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重建技术应用于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
王伟君,凌至培,崔志强,孙璐,徐欣,潘隆盛
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多模态模拟重建成像技术对面肌痉挛行微血管减压手术的指导价值方法:总结分析56例面肌痉挛病人,术前常规行脑干区薄层MR扫描,将原始DICOM数据导入3D-slicer软件进行脑干、血管、神经的重建,并以多模态图像(MMSRI)显示。从任意角度观察血管与面听神经近的空间位置关系。盲法初步诊断患病侧别并与实际患病侧进行对比分析。根据病人实际患病侧,MMSR判明的责任血管同微血管减压(MVD)术中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MMSRI重建面肌痉挛患者58例;盲法判断侧别正确43例,诊断效能差。实际患病侧判断出责任血管压迫47例,与手术结果比较,多模态重建诊断原发性面肌痉挛敏感度83.9%,特异度为%;准确度为81%。结论:多模态重建技术能清晰显示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神经、脑干,并可通过立体多维空间关系进行直观判断。对责任血管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可作为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术前病因评估的重要指标,对术者术前准备,术中探查,优化手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多模态重建;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责任血管
面肌痉挛(hemifacialspasm,HFS)是始于眼轮匝肌的阵挛性收缩,无意识的眼睑闭合和眉上抬。随着时间的推移,收缩的形式进展至额、额头上的肌肉,口轮匝肌、颈部肌肉。最终,所有病人都可能出现持续肌肉收缩,造成面部变丑和痛苦的表情,如眼睛局部关闭和翘起嘴角的“强直性痉挛现象”[1、2]。即使睡眠中也可发生,甚至导致抑郁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前MRI检查明显提高了HFS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随着高场强MR及影像学后处理技术的发展,三维重建图像可以给临床医生更好的判断,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效果[3]。本文使用slicer4.3.0(白癜风初期的治疗方法北京正规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 上一篇文章: 核心考点总结系列NO1第一章基础护理
- 下一篇文章: 脑膜瘤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