量。智障儿童词汇增长虽然与其年龄同步发展,但在相同的环境和时间内智障儿童词汇两的增长幅度要大大低于正常儿童。

  ⑵词语运用的品质差

  ①常用词语的运用水平低

  对词汇的理解决定对词语的选择运用。

  首先,智障儿童因对词汇的理解不深入或有误,而导致言语活动中的选词、用词不当。

  其次,有时他们也会将学到的某个书面词语不合时宜地用于口语中,令人费解。

  再次,智障儿童将词汇运用于言语实践的能力也较差。

  ②量词使用混乱

  例如,将“一张桌子”说成“一只桌子”。

  ③代词掌握困难

  特别表现在表达中人称的转换时,智障儿童不能依据复述者主体的改变而及时转换人称。

  ④一词多用

  智障儿童因词汇贫乏,因而一词多用现象非常普遍,从而导致语言表达的精确性大大降低。

  ⑤用词单一

  智障儿童因词汇贫乏,因而在表达用词上相当单一,缺少变好,导致语言运用的品质大大降低。

  例如同样表达“响亮”的意思,我们可以用“洪亮”、“嘹亮”来表达。

  ⑥少用或不用虚词

  汉语中想要表达层次分明、逻辑性强、就必须使用虚词,但智障儿童基本不用。为弥补这部分信息,他们多采用语境提示或重新说明的办法完成信息交换。

  ⑦少用修辞性词语

  智障儿童的言语缺少修饰性,话语非常直白,所以给人以言语简单之感觉。

  ⑧词序颠倒

  由于智障儿童对词语所表示的概念不理解,因而出现模仿运用某一词语时词序颠倒的现象。

  (二)智障儿童的语法发展障碍

  语法涉及的是规则,反映使用者的逻辑思维能力,由于智障儿童的逻辑思维较差,可能导致语法运用严重障碍。

1、句子理解障碍

  ⑴紧缩复句理解困难

  紧缩句中省略的成分比较多,理解者必须靠给出的语义信息推知隐含的意义,是较高的思维活动。例如,对“他不说也知道”一句,实际上有两个主语,一个隐含在句中,要根据具体语境推知。

  ⑵部分复句理解困难

  其一,复句中各分句的逻辑联系是靠关联词语表现的,由于智障儿童对抽象的关联词语不易理解,影响了其对复句意义的准确把握。其二,由于复句的意义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形式得以体现的,因而理解复句,就必须整体理解,如果只理解其中的一个分句,就会导致语义理解错误。

2、句法运用障碍

  轻、重度智障儿童主要问题在于其认知水平和交际经验不足,导致其在说话过程中因不知道如何表达而使句子结构混乱或不完整。

  智障儿童句法获得的顺序是:简单单句——复杂单句——复句。单句发展的顺序为:主谓句/非主谓句——特殊句/紧缩复句。而复句的发展的顺序为:并列复句/因果复句——条件复句/假设复句——递近复句/转折复句——承接复句——选择复句。

  ⑴结构简单

  研究显示,平均年龄在十岁左右的中度智障儿童,自发性言语中句子长度平均为4.35个词,仅相当于4岁左右孩子的言语水平。重度智障儿童常常以词代句,说不出完整的句子。⑵句子成分残缺

  智障儿童喜欢省略,最常省略的是句子的动词,即谓语部分。该部分的缺少非常容易造成交际上的歧义。如果没有语境的支持,他人无法理解。

  ⑶随意添加句子成分

  智障儿童在言语中有时不会使用恰当的省略技能,造成句子信息的冗余。

  ⑷疑问句运用能力差

  智障儿童掌握最好的是陈述句,而最差的是选择问句和反问句。反问句是用否定的形式表现肯定的意义,而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义,对此智障儿童难以理解,因不理解当然也就不使用。

  ⑸少用关联词

  不用或在一个分句中使用关联词语,是智障儿童复句表达的一个显著特点。例如,递进复句:“(不但你)不能骂老师,(而且)我也不能骂老师”。承接复句:“老师(先)说,(然后)我说”。

  ⑹逻辑关系混乱

  例如,智障儿童想要表达“我是妈妈的宝贝”这个意思,因对判断中逻辑关系的确定方式没有掌握,说成了“妈妈是我的宝贝”。这反映了智障儿童对领属关系的认识还很模糊。⑺语序混乱

  智障儿童对一般的语序可以把握,对比较复杂的句型、语序把握有困难。

  ⑻无法表达

  当智障儿童面对不熟悉的事物、场景或情感时,他们便无法用言语表达其即时的感受。(三)智障儿童的语用发展障碍 

  语用就是指语言的运用,即运用恰当的语言材料顺序进行交际的能力。语用反映的是言语者的社会价值观念、文化道德趋向和智力发展水平,因而语用将影响交际的成败。

  有些智障儿童的口语发展比较好,口语表达并无明显障碍,这只是从语言结构方面作出评价。如果从语用的角度作进一步的分析评价,便会发现他们的话语不合时宜,或不符合汉民族的思维和用语习惯。如交际违法现场语境、不会延续话题等。

1、语用理解障碍

  智障儿童不知道在什么场景下、跟什么人交际时应该采用什么样的交际手段和交际策略,因此他们的话语总给人以不合时宜的感觉。

  ⑴难以理解言外之意

  首先,他们不能分辨他们所听到的话语是否已经真实地反映了说话者的表达意图。其次,他们也不能理解说话者没有说出的意义。

  ⑵话语的关联性差

  例如,有智障儿童突然跑到父母面前问“你买苹果了吗?”不等父母回答,他已快速跑开。没有前期交际语境,因而无法理解。

2、语用障碍

  交际过程中,语用障碍比语音、词语、语法等障碍更影响交际,它可能导致交际双方的情绪波动,甚至中断交际。智障儿童的语用运用障碍主要表现在:

  ⑴违反交际语境

  由于智障儿童认知障碍及对人文环境、社会契约、文化传统等了解有限,因而他们在说话时常常忽略现场语境,给人不合时宜之感觉。例如在厕所里与人谈论饭菜的问题。

  ⑵忽略交际对象的身份

  智障儿童由于智力发育障碍、社会接触有限、语言环境单一、言语发生晚,交际机会少,所以他们不会依据交际对象选择交际策略。

  例如,当不熟悉的老师向他提问时,他会说“我不说”或“我不告诉你”。显然不符合礼貌交际原则。

  ⑶忽略谦虚准则

  喜欢说自己好、说自己的优点,引起别人不满,导致交际失败。

  ⑷延续话题能力差

  智障儿童交谈中最大的语用障碍就是不会延续话题。

  ⑸轮换技能差

  轮换表达是会话中大家必须共同遵守的一项特定规则。但智障儿童在交谈中很少自觉遵守轮换表达规则。

  (四)非言语交际障碍

  非言语交际手段的获得是靠学习者通过日常有意识地观察、揣摩、模仿、巩固获得的。因而非言语交际手段的运用必须有特定的语言环境、特定的交际双方、特定的事件、特定的心理状态和特地的解决问题需要等几个要素构成。在这一过程中,视知觉、心理发展过程和准确的非言语交际手段理解和运用是最为重要的。智障儿童不善于观察、不善于思考、不善理解等特点导致他们非言语交际手段的障碍。

1、表情语的理解和运用困难

  智障儿童一般能利用和理解如“哭”、“笑”、“生气”等明显的表情语,但不能理解和使用更深入的思想或更细致的情感的表情语。

  例如中重度智障儿童面对他人愤怒的表情,依然表现出轻松愉快;面对别人蔑视的眼神,依然兴高采烈等。

2、手势语的理解和运用困难

  在特定场景下所表达的更复杂的手势语理解就困难。如要准确理解“你轻一点,有些人睡觉了”这样的句子就不容易了。

  第六章失语症

  一、定义

  因脑部损伤,病人在神智清楚,无精神衰退、感觉缺失、发音肌肉瘫痪等情况下,使原以习得的言语语言功能丧失所表现出的种种症状。包括对语言符号的感知、理解、组织应用或表达(即听、说、读、写)等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功能障碍。

  二、常见原因

  (一)脑血管意外

  (二)脑外伤

  (三)肿瘤

  (四)脑炎

  三、失语症的分类Aphasia-Benson()分类

1、外侧裂周失语综合症BrocaA(BA)WernickeA(WA)   传导性A(ConductionA)(CA)

  2、分水岭失语综合症   经皮质运动性A(TranscorticalmotorA)(TCMA)   经皮质感觉性A(TranscorticalsensoryA)(TCSA)   经皮质混合性A(MixedtranscorticalA)(MTCA)

Wernicke脑病又称wernicke-Korsakov综合征,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维生素B1缺乏所致的脑病。我国于年后已报道酒后发生本病的病例。引起维生素、B1缺乏而发生本病的原因有:酒精中毒,营养卫生不良,长期的静脉高营养治疗,婴幼儿喂养失当,同时还可继发于消化系统疾病,严重肝病,播散性结核,肿瘤等疾病。   临床特点为,病人有影响维生素B1减少的病史。眼肌麻痹,以外展运动障碍多见,其次为垂直运动障碍和同向凝视障碍。明显的躯干性共济失调和眼震。有注意力和记忆力障碍和时间、空间障碍,多伴有虚构,意识障碍多表现为嗜睡或昏迷。血中丙酮酸盐含量增高,血清中维生素B1含量及转酮酶活性均降低。部分患者CT扫描有脑室扩大或皮质萎缩。脑电图多为弥漫性的基本节律变慢,且有θ波爆发。   本病采用大剂量维生素B1治疗,并配合补充烟酸和其他B族维生素。本病治疗中严禁未补充维生素B1而先给予葡萄糖,以防止病人突然发生昏迷。

  3、命名性A(AmnesticA)(AA)   4、完全性A(TotalA)(TA)

  5、皮质下失语综合症   丘脑性质A   基底节性A

  不流畅型失语:语量减少,50字/分,说话费力,短语短

  流畅型失语:语量多,字/分,说话不费力,短语不短.

  中间型失语:症状介于两者之间

  赘语:围绕一个说不出的词,说出一串无意义的词

  错语:语音错语(筐-黄),

  语义错语(椅子-桌子),

  新语(鼻子-祖子)

  电报式语言:象发电报一样,只讲表达主要意义的词.   例如:你怎么来的?车--来-

  语音提示    

  选词提示

  四、外侧裂周失语综合症:   复述困难,病灶在外侧裂周区BAWACA   自发谈话:非流畅型 流畅型   流畅型      电报式样大量错语,赘语 错语,赘语   听理解:相对好严重障碍相对好   复述:不正常因听理解差不正常   比谈话好几乎不能复述有错语   命名:不正常不正常不正常   接受语音提示不接受提示接受选词提示

  五、分水岭失语综合症:   复述相对保留,病灶在分水岭区TCMATCSAMTCA   自发谈话:非流畅型或流畅型非流畅型   中间型错语,赘语

  听理解:相对好严重缺陷严重缺陷   复述:好至非常好好或极好相对好   命名:有缺陷有缺陷严重缺陷

  命名性失语:命名障碍突出,其他较好   完全性失语:所有语言功能严重受损。   皮质下失语综合症:与分水岭失语综合症相似,病灶在皮质下   基底节性失语:与TCMA相似   丘脑性失语:与TCSA相似

  六、失语症的评价   失语症的检查

  A国外标准化试验   日本标准失语症检查(SLTA)   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BDAE)   西部失语症测验(WAB)   日常生活交往能力检查(CADL)   功能性交往检查(FCP)   失语症阅读理解检查(RCBA)   B国内标准化试验

  1、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失语症检查(CRRCAE)   2、北京医科大学汉语失语成套测验(AphasiaBatteryofChinaABC)

ABC项目:

1、自发谈话   2、听理解   3、复述   4、命名   5、阅读   6、书写   7、运用   8、计算能力   9、总结

  七、失语症的治疗1、失语症的治疗原则(1)全面语言功能评定(2)首先提高口语理解及表达能力(3)刺激-反应,反应-刺激(4)多种刺激,多种治疗方式(5)先易后难,循序渐进(6)合适的刺激速度(7)强化正确反应,抑制错误反应(8)适当的语言环镜

2、言语治疗的作用3、失语症治疗的具体方法   针对听、说、读、写不同障碍进行治疗(1)听理解训练:A词语听觉辨认B执行指令性C记忆训练   (2)阅读理解训练:   A视-知觉训练 B词语理解训练   C短文理解训练  (3)言语表达训练:   A词语表达训练 B语句表达训练   C唱歌、吟诗疗法 D视觉动作疗法   E阅读训练

  (4)书写训练:   A抄写 B默写 C听写   (5)计算能力训练   (6)辅助疗法:针灸疗法   (7)集体治疗:   同类型的病人相互促进   (8)家庭治疗:   指导家属不同阶段予以不同帮助

  八、常用心理治疗方法

  (一)患者中心疗法

  患者中心疗法(patient-centeredtherapy)首倡者是美国的罗杰斯(CarlRogers)。年他出版了《患者中心疗法》。罗杰斯的理论对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患者中心疗法强调心理治疗是一种患者和治疗者都必须深入置身其中的治疗关系,假如治疗者有无条件的积极   主要目标是:帮助人们培养更实际的生活哲学,减少自己的情绪困扰与自我挫败行为,也就是减轻因生活中的错误而责备自己或別人的倾向(消极目标),并学会如何有效地处理未来的困难(积极目标)。

  (1)基本理论

A:activatingevents,指发生的事件。

B:beliefs,指人们对事件所持的观念或信念。

C:empotionalandbehavioralconsequences,指观念或信念所引起的情绪及行为后果。

D:disputingirrationalbeliefs,指劝导干预。

E:effect,指治疗或咨询效果.

F:newfeeling,指治疗或咨询后的新感觉。

  (2)导致情绪障碍的不合理的信念

  (3)治疗过程及方法

3、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Congnitivetherapy)于本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产生,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求治者的不良认知,从而矫正并适应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

  认知疗法的治疗过程:

(1)建立求助的动机:此过程中,要认识适应不良的认知—情感—行为类型。病人和治疗医师对其问题达成认知解释上意见的统一;对不良表现给予解释并且估计矫正所能达到的预期结果。比如,可让病人自我监测思维、情感和行为,治疗医师给予指导、说明和认知示范等。(2)适应不良性认知的矫正:此过程中,要使病人发展新的认知和行为来替代适应不良的认知和行为。比如,治疗医师指导病人广泛应用新的认知和行为。(3)在处理日常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观念的竞争,用新的认知对抗原有的认知。此过程中,要让病人练习将新的认知模式用到社会情境之中,取代原有的认知模式。比如,可使病人先用想象方式来练习处理问题或模拟一定的情境或在一定条件下让病人以实际经历进行训练。(4)改变有关自我的认知:此过程中,作为新认知和训练的结果,要求病人重新评价自我效能以及自我在处理认识和情境中的作用。比如,在练习过程中,让病人自我监察行为和认知。

  4、行为矫治疗法

  行为疗法(Behaviortherapy)又称行为治疗,是基于现代行为科学的一种非常通用的新型心理治疗方法,是根据学习心理学的理论和心理学实验方法确立的原则,对个体反复训练,达到矫正适应不良行为的一类心理治疗。

  行为疗法主要包括系统脱敏疗法、厌恶疗法、满灌或冲击疗法、阳性强化疗法、发泄疗法、逆转意图疗法、阴性强化疗法、模枋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等。

赞赏

长按







































哪里治疗白癜风最专业
中科荣获2017年度“安全管理优秀奖”


转载注明  http://www.pbczw.com/jbby/9520.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脑干出血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