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查的这些抗体阳性到底代表了什么
读而思deepreader
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功能紊乱,机体产生针对自身抗原的病理性免疫应答反应而引起器官或系统损伤的一类疾病。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是遗传易感个体在环境因素如感染、紫外线、肿瘤及药物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生。
自身抗体检测是自身免疫病诊治中的重要工具,随着早期诊断、规范化治疗的开展,自身抗体检测在疾病诊断、监测及预后评估中发挥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下面为大家介绍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相关自身抗体。1、ANA:ANA是一组将自身真核细胞的各种成分脱氧核糖核蛋白、DNA、可提取核抗原和RNA等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是自身免疫病最重要的诊断指标之一。ANA阳性提示体内存在一种或多种自身抗体,应结合其他临床资料判定其意义。
2、抗ENA抗体谱:ANA的靶抗原众多,采用盐析法从细胞核中提取出来,且不含DNA的一类抗原统称为ENA。临床常用抗ENA抗体主要包括抗Sm、U1-RNP、SSA、SSB、Jo-1、Scl-70和核糖体P蛋白抗体等。抗U1-RNP抗体可在多种风湿性疾病出现,但高滴度抗U1-RNP抗体对MCTD有诊断意义。
抗Sm抗体是SLE高度特异性的血清学标记物,在一些检测方法中常与抗U1-RNP抗体相伴出现,目前由于重组抗原的应用,可以出现单独抗Sm抗体阳性。抗SSA抗体和(或)抗SSB抗体阳性是诊断SS的血清学标准。抗SSB抗体是SS的特异性抗体。
抗Sc1-70抗体是SSc分类标准中的血清学标记物,与预后不良、肺纤维化、心脏病变有关。抗着丝粒蛋白(CENP)抗体是局限型SSc特异性的血清学标记物,提示预后良好。抗Jo-1抗体属于抗氨基酰tRNA合成酶抗体群,在DM或PM患者中的阳性率约为25%-30%,该自身抗体群还包括抗PL-7、PL-12、EJ等。
抗Mi-2抗体几乎只出现于DM患者,阳性率约为20%。抗PM-1抗体是PM较特异的自身抗体,在PM患者中阳性率约为13%。
3、抗dsDNA抗体:该自身抗体对诊断SLE有较高的特异性(95%),是SLE分类标准之一。其抗体滴度在多数SLE患者中与病情活动程度相关,可作为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价的指标,并与SLE患者的肾损害相关。
4、抗核小体抗体(AnuA):AnuA可出现于SLE的早期,并且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在SLE患者中阳性率为50%-90%,特异性90%。
5、抗Clq抗体:抗Clq抗体除与低补体血症荨麻疹性血管炎、RA等相关外,与SLE患者并发LN及其活动性也密切相关。6、抗磷脂抗体谱:抗磷脂抗体谱主要包括狼疮抗凝物(LA)、抗心磷脂(CL)抗体、抗β2糖蛋白I(β2GPI)抗体、抗凝血酶原(PT)抗体和抗磷脂酰丝氨酸(PS)抗体等,在我国SLE患者中检出率约为20%-30%,是SLE预后不良的重要标志。检测LA或抗CL-IgG/lgM或抗β2GPI-IgG/lgM是诊断APS的血清学标准。7、ANCA:ANCA的靶抗原有十余种,与临床最相关的是蛋白酶3(PR3)和髓过氧化物酶(MPO),两者与ANCA相关血管炎,即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以及这些疾病的肾脏表现密切相关。
8、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AECA与血管炎和多种风湿病中的血管内皮损伤有关,如白塞病、肉芽肿性多血管炎、SLE、SSc、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等。抗体滴度与病情活动性具有相关性。
9、类风湿因子(RF):lgM-RF是RF主要类型,在RA患者中的阳性率为70%-90%,是年ACR/EULAR颁布的RA分类标准中的血清学检测项目之一。另外,IgA-RF和IgG-RF对RA的诊断也可能有一定提示意义。除RA外,RF也可见于其他自身免疫病、多种感染以及肿瘤性疾病等。10、抗瓜氨酸化蛋白/肽抗体(ACPA):ACPA是一组对RA高度特异的自身抗体。AKA/APF属于抗丝聚蛋白抗体(AFA)群,可出现在RA早期,同时与RA病情活动性指标呈正相关。抗CCP抗体是RA最新的分类标准中的血清学检测项目之一,敏感性、特异性均较好。抗瓜氨酸化波形蛋白抗体对RA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上一篇文章: 抗ENA抗体测定的临床意义速记
- 下一篇文章: 传承经典造福患者干燥综合征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