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康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法
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概要:
高血压脑出血立即畅通气道吸氧,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院前急救立即将患者平卧位。途中监护。旦确诊,应尽早作CT扫描,判断选择手术治疗还是保守治疗,是降低脑出血死亡的关键措施。观察大小便、尿量及颜色。也可通过手术或非手术来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的详细治疗:
治疗关键
立即畅通气道吸氧,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输入20%甘露醇ml、地塞米松10mg,必要时加呋塞米40mg,以便尽快脱水降低颅内压,急危重症者需建立两条通路,伴有抽搐、躁动者,适当静脉注射地西泮等镇静药物;后续静脉滴注10%一50%葡萄糖液等高晶体液体,附加醒脑静、纳络酮等促醒药物,以维持静脉通路。对心跳呼吸骤停者就地抢救。
救治方案
(一)急救治疗
1.院前急救
立即将患者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便于口腔黏液或呕吐物流出,立即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并给予20%甘露醇~ml,静脉滴注。在尽可能不改变患者体位的情况下,将患者平抬上担架。保持平稳,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若病情变化,应立即急救。
2.途中监护
(1)心电监测:使用除颤监护仪通过胸部综合导联对患者进行持续的心电监护。注意心电示波的图形是否存在心肌缺血或严重心律失常波形,及时发现并处理。同时根据患者病情控制静脉输液速度。
(2)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有效呼吸,尽早解除呼吸用难,清除口腔凝血块、呕吐物、分泌物,有义齿的患者应取下义齿使头偏向一侧,牙关紧闭及抽搐的患者应放开口器,以顺利清除口腔、咽部内凝血块、呕吐物。舌根后坠者可用舌钳夹,并积极给予吸氧,或应用机械通气,改善自主呼吸微弱患者的缺氧状态。同时对呼吸困难者,酌情应用呼吸兴奋剂,对躁动者应禁用地西泮类药物,以免引起呼吸抑制。如患者呼吸已停止或自主呼吸无效,迅速行气管插管,并牢固固定。
3.急诊急救
(1)患者发病后,一旦确诊,应尽早作CT扫描,判断选择手术治疗还是保守治疗,是降低脑出血死亡的关键措施。
(2)绝对卧床休息,保持患者肢体功能位。发病后24~48小时内避免搬动,保持环境安静、通风。室温维持在18~20℃,湿度维持在50%-60%,光线柔和,避免一切精神干扰。患者的头部可置冰枕,抬高15°~30°,并偏向一侧,口稍向下,以利于口涎及呼吸道分泌物等的自然引流,切忌无枕仰天平卧,可在两侧颈动脉处放置冰袋。这样可减少脑血流量,降低颅内压及脑组织代谢。
(3)立即给予吸氧,氧流量为2-4L/min,以增加血氧含量,减少脑缺氧。同时注意导管通畅,一般采用鼻塞给氧,观察有无呼吸道分泌物和痰鸣音,勤吸痰。观察有无舌后坠,可用舌钳将舌头向外拉。观察有无呼吸道阻塞症状,必要时宜早期行气管切开。
(4)立即应用20%甘露醇ml快速静脉滴注,以控制颅内压,减轻脑水肿,防止细胞不可逆损伤。一般30分钟内输注完毕。
(5)降低过高血压,维持合理血压,控制收缩压~mmHg(1mmHg=0.kPa),舒张压90-mmHg,以保证脑、肾、心的有效灌注,避免再次脑出血。
(6)对有躁动或抽搐者,立即给予镇静,以免加重脑部缺血、缺氧,避免患者剧烈咳嗽、打喷嚏、躁动或用力排便,防止一切可使颅内压和血压增高的因素。
(7)急性重症脑出血患者,在起病的72小时内原则上禁食,3日后待病情稳定可放置胃管,给予低脂高蛋白质的流质饮食,加一定量水分,热量应保持每日-kJ。静脉补液量太多会加重脑水肿,太少又可产生水电解质紊乱,应以胃管内补充水分为宜。通过插胃管以及时观察胃出血情况,若有消化道出血不能进食者,应经常抽出咖啡色胃内容物,抽空后注入氢氧化铝凝胶,以保护胃黏膜或应用止血药、西眯替丁或1%肾上腺素溶液。
4.急诊监护
(1)监测意识变化:意识状态是脑出血的重要观察项目,标志着脑组织损伤的轻重。轻者可呈I-Ⅳ级,重者呈V级、Ⅵ级,可观察角膜反射、针刺皮肤或压眶卜神经等反应来判断意识障碍的程度。
(2)监测瞳孔变化:瞳孔变化也是脑出血病情变化的重要指征,是诊断脑水肿、脑疝的重要标志。发生小脑幕切迹疝,可压迫患侧动眼神经,出现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双侧瞳孔缩小,表示脑干受损;双侧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往往是晚期脑疝和临终征象。
(3)监测生命体征:脉搏、呼吸变慢,血压升高,提示颅内压升高;呼吸不规则,出现潮式呼吸,血压下降,昏迷加深,提示有枕骨大孔疝;病灶侵及下丘脑及脑干,可致中枢性高热,高热时应做好物理降温,如头部冰枕或应用冰床降温。
5.其他
观察大小便、尿量及颜色。昏迷患者有大小便失禁,尿失禁应立即无菌导尿,留置导尿管,每日用呋喃西林溶液冲洗膀胱1-2次。观察尿的颜色,有无血尿等,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注意水电解质平衡。观察有无呕吐、呕吐方式、次数及内容物。呕吐呈喷射状或次数频繁,提示颅内压升高,呕吐咖啡色内容物说明有消化道出血伴颅内高压。
(二)非手术治疗
1.适应证
内科治疗适用于以下情况。
(1)出血量较小者,一般认为壳核出血或大脑皮质下出血30ml或血肿直往3cm以下可进行内科治疗。
(2)出血后意识一直清楚或嗜睡者。
(3)发病后即陷入深昏迷,或病情已发展至晚期,昏迷不宜手术治疗。
(4)患者年龄太大,且有心、肺及肾疾患或有严重糖尿病者。
2.一般治疗
(1)患者卧床,保持安静,尽量避免搬动。起病24小时内原则上以就地抢救为宜,避免做各种非必要检查,直至病情平稳。衰竭状态消失为止。患者如烦躁不安,可用镇静类药物。但剂量不宦太大,以免影响意识水平的观察,禁用抑制呼吸的吗啡类药物。
(2)重症需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注意瞳孔和意识变化。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吸氧,动脉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如患者通气功能欠佳或氧分压减低,应及时气管插管,加压给氧,或气管切开用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
(4)加强护理,有尿潴留者。应保留导尿,定时行膀胱冲洗,防止发生泌尿系感染。对昏迷患者要定时翻身,保护皮肤、眼睛,防止压疮及角膜溃疡。
(5)保持患者肢体功能位。
(6)意识障碍或消化道出血者宜禁食24—48小时,之后放置胃管,鼻饲给予流质饮食,并补充各种维生素。热量应保持每日—kJ。
3.降低颅内压治疗
脑出血后48小时脑水肿达到高峰,维持3~5日或更长时间后逐渐消退。脑水肿可使颅内压增高和导致脑疝,是脑出血的主要死因。
高渗性脱水剂常用20%甘露醇ml快速静脉滴注,每6小时给药1次。药物输入后10~15分钟颅内压下降,1小时后达最低,持续4~6小时,颅内压可下降46%~55%。症状控制后l周左右逐渐停用,以免引起反跳或电解质紊乱。利尿剂常用呋塞米和依他尼酸,对伴有心力衰竭的患者效果较好,易导致电解质紊乱.应注意纠正。其他可用10%复方甘油ml缓慢静脉滴注,每日1次;10%血浆清蛋白50ml,静脉滴注,每日1一2次。
应用脱水疗法应随时了解心功能,必要时监测中心静脉压,若中心静脉压升至1.47一1.96kPa(15—20cmH2O)(正常0.-0.kPa)提示将发生心力衰竭,应暂停使用,并酌情给予强心药。对于心、肾功能不全者换用甘油或呋塞米,禁用20%甘露醇,因为甘露醇可加重心力衰竭,也可导致甘露醇肾病或肾衰竭。每日尿量
高血压脑出血降低颅内压治疗应尽量避免使用激素和高渗葡萄糖液。
4.降血压治疗
血压以降至-/90-mmHg为宜。当收缩压超过mmHg,舒张压超过mmHg时应使用降压药,一般选用硝苯地平10mg,口服,25%硫酸镁10ml深部肌内注射。血压超过mmHg,可采用硝普钠缓慢静脉滴注。在早期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生命体征平稳后(发病48小时后)可用尼莫地平。
5.止血药的应用
高血压性脑出血部位发生再出血不常见,通常无须用抗纤维蛋白溶解药,如需给药可早期((3小时)给予抗纤溶药物如6一氨基已酸、氨甲苯酸等。血凝酶也推荐使用。应用止血药时应监测凝血功能。
6.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
记录出入量,每日液体输入量按尿量+ml计算,液体总量每日约0ml,合并心脏病者液体入量应限制在每日0ml,合并高热、多汗、呕吐或腹泻的患者需适当增加补液量。脑水肿完全控制前,使出量大于入量;脑水肿基本控制后使出量等于入量;补液期间,密切监测尿量及尿比重,一旦出现血容量不足时,应适当补液。及时纠正低钠血症。每日补充氯化钾3-4g;对于纠正酸中毒,首次剂量多按1mmol/kg计算(5%碳酸氢钠ml=60mmol),以后根据血气加以调整。
7.高压氧治疗
及早使用高压氧治疗,可提高血氧含量及增强血氧弥散力,减少脑血流量,改善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实验证明,在0.2MPa氧下,椎动脉血流量可增加18%,脑干及网状激活系统的氧分压增高,可引起一种强力的刺激醒觉作用,可加快昏迷者的苏醒,并促进受损脑组织的恢复。如受条件所限,也可用高流量吸氧代替。
8.积极治疗并发症
(1)感染:发病早期或病情较轻时通常不给予抗生素,老年患者合并意识障碍易并发肺感染,尿潴留或导尿易并发尿路感染,可根据经验、痰或尿培养、药物敏感试验等选用抗生素治疗;保持气道通畅,加强口腔和呼吸道护理,痰多不易咳出应及时气管切开,尿潴留可留置尿管并定时行膀胱冲洗。
白癜风治疗医院的专家白癜风医院成都哪家好- 上一篇文章: 子宫肌瘤的秘密
- 下一篇文章: 女人生孩子到底有多危险看完才知道母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