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脑瘤的早期症状与治疗期间日常注意事项
脑瘤也称为颅内肿瘤,恶性脑瘤也称为脑癌,脑瘤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疾病。多数是起源于颅内各组织的原发性颅内肿瘤。
继发性颅内肿瘤则来源于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或邻近组织肿瘤的侵入。颅内肿瘤的发生率为每年7~9/10万人口。在我国,颅内恶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40%~50%,主要是来源于神经上皮组织的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5%~2.0%。居全身恶性肿瘤的第11位。在儿童,颅内肿瘤所占比重较大,约为全身肿瘤的7%,占12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12%,居首位。男性稍多于女性。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20~50岁最多。
早期症状:
1.清晨头痛:头痛是脑癌常见的症状,常发生在清晨四五点钟,往往在熟睡中被痛醒,起床轻度活动后头痛逐渐缓解或消失,故称为“清晨头痛”。颅后窝的肿瘤可致颈部疼痛并向眼眶放射,头痛程度随病情进展逐渐加剧。
2.视力障碍:颅内压增高会使眼球静脉血回流入脑不畅而致水肿,导致视力下降,严重者眼底视网膜有点状、线状、片状病变甚至出血,视物模糊。
3.喷射状呕吐:与胃肠疾病的呕吐相比,脑癌患者的呕吐不伴有腹胀、恶心、腹泻,但颅内压力增高时,头痛后会出现“喷射状呕吐”症状。
4.精神异常:位于大脑前部额叶的脑瘤可破坏额叶的精神活动,引起兴奋、躁动、忧郁、压抑等精神异常表现。
5.出现幻嗅:出现幻嗅是因为位于脑下部的颞叶受肿瘤刺激,脑癌患者常闻到实际不存在的气味,如橡胶燃烧味、饭糊焦味等气味。
6.单眼突出:即一侧眼球向前突出,严重时眼睑闭合不全,最常见的病因就是脑肿瘤。
7.感觉减退:位于脑半球中部的顶叶专管感觉,该部位脑癌可引起单侧肢体疼痛和形体辨别等感觉减退或消失现象。
8.单侧耳聋:若无中耳炎或外伤等病史,仅一侧耳朵听力呈进行性减退,伴有同侧耳鸣,很可能是颅内肿瘤压迫听神经所致。
9.半身不遂:一种是半身无力或偏瘫,表现为病侧肢体少动或不动。另一种是一侧肢体失调,表现为动作笨拙或不稳.
至于治疗方法有很多种的,治疗方案的制订与病人的年龄、病人心理、病灶的范围、有无合并症状存在及其性质有关。因此治疗前必须对病人时行全身检查,并结合各脏器及系统功能检查结果以及临床分期综合考虑后制订治疗方案。
病因:
1.癌基因和遗传学因素
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基因有两类基因。癌基因的活化和过度表达诱发肿瘤形成,抗癌基因的存在和表达有助于抑制肿瘤的发生。带有癌基因的细胞并不一定都发生肿瘤,需要经过反复多次的各种激惹,才能使细胞发生小的演变。通过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知道,在肿瘤细胞的染色体上常有一个或多个结构上或功能上不正常的可发生断裂、片段缺失、移位、顺序排列变异等改变,导致细胞分化和增殖的调控失衡,使细胞容易发生间变。组织原始基因在未发生变种前可能与正常细胞的分化和胚胎的发生有关。变种以后不正常的癌基因就向肿瘤的发生方向发展。病毒、X线、致癌化学物质等生物的、化学的和物理的刺激因素,都能促使细胞染色体上的致癌基因使细胞发生失控性增殖,形成程度不等的恶性肿瘤。神经纤维瘤病、血管网状细胞瘤和视网膜母细胞瘤等有明显的家族发病倾向。
2.物理因素
放射线可增加肿瘤发生率,射线量多在30Gy以上。可用“双重打击”学说作解释,射线为第二打击因素,可引起细胞的癌基因再次变种而导致细胞间变。
3.化学因素
化学因素中以蒽类化合物为主,其中甲基胆蒽易诱发胶质瘤。苯并比易诱发垂体瘤。甲基亚硝胺、乙基亚硝胺是很强的致癌物,特别是对中枢神经系统。其中乙基亚硝脲在围生期特别易发生致癌作用。
4.致瘤病毒
病毒侵入细胞后,在细胞核内合成DNA的细胞增殖S期内被固定于染色体内,改变了基因特性,促使增殖失控。
治疗:
1.手术治疗
是颅内肿瘤最基本、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凡手术能达到的部位,均应在不造成重大神经功能障碍的前提下,力争做到完全切除或大部切除。颅内肿瘤手术治疗,包括肿瘤切除、内减压、外减压和捷径手术。由于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目前颅内良性肿瘤,大部都可彻底切除并很好地保护神经功能。即便对恶性肿瘤,手术切除肿瘤再加其他治疗,也能获得较好结果。部分切除肿瘤缩小肿瘤体积或内外减压,脑脊液分流等姑息性手术,可暂时缓解颅内高压,争取其他治疗时机,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2.放射治疗
各种胶质瘤、垂体腺瘤、生殖细胞瘤、脊索瘤、颅咽管瘤及部分转移癌对放射线具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在手术治疗后可给予放射治疗。放射治疗的放射源有X线、钴(Co)衰变中产生的γ射线。应用直线加速器将带电粒子通过磁场加速至高能状态,碰撞目靶后发出的高能量X线,如通过电子束直接引出,用立体定向技术聚焦于病变区就成为γ-刀。γ-刀是利用立体定向技术将个Co射线束集中照射到目标点,即目前临床上已形成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由于射线集中于一定范围目标区,可一次大剂量照射,不仅可用于对放射性敏感的肿瘤,对脑膜瘤、神经鞘瘤等不敏感肿瘤也有效。以上都是外照射。另外可用内照射,也是通过立体定向技术将核素注入或植入瘤体内,或立体定向肿瘤内置管,术后经导管置入放射源进行内照射称为后装治疗或称间质放疗。
3.化学治疗
颅内肿瘤的化学治疗有全身给药与局部给药,全身给药包括口服或静脉注射,局部给药包括鞘内注射、动脉内插管超选择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和瘤腔内给药。中枢神经系统有血脑屏障存在,很多抗癌药物因不能进入脑内或在脑内达不到有效浓度而归于无效。理想的化疗药物应能顺利通过血脑屏障,对中枢神经无毒性,能在血液和脑脊液中维持较长时间的高浓度。目前常用的化疗药物有:双氯乙基亚硝脲(BCNU)、环己亚硝脲(洛莫司汀,CCNU)、甲环亚硝脲(MeCCNU或称西莫司汀)、鬼臼甲叉苷(VM26)、甲基苄肼(PCB)、顺铂、阿霉素(ADM)、长春新碱(VCR),均可应用。现代化疗多为联合用药,很少单一用药。原则是各药必须无交叉毒性,其药效有协同作用,能覆盖整个细胞周期。近来诱导肿瘤细胞分化药物如维甲酸,与化疗联合应用,可增强化疗效果,已用于临床。
4.光动力学治疗(PDT)
用醋酸或硫酸处理过的血卟啉衍生物(HPD),不仅能通过血脑屏障,而且很容易被瘤细胞吸收。瘤细胞HPD的积贮可较正常组织细胞大5~20倍,停留在细胞内的时间可达48h。在此期间如用氩激光照射瘤床,则含有光敏物质的瘤细胞因发生光理化反应而失去活力或死亡。
5.热能治疗
肿瘤细胞对热能较正常细胞敏感。当将瘤区温度升高至42~43℃时,肿瘤细胞可被杀死而正常细胞可不受影响。加温可用微波或射频电流,温度控制在43℃,时间为20~30分钟。热能治疗可增强放疗的效果,与放疗合用似更合理。
6:中药治疗
在肿瘤治疗方面中西医各有优势,西医治疗的优势在于见效快,但常因过度治疗而导致事与愿违的不良后果。中医优势在于缓解症状的效果明显,对癌症放化疗当中的继发医源性损害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能够针对病原治疗。
1、痰毒凝聚型:化痰散结,解毒开窍。
主证:头痛头晕,肢体麻木,身重倦怠,舌强语蹇,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痰多胸闷,舌胖有齿痕,苔白厚腻,脉滑或弦细。[1]
方药:涤痰汤加味。胆南星10g,清半夏10g,枳实10g,竹茹10g,陈皮10g,白术10g,云苓30g,石菖莆15g,全蝎5g,蜈蚣2条,山慈菇15g,徐长卿20g。
2、气血郁结型:活血化瘀,散结开窍。
主证:头痛头胀,面色晦黯,视物模糊,口唇青紫,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细涩或弦。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味。桃仁10g,红花10g,赤芍10g,地龙10g,川芎10g,白芷30g,蝉蜕5g,白蒺藜10g,全蝎10g,王不留行15g,麝香0.2g(绢包入药,每包煎3次)。
3、肝风内动型:滋阴潜阳,熄风清热。
主证:头痛头晕,耳鸣目眩,烦躁易怒,抽搐震颤,舌强失语,昏迷项强,恶心呕吐,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
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味。枸杞子10g,杭菊花10g,熟地黄15g,山萸肉10g,泽泻15g,丹皮10g,云苓10g,女贞子15g,生牡蛎15g,夏枯草15g,珍珠粉1瓶(0.6g装,冲服),僵蚕10g,怀牛膝30g,白花蛇舌草15g。
4、肝胆实热型:清热泄火,解毒通腑。
主证:头痛头胀,如锥如裂,呕吐如喷,便干溲赤,,舌黯红或绛红,苔黄,脉弦数。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5g,黄芩10g,桅子10g,生地10g,赤芍10g,芒硝5g,石决明15g,白花蛇舌草30g,苦地茶5g。
5、脾肾阳虚,肝血不足型:偏阳虚者温补脾肾、补脑填髓;偏血亏者健脾补肾养肝、补脑安神。
主证: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视力障碍,腰膝酸软,形寒肢冷,气短懒言,溲清便溏,或咽干口渴,颧红盗汗,五心烦热,脉沉细无力。
方药:地黄饮子加减。生地30g,山萸肉10g,石斛10g,麦冬10g,五味子5g,石菖蒲15g,肉苁蓉30g,巴戟天10g,肉桂5g,远志10g,茯苓15g,炮附子10g,生姜5g,大枣5枚,薄荷3g。
偏阳虚者去石斛,麦冬,加仙灵脾10g,山药15g,偏血亏者去附子,肉桂,巴戟天,加桑寄生30g,当归10g,生黄芪15g。
随着脑瘤发病率的增加,脑瘤的治疗也成为患者主要 脑膜瘤治疗注意事项有什么?
对脑膜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原则上应争取完全切除,并切除受肿瘤侵犯的脑膜与骨质,以期根治。脑膜瘤属实质外生长的肿瘤,大多属良性,如能早期诊断,在肿瘤尚未使用周围的脑组织与重要颅神经、血管受到损害之前手术,应能达到全切除的目的。
但是有一部分晚期肿瘤,尤其是深部脑膜瘤,肿瘤巨大,与神经、血管、脑干及丘脑下部粘连太紧,或将这些神经、血管包围不易分离,这种情况下,不可勉强从事全切除术,以免加重脑和颅神经损伤以及引起术中大出血的危险,甚至招致病入死亡或严重残废。
依据生长位置及生长特点,脑膜瘤切除需要把周边的脑膜一同切掉才可以彻底的治愈,不再复发,但对于颅底以及脑膜不好切除的部分约50%无法全切,为了避免手术后功能损害,即使为全切术,在原发部位仍会有肿瘤残存,所以很难根治,复发率很高。
同时,还要注意的有:
1、注意调整部位,无休克时,可抬高床头15°~30°,勿使颈部扭曲或胸部受压,以利颅内静脉回流。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定时给氧,有条件可用高压氧舱给氧,每日2~3次,每次45分钟。
3、尽量避免咳嗽、喷嚏、干呕,及时治疗便秘,保持大便通畅。
4、限制入水量。对脑瘤有颅内压增高脑水肿症状的患者,应供给机体最低限度的液体,并经常检查血电解质,防止水钠潴留加重脑水肿。
脑膜瘤不适合手术应该怎么治疗呢?
专家告诉我们,目前我国有一种新兴的放射治疗,射波刀治疗脑膜瘤效果很显著。它通过射线集中于病灶,能够一次性、致死性的摧毁靶点内的组织,而射线经过人体正常组织几乎无伤害,并且它是一种无创治疗手段,不需要开刀,也无需麻醉,没有创口,对患者身体无特殊要求。更多关于射波刀疑问,请咨询相关专家。
北京最大的白癜风医院北京有没有好的白癜风医院- 上一篇文章: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举办干燥综合征
- 下一篇文章: 专家简述脑肿瘤的早期症状